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舞剧《天山芙蓉》观后

fficeffice" /> 

好多年没有进剧场观看舞剧了,从记忆的深处发掘,还是在“文革”即将开始的那一年,在湖南剧院观看过湖南省歌舞团演出的舞剧《风雷颂》。那是一部表现亚非拉人民争取国家独立的舞剧,舞蹈动作程式化,演员扮妆有色人种,昂首挺胸,左手高扬,右手侧后,在台上群舞。那时的我,小孩子一个,对演员身体上涂抹的各色油彩非常好奇,看看热闹。

今年夏至日,燕归来姐姐电话邀我看戏——《天山芙蓉》。同样是舞剧,同样是湖南省歌舞团演出。我欣然接受邀请,带上相机,走进了剧场。

1949年,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部进军新疆。数十万官兵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国土的完整,在大漠深山屯垦戌边。他们既是军人,又是农场工人。为了让官兵安心戌边,他们必须结婚成家。一野有位高级将领是湖南人,他与湖南省委联系,分数批在湖南招收了八千年轻女兵进疆。一群怀抱理想的年轻姑娘,装上军装,融入那支戌边的部队之中,演义出一曲曲深沉委婉的人生之歌。

晚清时,左宗棠曾率湘军入疆平叛。从河西走廊一路行军,一路栽插杨柳,一战成名,建立功勋,号称“湖湘子弟满天山”,好大的气魄!

共和国成立之初,八千湘女步着前辈的足迹,进入新疆。《天山芙蓉》以舞剧的形式,表现出这群湘女别样的故事。全剧分为六个部分:序幕——岁月深处、火热青春、戈壁新兵、真爱情深、无悔人生、胡杨树下。

发一组剧照,向那些为祖国边疆安定献出青春的八千湘女致敬!

DSC_9051.jpg (188.16 KB)

DSC_9051.jpg

DSC_9140.jpg (180.43 KB)

DSC_9140.jpg

DSC_9158.jpg (166.86 KB)

DSC_9158.jpg

DSC_9184.jpg (187.91 KB)

DSC_9184.jpg

DSC_9298.jpg (197.88 KB)

DSC_9298.jpg

DSC_9307.jpg (138.4 KB)

DSC_9307.jpg

DSC_9326.jpg (193.57 KB)

DSC_9326.jpg

DSC_9345.jpg (190.1 KB)

DSC_9345.jpg

DSC_9421.jpg (198.9 KB)

DSC_9421.jpg

DSC_9455.jpg (186.07 KB)

DSC_9455.jpg

DSC_9522.jpg (191.65 KB)

DSC_9522.jpg

DSC_9523.jpg (197.54 KB)

DSC_9523.jpg

DSC_9653.jpg (194.94 KB)

DSC_9653.jpg

DSC_9681.jpg (118.74 KB)

DSC_9681.jpg

DSC_9692.jpg (183.11 KB)

DSC_9692.jpg

DSC_9697.jpg (167.89 KB)

DSC_9697.jpg

DSC_9698.jpg (189.25 KB)

DSC_9698.jpg

DSC_9720.jpg (156.59 KB)

DSC_9720.jpg

DSC_9865.jpg (165.28 KB)

DSC_9865.jpg

《天山芙蓉》剧照之二。

DSC_9042.JPG (189.87 KB)

DSC_9042.JPG

DSC_9112.jpg (197.55 KB)

DSC_9112.jpg

DSC_9113.jpg (177.43 KB)

DSC_9113.jpg

DSC_9236.jpg (191.03 KB)

DSC_9236.jpg

DSC_9256.jpg (194 KB)

DSC_9256.jpg

DSC_9266.jpg (186.67 KB)

DSC_9266.jpg

DSC_9358.jpg (185.19 KB)

DSC_9358.jpg

DSC_9535.jpg (194.99 KB)

DSC_9535.jpg

DSC_9581.jpg (168.3 KB)

DSC_9581.jpg

DSC_9357.jpg (174.48 KB)

DSC_9357.jpg

DSC_9583.jpg (154.35 KB)

DSC_9583.jpg

DSC_9593.jpg (114.75 KB)

DSC_9593.jpg

DSC_9600.jpg (129.16 KB)

DSC_9600.jpg

TOP

《天山芙蓉》剧照之三。

DSC_9673.jpg (158.74 KB)

DSC_9673.jpg

DSC_9667.jpg (192.55 KB)

DSC_9667.jpg

TOP

    一篇简短的帖子,附上几张剧照,主题是天山湘女,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谢谢大家了!fficeffice" />

    让我摘录几首戌边的古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

    读着这些诗歌,我慢慢长大成人。18岁那年,我曾报名参军,希望扛枪卫国。由于出身的原因没能如愿。

    自从秦一统天下后,戌边是中国一个永恒的话题。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用诗歌的形式艺术地记述了戌边人的事迹和心态。戌边是一个关乎国家疆域完整和民族生存的大事,每当遭遇异族的入侵,为保卫国家边疆和尊严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戌边早已是一个超越时空的话题。

    早几年,长沙从新疆运回一块巨石,摆放在湘江之滨,取名为“湘女石”。我是从这块巨石上读懂了湘女的故事。

    湘女入新疆有着与前人戌边不同的境遇。我在帖子中说是“别样的故事”。无论她们是怎样到新疆的,她们的行为客观上起来稳定边疆的作用。她们的付出,她们的贡献,她们对祖国的热爱,历史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为祖国的统一,为国家的安宁,八千湘女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湖南省歌舞剧团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搬上舞台,用舞剧艺术的形式展现湘女所作的贡献。

    我坐在剧场观看表演,没有感觉到被人麻醉。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