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芷江,芷江,(2)

   我之所以住在这座桥旁,就因为我此行因他而来,芷江,据说荟萃了五种文化的精髓,其实别处无法比拟的就是关于和平的诠释,我很久以来对于芷江的所知其实也就仅此一点,关于其他,却是来了以后才知或者因为来去匆匆竟然还是知之甚少的。

 

和平大桥.jpg

 

    这片草坪除了空旷好像再无别的特点,但它的传奇故事却和几十年前一场席卷世界的硝烟交织。81年前,湖南独立第六师师长陈汉章被其下属刺杀,其副职陈渥继任了他的职位。刺客本来就是觊觎师座的位置才犯上作乱,见其旁落怎甘作罢,于是又与陈渥火并。本来这是一场并非势均力敌的抗衡,但因为一位大军阀的介入而使矛盾白热化,这就是何健充当了刺客的后盾,于是结果是师长败给了当团长的刺客。陈渥败北后带领百余亲信亡命瀘阳老家,招兵买马两年后试图东山再起,于是寻到这里安营扎寨,伺机像宿敌寻仇。不料八字还未展开,对手就寻上门来,何健兵临城下,欲一举击破被他定为叛军的陈渥。由于陈的防御工事牢固,何久攻不下,无奈之中,何从省城派来一架双翼式螺旋桨飞机,准备配合炮队轰炸县城。据说后来因为怕殃及无辜,只是投了几颗威胁性的手榴弹,但飞机停在这个草坪上却是好几天众目睽睽下发生的事情,于是,这块草坪也就有了与飞机的不解之缘了,这就是芷江飞机场早先的机缘端倪,也成为芷江先落飞机后修机场的轶闻。

 

草坪.jpg小.jpg

 

 

   前面这个故事过去一年多,还是这个军阀何健(当时是湖南省政府主席)接到蒋委员长的电谕:即在芷江修建飞机场,为将来绥靖川湘黔三省边境计。这何健当初乱停飞机时没想到这事儿较起真来还真不容易,他亲力亲为搞了一年不见成色。到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蒋介石电令湖南省政府急扩建芷江机场,责成行政专员公署从芷江、麻阳、会同、靖县等11县征集民工一万九千名,于38年年初正式破土动工修建机场。于是,大小不一的良田沃土,农民的村庄屋舍、山丘上的坟茔、平平的晒谷场,在民工的锄挖背扛下,变成了一千二百米见方的大土坪,然后用这样几十吨重的石磙压成坚实如砥的飞机场。当时的劳动工具简陋,施工设施基本没有,全凭人力。伙食条件极差,加上瘟病的流行,民工死伤无数,很多年后还有“人到芷江,九死一伤”的叹语。

芷江机场就这样在湖南人民血和泪的凝聚里建成了。

 

 

机场外面农田.jpg

 

石磙.jpg

 

   19388月下旬的一天,芷江机场上上空飞来了七组品字形机组组成的战斗机阵,然后这21架飞机在机场降落,开始了他们痛击日本飞机的可歌可泣的浴血诗篇,这就是人们鲜知的苏联航空飞虎队,他们的代号为“正义之剑”。他们的伊—15、伊—16战斗机在万里长空里鏖战,把在空中领域逞凶的日寇重重的击溃。

 

苏联飞机2.jpg

 

苏联飞机3.jpg

 

苏联飞机.jpg

 

 

   相对于苏联空中勇士正义之剑的光芒,美国飞虎队和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知名度要高得多,芷江的飞虎队纪念馆很有些讳莫如深的表情,门票很昂贵,讲解员的聘资也和门票一样昂贵。进得门去,竟然一个参观者都没有。

 

飞虎队纪念馆.jpg

 

 

