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写过一篇散文朗诵稿,应和你一则
诗意芷江
说芷江诗意,本不是我的杜撰。“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以屈原词中天涯芳草为县名,乃是天下第一等的飘逸古雅,更不说还有那舞水逶迤的诗意了。
18岁的沈从文初恋时,曾在这里留下了这样的诗行:你是天上的星,牵了我的魂……。他还说,“由河南岸上行时,但见河身平远静穆,嘉树四合,绿竹成林,郁郁葱葱,别有一番境界。” 这样的境界不是诗,又是什么呢?
1819年6月,林则徐去云南赴任,路过芷江,曾登上城中鼓楼,提笔写下了“缛禾农翠色,层叠稠密,螺堆黛染,峰峰相对,岭岭相衔……”的诗句。而在抗日战争中,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更把银鹰的诗行写上了蓝天,则成为抗战名城名垂青史的壮丽诗篇。
其实,要读这诗,只要到舞水河边走一走,即可行吟。与凤凰依偎沱江一样,舞水则搂抱着芷江。华彩的篇章是河上的龙津桥。它以“天下第一风雨桥”的气势跨过舞水,比凤凰虹桥更加壮观。望着它那飞檐斗拱,长虹卧波,再加上“秀水拖蓝”的一带清流,“诗意芷江”的意境,立刻凸现出来。
江边天后宫戏台下的大门,框出的则是对岸吊脚楼群和白鹭扑腾在侧的渔舟,在舞水之上映出了一幅不知何年的风情画。小城之静,能听到侗家女儿的捣衣声轻轻传来,一拍一句,一步一景,实在让人挪不开脚步,绝对是匆匆不起来的。《匆匆》可以是散文名篇,却不是诗。而诗意的闲适,就是品味古风芷江的意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