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首页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搜索
帮助
默认风格
christmas
jeans
uchome
动网风格
动网8.2恋旧经典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
江永知青
» 由“鱼崽送饭,鼎锅刮烂”所想到的
返回列表
发帖
瓦屋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瓦屋下
当前离线
UID
3266
帖子
93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776
下放地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0
最后登录
2017-8-11
下放地
头衔:
知青VIP
1
楼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7-20 13:56
|
显示全部帖子
由“鱼崽送饭,鼎锅刮烂”所想到的
“鱼崽送饭,鼎锅刮烂”是江永的一句俚语。用长沙话念,没有什么语言特色。若用江永的官话或土话去念,抑扬顿挫,还是很富音乐感的。
江永物产丰富,百姓餐桌上并不缺少猪、牛肉、鸡鸭之类,偶尔也还可以品尝到麂子肉、燻田鼠、昆虫蛹、蛇肉等山珍野味。这么多食物,在千百年的文明演进中,当地的百姓为什么独锺“鱼崽”呢。我想,这可能与那里的地形地貌有关。江永毗邻广西,属喀斯特地貌。从石缝里淌出的泉水终年不断,形成了许多的自然灌溉体系。走进村庄,能够看到小河、小圳,却鲜见塘坝。没有塘坝,何以养鱼。石灰石是碱性物质,经过这些物质洗涤出的泉水可能也不宜鱼类生存。所以在江永的溪河里看不见很大的鱼。当然,这并非说江永与鱼无缘。稍大一点的河里,偶尔也还可以看到艄公驾舟载着鱼鹰在捕鱼。农民也有晚上打着灯火去“闹鱼”、“扎鱼”的习惯。但较之长沙和湖区,鱼确实是稀贵之物。
鼎锅是一种上园下锥的铸铁煮器。按直径不一,分许多规格,用来煮潲、熬稀饭、煮饭。鼎锅放在锻铁打成的三角架上,炊事时操作非常方便。鼎锅应该源于鼎。鼎在原始社会是用泥土整体烧制的,用作烹煮食物。到奴隶社会,鼎由青铜铸造,变成了祭器,用于国之大典。进入封建社会,鼎又还原于民了。也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鼎的身脚分家,从此演变成了鼎锅和三角架。由此可见,从鼎到鼎锅,再到现在的高压锅、电饭煲,水正源清,一脉相承。由于鼎锅煮饭用柴火,所以煮出来的饭很香。特别是黄灿灿的锅巴,很是刺激食欲。
第一次听到“鱼崽送饭、鼎锅刮烂”应该是六五年的深秋。当时还是人民公社体制,大凡生产队有重大农事活动,全队劳动力都会到现场去大吃大喝一餐。那年烧第一窑石灰点火的那天晚上,大家照例都到窑上去吃饭,知青们也去了。窑旁草坪上摆满了菜肴。猪肉被切成一大片一大片,煮得白晃晃的。牛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煮油炸豆腐。酒是生产队自酿的米酒。大家席地而坐,发狠地吃肉,大口地喝酒,气氛非常热烈。那年月人小,还很不适应这种原始的聚餐环境。倒是其中的一样菜打动了我,那就是黄豆煮小鱼。这份菜的烹饪方法可能是这样的:先将黄豆、辣椒、酸咸放在一起煮到酥软,再把整条整条的小鱼放进去一块煮。烹饪以后,小鱼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味道了,但酥软的黄豆集酸、辣、鲜于一身,特别爽口。那一餐我吃了很多黄豆,也吃了一些锅巴。坐在旁边的会计见此情景,一边喝酒,一边说“发狠吃,发狠吃。鱼崽送饭,鼎锅刮烂。”第一次听到江永农民说俚语,觉得像唱歌,很开心。于是又要他用土话说了一遍,觉得更开心。从此,这句话就深深地镶在记忆中了。直到现在,每每同学们一起聚餐,在劝菜时仍然忘不了用这句俚语取乐。
和农民接触多了,才知道他们虽然不养鱼,还是有一套弄鱼吃的办法——“闹鱼”。闹鱼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几个用细竹篾编成的,两个锥形连在一起的漁器。一个鱼篓。一盏渔灯。闹鱼一般选择在稻田不用水的农闲。先将几个竹制漁器分别安置在一条小溪圳的几个最窄的地方,然后用一块门板堵在溪圳的上游,再将一些茶枯敲碎放在鱼篓里从下游往上游一路洗去。半小时以后,点燃漁灯再从下游往上游捡鱼。鱼有游上水的习性。遇上上游挡水,便纷纷向上游游去。由于漁器的两个锥体是相连的,所以鱼儿游进第一个锥体以后就被第二个扎了口的锥体挡住了去路,典型的自投罗网。此外茶枯可能也有麻痹小鱼的作用,鱼儿闹不死,行动却非常迟缓,捡起来也非常容易,闹鱼非常刺激。偶尔,溪圳边的草丛里一条小蛇爬过,惊心动魄。学会闹鱼后,我们经常为之。晚上八、九点起势,十一、二点收工。再花点时间煮鱼崽、煮饭。全部归零,已是深夜一、二点了。这种“鱼崽送饭,鼎锅刮烂”的生活体验,是惬意的。也是终身难忘的。
马灯君一篇美食美文唤起了我对“鱼崽”、“鼎锅”的一些回忆,印象大多凝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如今江永与时俱进,许多器皿和生存方式可能已成历史。作为过来人,瞑瞑地想一想,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收藏
分享
瓦屋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瓦屋下
当前离线
UID
3266
帖子
93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776
