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神话猪八戒

神话猪八戒

    西游故事,在我的脑海里记忆很深,那是常听外婆讲“西游”的缘故。
   读四年级时候,我偷了同学刘岳屏有一本《西游记》“字书”,虽然爱不释手,也不敢带回家,天天在学校躲着看。终于有一天在课堂上偷看西游时被老师发现而没收时,刘岳屏大呼书是他的!盗书之事班上大白,很是难堪。稍长后,也道听途说“窃书不为盗”,但还是始终刻骨铭心。此时和盘托出,不知道是否影响知青形象?管他的!
   西游是一部神话小说。在吴老先生笔下,所有人物包括妖精都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当然,对小丑角色的猪八戒的刻画,也给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闲着也是闲着,就有了“神话”一把猪八戒的闲心。
   猪八戒,法号悟能,在“上界”官至“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被玉帝老儿贬到凡间。本也有机会寻个好人家,又因投胎不慎,错投了猪胎。当年的长安城人氏是不喂猪的吧?八戒就被吴老先生安排到乡里了。为避寒暑,只好在“栈云洞”安身立命,成了地道的乡里人。直到跟了唐僧,才离开寒乡僻壤,终成了正果,被如来赐予“净罎使者”的封号。虽然不是什么“佛”,也不是菩萨罗汉之类,也终身好吃好喝,不用担心什么“大难临头”。
  依我看,悟能悟能,其实就是“无能”的谐音。虽然猪八戒好吃懒做,爱沾便宜,喜欢邀功,讨好卖乖,毛病不少,本事不大但也可爱。能反衬一下英雄孙大圣的小丑,也常常能博得读者或观众轻松一笑。猪八戒能被世人记住且被人拿来挪揄,不是没有道理的。
  猪八戒贪念女色而又屡屡不能得手,只留下了笑柄而没有留下骂名,真还蛮佩服它。
  偌大一个天宫,吴老先生只安排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一对夫妻,实在是很不公平。 以八戒“天蓬元帅”的身坯和相貌,那生理心理一定是健康的,不出“西西”才是怪事,这才有了八戒调戏嫦娥的一说。至于怎么调戏,大都是从猪八戒口里出来的。我想,也就是调一调口味吧?给老猪八个胆,它也只敢“戏一戏”——整个游记里,猪八戒的胆子就冒大到哪里去!
  当然,八戒在取经路上,也曾经大动色心。想近女色,也被女色包围过。当然,要么是妖怪变作靓女勾引之,要么是菩萨化作美女考验之。不是猴子坏它的事,就是菩萨让它出丑。保住了八戒“金刚不坏”之身,是它终其一生只有一次婚娶的基本原因,也让他落得有个“从一而终”的骄傲资本吧?
  八戒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在女人面前嘴巴特别地甜,但凡是个女子,都称呼为“姐姐”。非但如此,还围哒转,叮哒凑,打情骂俏,邀功请赏。这在《西游记》里比比皆是,我也神话不出什么名堂了。
  当然,我们也看不出八戒与它高老庄的结发妻子“大限来时比翼飞”。只看见高老员外要请高人来捉拿八戒时,它用一把浇了铜汁的大锁锁住了堂客的房门后溜之大吉;我们也没有看到八戒在归顺唐僧后,把老妻带上,煮个饭,浆件衣一同西去的情节。总之,还是自己快活是第一大事。
  并非小说,纯属调侃,切莫对号入座!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谢谢大家!

 

玩玩,侃侃,开心!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TOP

无事,又看了一遍。

调侃一下八戒,未尝不可,出点小味,寻点开心。标点符号有不少是乱点的,文章抽空还要稍事修改。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