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奇怪,一样的意识形态、一样的主旋律作品,前苏民歌中怎么有那么多的个性化的元素?少有简单的概念化的口号,它们总是带着深深的情感,它反映着普通人的命运和生活,而这些常常能震撼我们的灵魂,可见俄罗斯民族文化底蕴之深。
—— 引自董洁原文
对于苏俄歌曲的钟情,我也同作者,在我们需要音乐的滋养的时候,她成为营养我们审美意识的琼浆。即使在现在我们已近暮年,唱起这些旋律仍然在心里涌动年轻的情浪,不自禁的奔放起来。这回在民俗村的鼓楼,文艺广场给了我们宣泄这一情怀的舞台,我们家园的几位姐姐也到场了,我竭力撺掇她们上台唱歌,却是没能如愿,真遗憾!幸亏孺子牛兄还有上乘的表演,不然我们家园该挂零了。
我当时就是想和家园的一平姐、星星姐和方明姐一起唱这首《红莓花儿开》,星星姐硬说没准备不肯上去。你看人家晓泛姐也没准备,唱得上好。老歌不要么子准备的,拿起来就开得了口的,真是。要是青姐在绝对会上去,要是尊妮姐姐在也会,可惜呀!好在这还不是正式的歌会,咱们家园还有机会。星星姐,你那么好的嗓子别昧起呀。我们拉一支队伍就唱这支歌如何?菁菁姐、文文姐牵头,绝对会很精彩的,就像那回我们集体朗诵一样。我参加,就报名。
26、红莓花儿开
演唱-晓泛 易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