下放地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0
最后登录
2017-8-11
下放地
头衔:
知青VIP
2
楼
发表于 2011-7-22 10:04
|
显示全部帖子
火土君:你好!谢谢你的抬爱。我会经常来这里玩。为家园多添砖加瓦,期望这里花繁叶茂。
TOP
瓦屋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瓦屋下
当前离线
UID
3266
帖子
93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776
下放地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0
最后登录
2017-8-11
下放地
头衔:
知青VIP
3
楼
发表于 2011-7-22 10:05
|
显示全部帖子
大卫君:你好!井边我去玩过。“闹子”很大、很热闹,物资也非常丰富。印象中井边好像是一个小平原,平原的尽头是高泽源林场的一个工区。你说的这些抓鱼的方法很奇特,可惜我没有体验过,但仔细想一想,玩起来一定很韵味。谢谢你了。
TOP
瓦屋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瓦屋下
当前离线
UID
3266
帖子
93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776
下放地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0
最后登录
2017-8-11
下放地
头衔:
知青VIP
4
楼
发表于 2011-7-25 14:22
|
显示全部帖子
马灯君:你好!你是鲁庸的朋友,我也是鲁庸的朋友,因此,我们理应成为朋友。瓦屋下村已不是当年那番模样了。农民们为了致富,正在慢慢地向去麦岭的公路两旁搬迁。走进原村庄,一片残败。当年知青们生活的场景,只能在梦里去寻找了。和鲁庸聚会的时候,非常快乐,几个小时的时间,往往一晃而过。我因在长沙的时间不多,所以湖知网的实际活动没有参加。争取下次回长沙,找个地方,我们小酌两樽,絮絮闲情。
TOP
瓦屋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瓦屋下
当前离线
UID
3266
帖子
93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776
下放地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0
最后登录
2017-8-11
下放地
头衔:
知青VIP
5
楼
发表于 2011-7-25 14:23
|
显示全部帖子
闲人君:你好!送你一首诗,祝贺你旅游大丰收。“夏日天气爽,伴君自由行。京城赴婚宴,教堂祝福声。蓬莱觅仙境,心汇八诸神。泰山登极顶,汗水湿淋淋。泉涌济南府,临风趵突亭。曲阜古柏处,从师跪圣人。渤海蓝湛湛,青岛最闻名。朝朝孙文墓,夜赏秦淮灯。镇扬犯忌讳,润扬一线通。金山怕水漫,焦山思炮声。蠡湖西施美,惠山二泉吟。淅淅梅子雨,浓浓西子情。明灯有一盏,闪烁南湖中。茅公高可仰,乌镇寻旧踪。溪口探丰镐,蒋翁有替身。军旗迎风展,呼唤旅游兵。行程几千里,欢快乐融融。夕阳无限好,谁言近黄昏。”
TOP
瓦屋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瓦屋下
当前离线
UID
3266
帖子
93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2776
下放地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0
最后登录
2017-8-11
下放地
头衔:
知青VIP
6
楼
发表于 2011-7-25 14:25
|
显示全部帖子
笑兄:你好!谢谢你的关心,送你一首诗。赠笑兄 一声问候来彼岸,字字珠玑句句金。最念当年文墨乐,鲫鱼倾尽教子心。
TOP
返回列表
黄埔后裔
常德知青
天下知青茶座
零陵知青
靖县知青
旅游休闲
浏阳知青
大事记载
摄影习作
天下知青茶座
天下知青茶座
2012春节大联欢
论坛集萃
原创小说
原创散文
原创诗歌
文史札丛
湖湘軼事
黄埔后裔
知青大学
发帖专题
入门帮助
基本操作
有问必答
怎样发帖
怎样发视频
怎样发音乐
怎样发图
版主操作
最新测试
摄影习作
培训园地
网页特效
都是菜鸟
精美套框
健康与养身
欢乐同行
旅游休闲
文艺广场
公共频道
知青视频
本省知青视频
各地知青视频
各地知青
湖南知青艺术团
沅江知青
江永知青
郴州知青
华容知青
常德知青
靖县知青
永兴知青
安乡知青
浏阳知青
岳阳知青
怀化知青
汩罗知青
张家界知青
千山红知青
零陵知青
茶陵知青
衡阳知青
长沙知青
枝柳知青
澧县知青
攸县知青
邵阳知青
石门知青
武冈知青
中山湖农场知青
会同知青
湘西自治州知青
个人专栏
知青个人专栏
轻描淡写专栏
呵呵专栏
师嫣专栏
乡音专栏
落霞孤鹜专栏
丘山傍渡专栏
白云悠悠专栏
潇雨专栏
笑对人生
淮羽专栏
蔼姬专栏
犟牛专栏
毛先生专栏
文斗专栏
孟晓专栏
峭壁松专栏
游客晏生专栏
格之明专栏
柳树坪专栏
雄鸡报晓专栏
行者无疆个人专栏
武陵打油匠专栏
易山专栏
东方之河专栏
放牛娃专栏
浏阳河人专栏
金麦彭姐专栏
西岭望雪专栏
东乡妮娜
论坛事务
大事记载
网友心声
2011春节大联欢
2011江永行
管理团队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湖南知青网历年论坛链接: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