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湖南知青网的春节联欢会在长沙港岛演艺中心举行。为了我们自己的春晚,许多义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各个栏目的知青朋友演出了精彩节目,展示了才艺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怀。去还是不去参加,说实话,我是很有些犹豫的,犹豫的原因大半是因为抽烟。想到要为黄埔后裔栏目的合唱节目做台下服务,还要去会面盼望已久、从千里之外赶来参加联欢的湘西知青网友,也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果不其然,走进港岛演艺中心的大厅,就像赶了一场庙会,这庙会虽然没有朱纪飞镜头前的兔儿爷,但肯定不比丹柯们在通州举办的庙会冷清。进得门来,有签到的、收费的、卖书的、发胸牌和矿泉水的,还有临阵磨枪练舞、走队形、拉琴吊嗓子记歌词的,在门口等朋友握手拥抱的。走进会场,左边一溜是摄影作品展览,浏阳河老师领着一大帮人忙活,我也凑过去帮忙抬张乒乓球台面竖起来,乒乒乓乓地把“摄影展”的标语钉上去,可惜了那么多我在网上一张张仔仔细细欣赏过的佳作被像尿片一样悬挂,晃来晃去,昏暗的光线下,人们钻来钻去,有的照片落在地上,罪过啊,亵渎啊。正在那些心仪的PP前踱来踱去,过来一位把头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IJ,揭开头巾和口罩与我握手打招呼,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不出是谁,我支支吾吾应酬了几句,过了好一阵才猛然想起,她就是我敬重的摄影爱好者“何日君再来”,她的好几幅佳作是我极为推崇的,调头再找,她已经消失在烟雾之中,真的是“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令人唏嘘不已。场内不止一人在吞云吐雾,升腾起团团烟雾,多时不见的老友重逢,大声地寒暄着,争先恐后地掏烟互敬,泰然自若,像是街头热闹的茶馆,像是要用声音盖过舞台上的演员还有舞台前两个巨大的喇叭。坐在后排的武陵打油匠嘟嘟囔囔地抱怨着换不过气,刚从舞台上下来的几位黄埔老前辈和后裔都说烟雾熏得睁不开眼、呛得喉咙咳嗽。晚会结束,又看到然哥带着一大帮义工DDIJ清理打扫满地烟头、纸屑、矿泉水瓶子。走出会场,我才长长地换了一口气。
我以前也抽烟,上山下乡在农村,很少有人能够抵得住烟的诱惑。“干活不抽烟,五谷不登巅”,“饭后一背烟,快活似神仙”,“饿了一袋烟,顶三个荞粑粑”,有的是抽烟的理由。回城以后,夜校听课,靠的是抽烟提神。以后官场应酬、商场交往、找人办事、朋友相见,都少不了这个“和气草”。习惯成自然,难怪中国人抽烟的比例这么高。
多次想戒烟,也知道抽烟的诸多坏处,但戒了多次都不成功,坚持不多久又依然故我,甚至比原来抽得更凶,戒烟难。直到大病一场,才彻底戒了烟,这要算是因祸得福。不仅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拜拜了,外出和国外旅游也不再遭别人的白眼。
我能理解抽烟的朋友们的习惯,但也希望朋友们为不抽烟的朋友们特别是老人、病人、妇女、孩子着想,遵守公德,改变陋习,在公共场所自觉不抽烟、不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但愿以后的知青活动能有一个安静、清洁、文明高雅的环境和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