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去“六亿人民都是批判家”的大批判观点去分析两千多年以前的先哲的每一句话,那肯定有些话是经不起推敲的,是不符合当今的一些理念的。我也不认为儒学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她能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自有她顽强生命力的一面;她至少是教人懂礼、循规、行善,有荣辱感,不是诲淫诲盗,教人从恶,这点至少比斗争哲学要强。
“五.四”运动中带头冲入赵家楼的学生领袖,后来听说在抗战中做了汉奸,那个被揪斗的陆宗舆倒是在抗战中始宗保持很高的民族气节,成为后人的笑柄!
其实,日本和南韩继承的儒教不比中国少,特别在韩国,儒家的东西俯拾即是,怎么也没有看到他们的生产力发展受影响到哪里去?儒学果真就是社会进步的障碍?
文革中“大破大立”,结果旧的是破了,新的立了什么?培养了六亿批判家,造成的思想混乱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恐怕都难以收拾。
一个国家是一定要有一种主体学说作为国学、作为精神支柱的。那怕那些搞“自杀式袭击”的伊教徒十恶不赦,但至少他们的民族还有一种精神在!我不知道,把儒学搞臭,我们立什么学说做我们的国学为佳?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