 陈纳德,这个名字在许多中国人的意识里代表的就是战斗力和胜利。这位被蒋夫人请来的美国退役的优秀飞行员在芷江创办的中国航空学校培养了在抗日战争中显威于长空的中国飞行员。他率领的美国空军十四航空队(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歼敌机1795架,击沉日军船舰406艘,机车710辆,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鲨鱼头、飞虎翅的飞机造型、卓越的驼峰航线与他们传奇的浴血故事一起流传在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记忆中。

 

 

 

陈纳德.jpg

 

陈纳德和飞行员.jpg

 

p40-9轰炸机jpg.jpg

 

xin_0807052611122032752938.jpg

 

   我绕着空无一人的飞机场转了一圈,过去的指挥台和导航塔静静地矗立着,想象当年在里面急促忙绿的人们,不禁感叹蒋委员长当年所说的“用时间换空间”,进而感叹和平的来之不易。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热血的男儿,就这样义无反顾的在这儿战斗了几年,把血洒在这儿,把命丢在这儿,几百个苏联和美国的飞行员的生命和他们的飞机一起陨落在中国大地上,大部分尸骸都找不到,对着那些只有名字或衣物的空冢,我们这些享受和平的后来者是没有权力忘怀他们的。

 

p40-9轰炸机3jpg.jpg

 

 

1049047_kapaiqi37.jpg

 

 

机场.jpg

 

 

被雨水洗过的机场干净如新,清凉的风吹在身上,寒意很适合这个时候的联想。我估计六十五年前那个冈村宁次的使者今井武夫一干人在这儿下机来受降时,心情应该也是这样凉飕飕的吧。这些杀人如麻的侵略者在失败面前,在正义和道德的公审面前低下曾经骄狂不可一世的头颅时,心里是否也反省自己犯下的滔天恶行呢?坐在这样的席上,被钉在屠杀生灵的耻辱柱上,难道还会作无视自己罪恶、甚至抹掉这一笔的行径的尝试?

  

受降席.jpg

 

 

今井武夫受降.jpg

 

 

今井武夫签字.jpg

 

   就在今井武夫在降书上签字的前一个星期,蒋委员长对全国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讲话,其中有一段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我想全世界盟邦的人士,以及我全国的同胞们,相信我们武装之下所获得的和平,并不一定是永久的和平的完全的实现,真要到我们的敌人在理性的战场上,为我们所征服,他们能彻底的忏悔,成为世界爱好和平的分子,像我们一样以后,才达到我们全体人类大战最后的目的。我猜想,在这一刻,抗战胜利扬眉吐气的心境蒋委员长和全国人民是一样的。芷江县城在这时矗立起一个纪念日本投降的牌坊,此牌坊呈血字形状,警示世人不要忘了这濒临亡国的血的教训,不要忘了数以万计的丧身在日本强盗刺刀下的同胞,不要忘记用鲜血换来和平的烈士。

 

受降坊旧照.jpg

 

受降坊.jpg

 

 

   我又猜想,蒋委员长大概没有想到,后来的靖国神社案和文部省教科书案,也想不到后来国际舞台上争相上演的斩首砍头撞大楼等等血腥的演出。我离开芷江时,老想着那个讲解员抑扬顿挫的朗诵:就在这一天,和平的朝阳从芷江冉冉升起,照耀世界!回想起头一天我从长沙动身来芷时,电视里正播:卡扎菲的小儿子及三个孙子被炸死。我从芷江回家头句话就听说:本。拉登被炸死了。

昨晚的新闻节目里又报,美国国民的安全感又下降了,担心新一轮的恐怖事件在周围发生。和平,真是比金子还值钱的东西啊!

我想到雪峰山下的一些农民的房舍,虽然简陋,但由于清净和闲适,让我每每毫不犹豫的按下快门。

 

 

梯田.jpg

 

田畴和房屋.jpg

 

叶子和房屋.jpg

   易山这篇文字比上篇有力,表现出了语文老师讲历史课的独特水平(还是羡慕你)。 孟晓 发表于 2011-5-4 20:55

 

         ,这样羡慕我?真学了心理学,被人羡慕的滋味最受用,胜过被人惦记,因为不打喷嚏 。孟晓兄好!谢谢飘扬,语文老师讲历史课往往本末倒置是啵?

