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国学者,相对于外来学说而言,也可以称之为“国故”。胡适之先生就提出过整理国故。要知道,适之先生可是五四健将之一,“全盘西化”的首倡者哟。何以又来整理国故呢?可见先生痛定思痛,发觉倒洗澡水竟然连孩子一起泼出去了,这才又回头来整理国故之说。认为儒学种种不当本来是可以争论的,但不要望文生义,以为“国学”就是一个国家奉为标准的意识形态。在西风东渐之前,从来没有过国学这个词汇,后来相对于“西学”才产生此说。就好像民国以来,称京剧为国剧是一个逻辑。辨析清楚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如今又有“国学复兴”之说。我认为那不是要重拾孔孟的一套旧学说,原封不动地照搬于今日。而是对儒学批判地继承,真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学代表着五千年来的东方文化智慧,五四一句打倒孔家店就彻底扫除,是太绝对了。这是需要中国人反思的,也是需要世界各民族的学人们共同辨析的。绝对主义永远不正确,这才是历史教给我们的真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