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的师傅是生产队的会计。社教运动以后当了队长。他对我非常的好。知青食堂散伙后,煮饭成了男知青的棘手问题。尤其中餐,经常还在吃饭就喊出工了。师傅看见后,就要我把米打好,送到他家去。他母亲每天按时帮我把饭煮熟,还要送一碗酸咸之类的下饭菜给我。六九年以后,招工、转点、倒流长沙,有时生产队只有我一个知青。师傅看我怪可怜的,就安排我和一个十四岁的小男孩去养牛。十分底分,每天去放牛,连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这样的好事,还有许许多多。现在师傅两口子和他的父母都已作古。幸亏我在他有生之年去江永看望了他,也感谢了他。要不然真会后悔一辈子的。我的师傅和师娘晚年也得了老年白内障,而且村子里还有许多老人都得了这种病。查百度知道原因可能有三:遗传、缺少某些维生素或内分泌失调、日照或紫外线照射过多。谢谢闲人君把我带进了温馨的回忆当中。

TOP

闲人兄:那场篝火晚会真给你留下了那么深刻、那么美好的印象吗。那天晚上可是在燃烧十八岁的激情啊。上次回瓦屋下,我了却了一个心愿:去看望和感谢曾经对我好的农民。如今,这些人绝大部分已不在人世了。瓦屋下是埋藏我青春的坟场。坟场上虽然有许多淡雅的小花,但更多的是恼人的茅草和荆棘。再过二年多,就是我们下乡五十年的纪念日了。到时候,我们相约去九嶷山看山上的白云,去感受舜帝的慈仁,再去江永看美丽的风景。好吗?

TOP

火斑:你好!昨天忘了给你回贴了,很对不起。我还以为你是在给闲人君跟贴呢,真的太不熟悉网页了。插队的知青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农民,出工打交道的还是农民,绝大部分的社交活动也绕不开农民。长期和农民在一起生活,不可能不与他们建立感情。这还真要感谢伟人给了我这么个机会。在广阔天地里谈不上作为,却了解了农民,理解了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农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儿。我们村在凤亭农场和迴龙墟农场中间,对农场的知青生活也略知一二。我觉得农场的老职工有点主人的味道,比较刁钻,不太好打交道。记得六五年春节前夕,我们知青组杀了一头大肥猪,自己吃不完,挑到逥龙墟农场场部去卖。当时有几个老职工围上来,口里说我们这是搞投机倒把,手里却拿起了砍肉的刀,自己砍肉,自己过秤。虽然他们都给了钱,但天下哪有这样做买卖的呀。事后,把这事说给队长听,队长反问“你们怎么不叫两个社员陪你们去。”可怜十六、七岁的男、女生,哪有这样的社会知识啊。

TOP

闲人兄:现在真不行。我还有一个九十岁的高堂需要伺候。“父母在,不远游”古训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