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1# 上地团

 

 

         谢谢上地团记录欧阳锭老人讲述的真实小故事,更欣喜于欧阳老人身体恢复健康,97岁的老人还能够清楚地记起几十年前的往事并清楚地表述,说明体质的健康和意志的顽强。去年开福区后裔上门看望时,他卧病在床连话都不能说,实在令人担心。长假过后将与湖南图书馆联系,择日安排登门采访。还有黄天老人前不久听说也身体欠佳,请联系问候,如能接受采访,也安排确定时间。

    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了,记录他们的口述史和整理回忆录是一件相当紧迫的任务。前几天看到报上说,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活证人又去世了一位,再过五到十年,就都不在人世了。希望我们都像上地团一样,经常关心前辈老兵,耐心听他们的讲述,把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每一个老兵的经历和故事都是独特、不可替代的。无数老兵口述史和回忆录的总和,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晚年和记录他们的历史传诸后世,是我们能够做的事情。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TOP

回复 3# 西岭望雪

 

1011,由上地团和兴连哥联系安排,湖南图书馆《天下湖南》寻找城市记忆采访组登门看望了97岁高龄的黄埔老人欧阳锭。有人上门看望他,老人显然很兴奋,一再问还要了解什么情况。

 

欧老居住在陈旧的居民楼里,光线暗淡,陈设简陋,相当拥挤。他由侄子照顾生活,侄子从农村来,60多岁了,未婚,无收入,两人靠欧老的退休养老金生活,比较困难。欧老的儿子今天也来了,他已64岁,退休,每天早晨与兴连哥在一起练习太极拳。

 

欧老的听力很差,只有他的侄儿用醴陵家乡话凑在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听见。视力还好,借助口袋里的放大镜可以阅读,提问大多用这种方式。老人的记忆力减退得厉害,能够回忆起的不多,上地团记录的三则小故事是由欧老的侄儿复述,上地团记录得真实生动,现在欧老自己已不能流利叙述了。说着说着,他就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但他对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和军长、师长、旅长、团长的名字都记得很清楚,“那是我们湖南人的部队,打起仗来不怕死”。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海郊区凤凰山与日本鬼子的遭遇战,日寇的凶狠残暴是令他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

 

老人还记得自己是在昆明参加起义的,他从柜子里找出了自己的《起义人员证明书》和《干部退休证》,连他的儿子和侄儿都没有见过。对于被劳改19年的往事,老人似乎想不起来,他的儿子说,老人说过,知足常乐,与别人比,他算是幸运的了。

欧老送我们出门,久久伫立在走廊上,他的眼神透出欢喜和不舍。老人的门上贴了个大大的福字,我为老人留了个影,祝贺欧老康复,期望他恢复得更好,再给我们讲述九十七年的人生风云长卷。

 

A1.jpg

 

A2.jpg

 

A3.jpg

 

A4.jpg

 

A5.jpg

 

A7.jpg

 

A6.jpg

 

A8.jpg

 

A9.jpg

 

B1.jpg

 

B2.jpg

 

B3.jpg

 

B4.jpg

 

B5.jpg

 

B6.jpg

 

B7.jpg

 

B8.jpg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