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到现在还印象深刻的记得,那个叫做宫国的,一个几乎与我同年的,白白净净的十四时小男孩。他放下那些,在我们眼中是花里胡俏的简单行李,一下子跑到村前的小河边,笑啊,闹啊,兴奋之情无以言表。最后,还拿了一个老农的柴刀,顺手砍了一捆柴火,几个人七手八脚的用皮带捆了起来,兴高采烈的拖回了村前的门楼上,并且,不无自得的向他的同学,那些稍稍比他大一点点的同学,摆开了谱儿。口如悬河,滔滔不绝。而我们几个同龄的孩子也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听得莫名其妙----------不懂长沙方言啊。

江河人眼里的知青,也让我们客观的看到当年的自己的影子哦。

TOP

依稀記得,在縣城老車站的百年古樟樹下。我們數千學生,及縣城得各界群眾,排起長長的隊伍,拉著顯目的標語,還有當時極少派上用場的西洋樂隊。列隊高呼,热烈欢迎。口號聲此起彼伏,鑼鼓聲鏗鏘悅耳。數十輛大客車,張燈結綵,披紅掛綠。那場面一如過年般的熱烈。

 

 

江河白水作为欢迎队伍中的一员,从另一角度描述了当年我们抵达江永时的热烈场面。我也是受欢迎中的一员哦。当时是不会认得江河白水的。谢谢江河白水和江永乡亲对我们隆重的欢迎哦。

TOP

那些從鄉下前來接待的老農,面相黝黑,土布衣服。穿插在一群群著裝時髦的少男少女中間,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反差。给我的印象深刻。

 

是啊,当时我们走在县城街上或是桃川街上,总能把我们和当地乡亲很容易的区别出来的。

TOP

1965年的初秋,小小江永,突然之間一下子湧入了七千長沙的知青。那個熱熱鬧鬧的場面,為我历来所僅見。也應該是江永史無前例的大事件吧。

 

 

我也是1965年9月去的江永。当时正如江河白水所说有十几辆大巴的队伍。小小江永突然之间一下子涌入了七千多长沙伢妹子。当时不论在县城或是桃川镇,走错路都可碰上长沙伢妹子哦。江永因而号称小长沙哦。

TOP

年复一年的朝夕相处,同吃同住。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情同手足的兄弟。

 

 

我们桃川农场没有乡亲,只在茅草地村教夜校时结识了大批乡亲子弟。还记得有张玉凤,毛小狗,见到我就叫杜老师哦。

教夜校时,下课后也到学生家去走走,都是好客气的,拿出土产点心一个劲叫我们吃。

01年回江永也去了茅草地村看望这些基本同年的朋友。大家都还是很亲热的聚在一起,好高兴哦。

TOP

 藉以懷念那段過去了的青春歲月。同時通過它,向我深懷感激的知青朋友們,表達深情的慰問和感謝

 

 

江河白水和我们一起走过那段我们共同的青春岁月。是我们的同路朋友哦。谢谢你的深情,谢谢你的慰问和感谢。

也祝福你,我们的朋友,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