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笔记《封氏见闻记》里有一个《第宅》的故事,读来非常有趣。故事里讲到,曾经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立过在功的郭子仪,有一天有外出办事的时候,看到给自已修建住宅的工匠,于是吩咐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让人没想到的是那名工匠把手里夯的锤子丢到了地上,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数十年来,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子仪听了之后,脸色惨然,随后坚决辞职。
古往今来,贩夫走卒一类的人,因为身处下层,对世态炎凉体会深刻,往往能说出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话来。这位夯墙的工匠,说的自然是他能够看到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却往往被位居高位者所忽视。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那个时代,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无疑深远。但是唐代的宫廷斗争和官场争斗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朝代。唐太宗自已杀兄灭弟,武则天屠杀李氏子孙,逼得自已的儿子李贤高唱《黄台瓜辞》。再后来,刀光剑影更是不断闪现。王公贵族尚且如此,普通官僚就更不要说了。高贵如宰相者,像走马灯一样轮番更换。一年数贬者也大有人在。这样,当得势的时候,往往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不得意的时候,恐怕就难免被放逐甚至杀头。世事变幻,大家都追名逐利,相互倾轧。王朝的辉煌,并不都反映在歌舞升平上。在盛世的角落里,还有被赶下台者的叹息与无奈。
为郭子仪家筑墙的那位工匠,说出了至少两个真理:其一,没有永久的恩宠与显赫;其二,贪婪是保持长久平安的大敌。郭子仪凭借平定安史之乱而得以擢升,被封为汾阳郡王,他家的宅子,占住了长安西仁里的四分之一。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与公主吵架,居然说出“我爹如果想当皇帝,你爹就得靠边站”的话来。皇帝拿他没有办法,听了小女儿的小报告也只能暗暗垂泪。这种权势,可以给人长脸面,但其实也是身败名裂的由头。
墙在,主人却变成了别人。这句话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珠宝,比如爵位,这些东西都还在,有时候也就是变化了一下名称而已。但是,它们的主人却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郭子仪是一个知道权变的人。因此,他的子孙得已保持荣耀。但是,郭死后数十年,情形就大变了。唐代诗人赵嘏曾经写过一篇《经汾阳旧宅》诗里写道:“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经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影夕阳多。”其宅第已经相当冷落了。
只是,这个时候,还有人想到过当年那位筑墙的工匠吗?
摘自冯磊文,本人有删节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