TOP

   70年代去过芷江抗日受降坊,今非昔比,哪及楼主讲解详尽哟! 知足长乐 发表于 2011-5-4 21:18

 

   真的么?那可能是讲解员长得太漂亮了,兄台听课有些走神,倒反过来怪了她讲得不详尽 。是的,后来修了那些我也不尽知,但“抗日战争纪念馆”应该是新修的。

TOP

芷江的呼唤,芷江的回声;一个特殊的年代,使人们记住了她;一次特别的事件,使她裴名天下;是她,也是她,把她 ... 隐士安 发表于 2011-5-4 21:51

     隐士兄好!你这样蒙太奇似的诗行弄得我云里雾里呢,特别是这个她,那个她,扑朔迷离的,真是朦胧美呢!谢谢了!

TOP

        读易山这篇文章解了两个疑问,一是在这辟野之地为何要修个机场?原来 ... 狄德罗二世 发表于 2011-5-4 21:59

 

   狄德罗二世先生好!很高兴为先生解了两个疑,补充一下:一是这草坪也不是凭空就铺就的,而是早先(清代)的一个校场,习武练兵的所在。二是苏联援助中国抗战官方的宣传很少,不知道的人不少。

TOP

    芷江的受降终结了八年抗战,中国人终于直起了腰干,芷江机场曾停过两个盟国的飞机,当年 ... 而立 发表于 2011-5-4 22:27

 

   而立兄好,这段打理栏目辛苦了吧 ?兄说在点子上了,我当时一见那展馆的门可罗雀便猜度是这昂贵的进门费在作祟。就拿我这个帖子说事吧,不是真对这桩史事感兴趣的人,也耐不得烦来拖着看完的。你就敞开大门 ,分文不取,也未见得会有展观者蜂拥而至,你还用这吓人的高额门票来挡驾,这开馆主事的可能像鲁先生形容的“脑髓里有点贵恙”也未可知,是啵?我当时就腹诽这事的。

TOP

回复 1# 易山     

     易山你好!拜读了你的芷江之二。芷江因为受降而出名,现如今说到芷江,其中含义之一,就是对和平的膜拜。

    我退休后,曾到怀化打短工。怀化和芷江同饮舞江水,相隔不远。去芷江的一路好风景,让我一直偏着头看得颈项生痛。参观了机场,受降牌坊,却感到与青山秀水格格不入,这就是历史。有时它就要生硬地塞给我们。

    我常极其幼稚地想,和平太容易了。都放下武器,停止杀戮就可以了。可是,人类何其贪婪。战争硝烟滚滚。

    我非常喜欢你拍摄的农舍,他们身处世外,相安无事,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共荣共生。佩服你,易山,将它们放在一起,来诠释和平的意义!

    

    ... 东乡妮娜 发表于 2011-5-5 11:25

     

    妮娜姐总是有妙想!就因为如你说的“格格不入”,我才巴巴的将“芷江,芷江”喊两遍,实在难得相容在一个篇章里。

   关于“放下武器”,《地道战》里高全宝断喝龟田好几遍,龟田不仅不听,还哇哇的举起大刀。海明威对二战的断语用他的《永别了武器》来表达,但几十年来,硝烟何曾消失过一年以上的光阴?真是,想幼稚都不让啊!

   农舍和田畴是我很钟情的一个投向,农民的屋舍里面远远赶不上都市人的房里的清洁和雅致,但他们置身于大自然里的房屋与大自然的和谐却是都市人的居所远不能比的。“共荣共生”,你的话很中的。谢谢妮娜姐!

