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1# 艾木地

 

十几年前《读书》杂志上有一篇《你一定要读董桥》,便去搜罗了一些董桥的散文来看,终于没有成为他的粉丝。等到重新去自己书架上寻找,只留得《董桥散文》、《乡愁的理念》、《这一代的事》这三册。董桥的粉丝的标准是:不惜重金,从台湾、香港等地购买不同版本的董桥作品,再研究哪个版本是最好的,这主要是从书的纸张、印刷、排版、装桢、封面设计、封面纸张去评价,粉丝们认为只有做到最好,才算能与董桥的文字相媲美。

TOP

回复 1# 艾木地

 

       关于书,董桥说过一些挺好玩儿的话。

 

       “人对书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也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总是甜的。又专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倒过来说,女人看书也会有这些感情上的区分:字典、参考书是丈夫,应该可以陪一辈子;诗词小说不是婚外关系就是初恋心情,又紧张又迷惘;学术著作是中年男人,婆婆妈妈,过分周到,临走还要殷勤半天怕你说他不够体贴;政治评论、时事杂文正是外国酒店房间里的一场春梦,旅行完了也就完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