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挺进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下乡时,秋收后的玉米杆基本只有一个用途:燃料。烧火做饭、烧炕取暖全靠它。对于我们这些好吃的知青来说,它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当甘蔗吃。深秋的北方,寒风刺骨,我们猫腰站在垄沟里将玉米一个个从已放倒的玉米杆上拨皮掰下,然后用马车运回场院。掰苞米时我们总习惯用舌头舔一舔玉米杆的切口,如果很甜就留着当甘蔗吃。天冷风大,我们的嘴角常常被划得稀巴烂。没办法,那时白糖要凭票供应,而农村连票都没有。
如今,科学发达了,我想玉米杆的用图也应该不仅限于燃料了。
谢谢朱兄的好文,又让我想起年轻时那个好吃的我。
TOP
看见没?看见没?顾兄、呵呵姐也吃过玉米杆咧!
其实,在北方甘蔗也叫甜杆儿。下乡时队里虽说五谷杂粮都种了,但主要还是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如大豆、甜菜只准按计划播种,小麦也是按计划种,多种是要撤职挨罚的。谷子、高粱都种得不多,可能是产量问题吧。收高粱一般不要女工,所以我们知青就只能吃玉米杆了(也叫甜杆儿)。
在知青点我基本算牛高马大那一伙的,是正经的整劳力咧。朱兄莫小看人赛。一年600工分不成问题呢。
回向北:顾兄所言才是玉米秸杆的真正味道。 您那600工分太可怜啦。是我两 ... 朱纪飞 发表于 2011-6-14 22:44
就是这个意思咧!文革朝鲜电影看多了。
我们队上一个男劳力一个工12分,女的10分,半拉子6分,每年夏天要挂锄,冬天要猫冬(回家过年)所以没有人能拿到满分。但远远超过600分。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