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人间四月 江永行(二十) 桐口古村

桐口古村

    桐口位于上江墟镇的最北端,与道县相邻。消江在这里汇集了全江永夏层铺以北的大小溪流而流出县境,且改名为永明河。

    这个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古村,与上甘棠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时间更长一些。多少年被埯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的桐口,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被人发现,而捷足先登者竟然是一些嗅觉灵敏的文物贩子。最近几年,有中央、省、市、县的文物专家来此考察,桐口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称,由于其巨大的文物价值,将其列为更高一级乃致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热切地期待,在江永再现一个上甘棠。

    据考证,桐口现存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48栋。而最负盛名的则是均建于明正德年间,后经多次重修的被誉为“桐口三宝”的鸣凤阁、鸣凤祠和桐口门楼。

1.jpg

2.jpg

鸣凤阁位于桐口村南,永明河左岸,与青山绿水、屋舍田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

3.jpg

4.jpg

5.jpg

6.jpg

鸣凤祠又名卢氏宗祠,始建于北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重修于明正德年间。祠分两进,祠内石雕、木刻做工精细,雕刻精美,尤以如意斗拱为甚,有很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

 

7.jpg

8.jpg

10.jpg

9.jpg

11.jpg

桐口卢氏门楼共有三进,这在我所见到的江永各村的门楼中极为罕见。整个卢氏门楼保存完好,多精美木雕。二进为尖顶戏亭,亭顶内设鸡笼式藻井。三进为正殿,从过道两侧可进入村人住宅。

TOP

桐口号称进士村。据传在明、清二代出过一个探花、六个进士。但从现存物证来看,此说颇有水分。

12.jpg

我们知道“例授”便是捐职。这个卢秉教的“明经进士”显然是花钱买来的。

13.jpg

 

我们知道殿试出进士,会试出贡士,乡试出举人,所谓“乡进士”不过是说着玩的。

TOP

16.jpg

15.jpg

14.jpg

在古村内行走,常使人有“曲径通幽”的感觉,而有些民居极应多加保护了。

TOP

19.jpg

18.jpg

17.jpg

消江流到此处,河面已变得十分宽阔,而河边的景色还是一如既往的美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