返回列表 发帖

   看到这些剧照,就大概弄清了剧情。谢谢楚人。

   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五十年代初,我的四姨作为一名刚参军的青年学生,“志愿”支边去了新疆。在新疆扎根一辈子。九十年代离休后,曾回北京来探亲。她完全和母亲不一样,又黑又老又粗。她说最大的愿望是让她的孙女嫁到北京来。因为当年发过誓言:一辈子扎根边疆,就连子女都不回北京。“到自己老了,还是想家”老人有些凄凉地说。

   当年八千湘女下天山,无论“上级”出于何等考虑,这些江南女子的壮举都是可歌可泣的。如果我们后人站在干岸上指指点点,就是亵渎了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献身的人。——这就是我的看法,不光是指这一件事。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像“左柳”一样,她们把根扎在了离家乡万里的边疆,个中苦乐有谁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们都是值得歌颂,不应该被遗忘的。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我就是不同意凡是付出的人、“吃亏”的人都是“悲惨境遇”。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是愿意付出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很“悲惨”,她也许自得其乐,还是那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如果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如何解释古今中外的“烈士”。即使后人觉得“不值”,他自己也觉得“值”“无悔”。

    我就是那站在干岸上操空心的人。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