     

TOP

几年前曾写过一篇散文朗诵稿,应和你一则   诗意芷江 师嫣 发表于 2011-5-5 13:12
 

 

   师嫣兄最是会信手拈来,寓旁征博引于随意挥洒之间的。屈子的汪洋恣肆、沈从文清丽恋情、林则徐的雅致诗意加上陈纳德们的长空大写意、捣衣砧上伴着流水的敲击声.......就这样完整了你的“诗意”,小妹佩服!谢谢兄台来雅和我的话题,你一开口,我就俗了 ,承教,谢谢了!

TOP

          易山这篇文字比上篇有力,表现出了语文老师讲历史课的独特 ... 金麦彭姐 发表于 2011-5-5 14:44

 

   彭姐姐好!姐姐好气息,到底是梨园行的好功底!一口气拖着这两个帖子看完,费姐姐的力了。姐姐喜欢看我就高兴,也没白拍了这点片片。回回发帖子都蒙姐姐及时夸赞,小妹叩谢。

TOP

图文俱佳!谢谢易山! 晓峰 发表于 2011-5-5 14:54

 

   晓峰兄好!你的这张代言形象的照片太好了,我专门写了一段文字的,在我的专栏里,请兄台哪日得空移步我的园子赐教。

   谢谢晓峰兄鼓励,那次发《这样的村庄》银杏系列片片和图解,兄台也表达了这样鼓励的意思 ,今天也谢过晓峰兄!

TOP

   一口气拜读了全部图文.真是图文俱佳!谢谢易山! 桢桢 发表于 2011-5-5 15:13

 

   桢姐好!你是很忙碌的,能一口气看完我的帖子,真是错爱小妹了,谢谢姐!其实与姐姐相比,无论图还是文,我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桢姐素来的低调沉稳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桢姐的秀外惠中更是我素来羡慕的。

TOP

易山君的《芷江,芷江》令人想起陆川的《南京,南京》,觉得思想上比其更胜一筹。   大队部 发表于 2011-5-5 16:53

 

    我上得网来本是来回朋友们的话儿,见了兄台的帖子却又去看那根据陆川的《南京,南京》拍成的电影,我细研你这“思想上比其更胜一筹”(你别笑,我还真是当真这句话),猜想可能是我的这个“芷江”因为发生了“大快人心事”,所以比那个惨烈的南京屠杀更给力,更有让我们豪迈的理由。谢谢大队部兄!这回你没哭,枉我清夜捉笔了

TOP

回复 1# 易山                易山 ... 西岭望雪 发表于 2011-5-5 19:31

     

   西岭兄好!你说我“真的去了芷江”,让我觉得你是在说我先前搪塞你呢 ,不过,我这回来去匆匆,并未好好领略这诗意的小城,来日还有余兴,这才好不是?谢谢你称好!

TOP

    易山妹你好!到你的专栏走走,真是百花争艳,硕果累累。你写的一段文字我却找不到,在哪 ... 晓峰 发表于 2011-5-6 08:53

 

   晓峰兄好!怪我马大哈,今天早起突然想起,我的那段话没在主贴里,连忙上线到园子里。见你恰好也在,马上把那篇文章发为主帖,再看你却走了,后悔不迭。那是应师嫣兄的作文命题写的,自己不甚满意,便没有拿出来。现在做水灌到茶座倒也要得,撑撑茶座掌柜的棚子。也免了兄台费力去寻找

TOP

美文欣赏!

