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善壎兄的各篇文字,看得我“惊心动魄”,如梦初醒,从江永井边,张家村走出来的“老奶崽”,一反清雅隽美,内敛含蓄之文风,“张口见喉咙”的直接表达,“活蹦乱跳”的文字,使人读得酣畅淋漓,欲罢不能,从中悟得;善壎兄实乃湖湘一“腿夫子”,“永明山匪”也!

                        鞠躬敬礼哒。

       杨福嗲的“福音”,实乃湖湘国画界一大风景,自从在报刊杂志问世来,即引来粉丝无数,俺也是追着杨嗲的“福音”听,那口“长沙里手”腔,之烈,之猛,之亲,听哒倍感生猛形像,“心惊肉跳”的。

     禾解杨福嗲的语言如此迷人,怕么就是各杂嗲嗲是个描心绘人,迷心迷意的活在草根百姓的日子里,不能自拔的“烈人”。

“半新不旧”尚不能诠释,应该是个大智若愚之人,其内心也应是个常读常新之人。

      前年,湖湘花鸟画家,福嗲的老友长沙人周宗岱先生,在省展览馆开个人画展,承蒙周老错爱,赠俺他老的画册和一本他的新文集【画余信笔】,其文风也是一口长沙烈腔,使人爱不释手。也许,这些国画爷们,除了绘画天赋,生来就是语言文字高手,那些出自他们手中的水墨丹青,张张都能“侃侃而谈”,而且生动撩人呢。

       自看哒善壎兄此文,我忽然觉得;这杨福嗲应是;文在画先。

    我想那天得空,一定要专程到烈士公园人工湖边,杨福音画馆(长设于此),迷心迷意的朝拜下福嗲之画。“巴结巴结”福嗲,看看是不是我想的文在画先。

       善壎兄,感谢你的“匪文”,使老弟受益“匪”浅!

TOP

 

 

    善壎兄;俺读书识字不多,是杂文盲。六十岁之前,除了打欠条,写检讨等,摸过笔写几字以外,从未“之乎者也”过。 

          几杂大字还是在堂客指导下认得。(她曾当过民办小学老师)。故在兄面前,羞谈才具,将无地自容。

   能承蒙你的肯定,实感愧疚。当努力发狠读书识字,以与时俱进。方对得住你的鼓励。

      兄的文字,我最爱读这篇【半新不旧杨福音】。因为它特合我这草根百姓口味,既有张扬,也有沉思,一张一驰,好过瘾。(文中于沙二字前面,可否加上诗人于沙,因很多朋友还不认识此人,再则有点突兀,猛一看还将“于沙来”当名词读了。还因很多朋友亦不是文化圈内的人)

      当然,兄的那些名作,更使我等流连忘返,当自珍藏。因为兄的莅临,使我们这家园越来越精彩!

          心中的感谢,自不必言说,因为兄在我等心中,已是一位大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