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返江永是一个知青喜谈善谈的话题,茶座这段的旺健的人脉说明了这一点。近期上网时间受了限制,但还是匆匆的浏览了出自江永的图和文的报道,回帖的作业却没有时间完成了。但今早看了陈先生的这篇年轻老人的散文,却是忍不住要附和几句,因为太赞同陈先生的妙想。

   去年在浏阳笔会上我说了我的对于我们知青朋友写文章的感受,我说,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由于境遇的多桀,我们中的许多变得沈默起来,沉郁起来,显出与我们年龄不相称的老成。我们灵动的思维被阻滞,我们青春的张力被束缚,我们充溢的激情被抑制......而现在,我们在步入人生的暮季的时候,却呈现出与我们年龄又不相称的“少年轻狂”起来,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在我们没什么很大区别,我们仿佛永远都不会老!

   我以为,这是我们的不甘,因为太多的梦想没有实现,太多的遗憾曾经纠缠我们,我们把这些缺憾收拾起来反刍成一种沉淀的时候,我们坦然了,于是也就超脱了!我们这样亲切的面向生活是我们的成熟,是我们心灵的健康,这健康是我们用苦难滋养出来的,因而经得起苦难的淬火,千金不坏之身是佛的境界里才有的正果,但对于真正的坚强应该也是一种表述。

   知青,这两个字的况味的确只有此中人明白,这也是我们现在聊以自诩的地方之一。谢谢陈兄的好文章,兄台保重!

TOP

44# 易山

   流连这一帧帧多是山明水秀草长莺飞红肥绿瘦笑靥颐人的照片,我的思绪有些跑马,我的眼前总是倏地横亘起如河流如山峦一样的雾霭,须用更深沉的梳理来揩拭。对着它们,你能看出哪怕是蛛丝一样纤微的精神遭遇的鞭痕么?你能找出哪怕是毫芥一样的细小的岁月刻下的惊悸么?没有。有的,要么是满眼的繁华和欢愉,要么就是熨帖你心的恬淡和安宁,那种从容和坦然让你不自觉的微笑起来。

     我的眼睛又一次的模糊起来,一些集子《我们的故事》《那些苦涩的青春往事》《我们一起走过》与这些照片叠合起来。眼前这些摄影作品的创作者,许多也是那些集子里文章的作者,他们都从辛酸坎壈的知青岁月里走过来,他们的经历中更多的是动荡的时代给予的噩运,他们濒临绝境时的凄楚照说是刻骨铭心的梦靥。而现在他们饱含过屈辱泪水的双眼,却这么专注于苍穹覆盖下的世界的美丽,他们用自己的采撷奉献给世人最温馨的风华,送出直沁人心房的暖意,这让我深深的感动。

   像野火烧过的原野,褪去了荆棘和肃杀,留下辽远的空旷和深厚的沃土;像风雨过去的天空,消散了乌云和阴霾,只剩下朗朗蔚蓝的晴空和温润的阳光。当我们惊叹眼前这些美丽图画的时候,我们品出的是他们从死亡的黑森林里走出时丹柯般的毅魄,带着抗拒沉沦和颓丧的斗志;读到的是他们抵御生命里的严寒酷暑之后的坚强承受,带着艰难境遇里对于希望的憧憬和向往......与其说他们镜头里生机盎然的世界让我们心醉,毋宁说他们那个过滤了苦难、沉淀了经验、谙透了生活兴衰沉浮的成熟了的胸怀以摄影作品这个窗户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叹服!

   这张《河上》我说不出它在用光透视构图种种上的妙处,但我喜欢摄影者捕捉到的这一种风范:一位老知青,一个经历过生活的人,一群老知青,一群经历过生活的人,他们在时光的河流里颠簸一生,不知天顶过多少燏变莫测的风云。太阳每天的升落没有专门要眷顾这一群人,但爱太阳的他们就像向日葵一样追逐着太阳的照射,因而他们的生活也就不缺少阳光。他们身上真还有一些古圣贤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是幸福的,尽管他们从苦难中走来,他们是充实的,尽管他们从蹉跎的年月中走来,惟其如此,他们的视野也就顺着阳光射线的方向发散,温暖和煦,生机盎然!

   

110125215796fb76bf85d879cb.jpg

TOP

接 45# 易山

   楼上这段话摘自为师嫣兄约稿替摄影集《我们的视野》所写的图记,因为于摄影的不在行,所以这是一篇有些糟糕的作业,但是其中的想法却是真实的,感佩也是发乎我的内心深处,故发上来附和楼主,因为太喜欢“年轻的老人”这个说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