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先要谢谢雨晴。 这个地方我当然是十分熟悉。还有念想看见也会感慨万分。我一张张说吧。

IMG_0036.jpg

 

       这栋房子是老公社的办公楼。1979春天年我一个人走进去,用两包“光荣”烟“撮”来两份结婚证,几十年过去了,直到现在婆婆还心有不甘地说:“晓得你和哪个去领的结婚证喽”。

IMG_0044.jpg

 

     新厂以前是没有汽车站的。每天只有一班从县城开来的班车,上下班车的地点就在我们供销社门口。

IMG_0057.jpg

 

       我的老朋友魏平之老师和易予强老师(寨牙长沙知青)就在这里教书,魏老师的夫人吴老师(念想)在新厂小学教书。他们家的女儿(念想小妖)也出生在这里。

 

IMG_0063.jpg

 

      那楼上最右边的窗户是我的宿舍,楚人曾特地去拍过一次。我曾在这间房间里住了四年。楼下是生产资料门市部,也是我的办公地点。

 

IMG_0064.jpg

 

     这是我们供销社的“主楼”。装空调的那间是办公室,装铁栏杆的那间是乐乐的房间。我在网上发过一张76年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的合影。就在这门前。

IMG_0093.jpg

 

    这个残垣断壁要好好说说,这是供销社的界墙,当年(77年)我亲自参加建造。地上的线是我亲手划定,那泥木工砌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那时管基建,也曾参加砌墙。从拍照地点往右就是河边。

 

IMG_0095.jpg

 

      这个老房子是解放初期的建筑,在供销社后院里。我和乐乐最早(刚招工)就住在这里。

 

IMG_0073.jpg

 

     “老街”沿河而建,这块“搡岩”(木房柱基础)只怕我都坐过。

IMG_0082.jpg

  

    往和平去原来只有一座临时性的木桥。说“临时”是因为一发大水就被冲垮。到我快走的时候听说要修石桥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桥。

    这赶场的老街原来在河边,我没少在这里买米酒吃。那时可没有这么多摩托车,只有一个接一个的背篓、担子。

 

     再谢雨晴,我还会去的,我在这里度过了六年岁月,结交了不少当地的朋友。去年我回靖县,新厂的朋友来电话埋怨我为什么没回新厂去,我只能表示歉意。

     另外。我还许愿芝麻开排兄弟要到新厂请他喝米酒,也因为时间来不及食言了。在此一并道歉!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回晓泛:是招工以后住的,我下乡住过的房子在彭家团,您去过的。那学校的操场原来是一片稻田。

   回丹凤:是忘不了,那时我二十五六岁,正是青春年少。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回向北:山区的马就是这么大,不象你们五常,都是高头大马。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还要说说这“贵州小马”。我们当时送公粮可没有这样的条件,崎岖的山路连马车都走不了,全部公粮都是靠肩膀一担一担地挑,我就是那马。而且当年必须完成任务,兔年的公粮决不许拖到猴年完成。看到这马车,就知道现在农村的公路修的不错了。

   回雨晴:我在家是哈哈诓那些在新厂的日子,可惜妹得人愿意听。这些照片可以为我提供第一手资料。还想问问:过了河以后,走五里路,有一个名字非常美丽的地方,我想不起来了,那年我们去救过火,去吃过农民的烧酒。新厂我能记起的地名(大队)有:和平、新建、姚家、金星、善里、燕团、覃团、八亚、地交、冲嫩、小段...其余就记不清了,但所有的大队我都去过。劳烦芝麻开排兄弟补充一二。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谢芝麻开排兄弟释疑。是皇甫,很神奇的地名,在这样偏远的地方。我们供销社的吴平花(平花大)就是那里人。

   看到您说的那些地名,印象逐渐清晰起来。 我每个地方都去过不止一次,因为那时我是“培植员”,需要走遍所有的生产队,还要动员他们种烤烟,种柑橘,种药材。认识了很多人。我甚至能说出这些地方的地理特点来。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IMG_0088.jpg

 

       我知道这石桥修在什么地方了。在原来木桥的下游,河对面是新厂大队。

   那小段的渡槽我也熟悉,是“大跃进”时修的水利工程,我新厂的朋友姚志国的家就在那渡槽下面。

   再谢!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好呀!如果有缘,在下愿为六木兄靖县之行效鞍前马后之力。

  我一定是个合格的好向导。我的别名叫“靖县通” 这一点请六木兄随便问问任何一位去过的人都可为我做证。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新厂粮库已经转包给个人做旱烟库了,里面存放的是今年的干烟叶。”

    纠正一个错误,“旱烟”一般是农民自己种,自己抽,没有形成规模的商品市场,也无需大量储藏。雨晴不抽烟,她家里也没人抽烟,大概也不了解烟的生产经营流程。新厂是传统烤烟种植基地,我想大概是烤烟收购、储藏仓库。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我96年和乐乐回了一趟新厂,走在街上还有不止一个人认出我来,打招呼。我很惭愧,说不记得他了。那时候我在供销社工作,更多的是别人认识我而我不一定记得他。加上知青的长相、气质和当地人也有区别,我又是北方人。所以我相信,到新厂一定会有熟人记得我。就和我回春阳一样。

  

靖县是我家,我们都爱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