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自百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特邀 研究员,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专家、中国记协特邀理事,国务院新闻办政府发言人培训班主讲、国务院新闻办全球传播高级研讨班主讲、国务院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主讲。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华盛顿邮报》科学记者、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联合国丝绸之路青年学者。

  曾经因为主张 “网络实名制”而闻名一时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近日再次成为遭到“围观”的热点人物。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据《南都周刊》的报道,不久之前,李希光被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作为特殊人才“柔性引进”,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本人“可以不来学校,但其论文要署上西政的名”。作为交换条件,李希光马上就在重庆渝北区拿到了一套240平米左右的花园洋房,“房子相当于三层楼,下面一层是车库”。李希光只需按每平米1600 元的成本价,一次性付清,而附近的商品房价,则至少在每平米7000元左右。

  对此,有评论回顾说,李希光成名主要是因为他的两个观点:一个是“网络实名制”,另一个则是批评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1996年,李希光与其他学者合著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李希光近期最为引人注目的观点还是他对重庆“唱红打黑”不遗余力地高度赞扬,他评价“唱红”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

  李希光认为,首先,“通过唱红打黑,用一种创新的方式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其次,是赢得了国际发言权,树立了新品牌;因此可以说,唱红打黑,特别是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等等。对此,东方网上学者王晓渔的文章点评说,但遗憾的是,李希光本人却并未贯彻重庆唱红所提倡的那种大公无私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客观地讲,李希光被西南政法大学“引进”之后,也对该校作出过不小的“贡献”。比如,去年校庆庆典期间,“重庆经验与亚洲模式国际研讨会”在西政举行,多位嘉宾均对校方与李希光对他们的邀请表示感谢。《南方都市报》上学者熊丙奇的文章说, 去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西默.托平到访重庆期间,不仅被聘为西政的客座教授,还与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亲切会面。其实,托平的这次重庆之行,正是由李希光一手促成的,对此,李本人并不否认。随后,他还专门在《瞭望》新闻周刊上发表文章《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详细回顾和介绍了这段经历。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