想想你一次旅游就写下这样翔实的文章,佩服,你用了心,大家看的也用了心,我想这样的评价,你应该很高兴

谢谢了 笑对人生 发表于 2011-5-5 23:10

 

   笑兄好!首先贺你来做一回这个客座的斑竹,然后谢谢你的谢谢和佩服,再后高兴你的评价。难得你肯定我的用了心,然后将大家的用心告诉我。好久不来茶座坐了,其实不仅如此,网也少上了许多,因为妇道人家总有些家事缠着,潇洒不起来的。

   你说我旅游一次写下这么翔实的文章让哑然而笑了。平时一些公干出差的人总说到哪里哪里学习开会,却带回这样那样购来的物品和这里那里游山逛水的留影。我这名正言顺的旅游倒真的跟出去学习一样 ,我暗笑自己俨然的呢。谢谢笑兄,你总是让我很自信。

TOP

回复 30# 包子馒头

   谢谢包子馒头姐姐来看这组帖子。关于和平的话题很大,也很平常,也很为人们所关注,观点基本是一边倒的。没有要战争不要和平的,也没有真觉得和平很容易实现的,妮娜姐已经给这种看法定位为幼稚了。其实我也是人云亦云而已,只是用了芷江这个载体罢了。谢包子姐鼓励。

TOP

回复 32# 沧海水

 

    谢谢沧海水(曾经沧海难为水,你恒为沧海之水,那什么水都不入你的法眼了)朋友!欢迎移步我的园子指教。

TOP

回复 31# 大队部

 

    我在24楼浅浅的比了一下这两者的区别,其实偷换了一个概念,是这个话题非三两句话扯得请。兄台很明察的。对,就是一个话题,但立足点不同。我也不看好陆川的着眼点,他是想拍给日本人看,让他们幡然醒悟,正视自己的罪恶(我这么猜)。但是国人看起来不好接受,说重点,有些添堵。前几年,苦椎山人兄写了一篇文章《我从不相信友谊》,抨击日本右翼分子粉饰当年侵略战争的行径。我现在仍然这么看,我们不应该替他们的良心张本,这陆川就做了这自作多情的想象。不是说没有角川这样的日本军人,而是在当时,整个日本侵华军队在南京就是形如绞肉机、兽性机的恶魔群体时,角川这样的有良知的军人不能代表一种主流,陆川让他成为主角,还把影片结尾的暖色处理成他的牺牲所赐,这太与血淋淋的屠杀不对等了,难怪观众要骂他。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染浸超出了我们许多国人的了解。还是拿芷江受降说事吧:今井武夫一行8人 乘冈村宁次的专机降落芷江时,有三架受降方中盟战机随行押送,降机机尾系有四公尺长的红色布条作标志,飞机一降落,这布条便被在场的中美军人撕碎各自保存作纪念。这一幕让今井武夫一行深感羞辱,一生不忘。飞机驾驶员杜原喜八整个在芷的日子都很少进食,羞耻之心形于颜色。金井后来总是喟叹那一刻:作为战败国使节,等于烤着双手来中国投降!他们的意识里只有成王败寇,根本没有正义非正义的概念。而中国的从他们的魔域里解脱只有凭自救赶走他们。陆川镜中的中国人、日本人都有些让人觉得别扭,看完他的影片,说不出是痛还是恨,有窒息之感。扯远了,还是冒讲清,算了。

 

TOP

回复 38# 钱塘旧客

 

    钱塘旧客兄好!谢谢赠诗!真是好诗!尤喜“楼幽青竹拥,林静白云封。”很洗练。以前就听说兄台的格律诗很有功道的,果然,向兄学习。我在芷江只待了一天,领略太少,读了兄的诗,还想再去。若论风月,我的感受只在潕水,但兄台有诗在此,我不敢再吟,凑几句打油诗说笑吧:

    龙津风雨经年演,妈祖慈光累世煌。

    溯廻舞水芙蓉照,湘黔川滇争夜郎。

 

    我最喜的“楼幽青竹拥,林静白云封”若我来写,我就将静字改成动字,那么,若前句的“幽”和“拥”是一静一动,后句的“动”和“封”就是一动一静了。互为反衬。嘿嘿,玩笑,钱塘兄莫介意。谢谢兄台赠诗!

TOP

你就是我的法眼!:) 沧海水 发表于 2011-5-6 22:29

 

      承蒙沧海兄高看,不敢当呢!易山若能妄称沧海一粟都足以自慰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