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
最高贵的牺牲往往并没有仪式般的送别。这是发生在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故事,检测出辐射强度超标后,人员迅速撤离,但有50个人留下——维持核电站运作的最少人数。
50人中大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有的即将退休。其中,20人是自愿留下的,另30人由公司指派。
他们被视为“拯救日本于核泄漏灭顶之灾的最后唯一的依靠”。数十小时内,他们裹着防护服和面罩,在因失去电力导致的一片漆黑中,在机器错综复杂如迷宫的设施内,在巨量的辐射里,穿行、匍匐、暴露,进行注入海水的作业。这是防止炉芯核燃料熔毁的最后防线。
作为专业人员,他们比任何外人都了解核辐射的可怕后果。无论如何,这都意味着一种牺牲:即便不至于因强辐射而立即致命,也无人能预料幸存的结局意味着什么,或许是漫长的痛苦,或许是终其一生被死亡阴影笼罩的恐惧。
所以他们被称为“敢死者”——无论生死,抱定赴死的决心。
大灾难中的死,有时或显得平庸。然而这50人——无论他们的命运最终如何——揭示了死亡最高贵的面相,那便是为拯救同类而甘愿接受牺牲的命运。尤其是自愿留下者,他们揭示了人类意志最伟大的一面,以自由意志进行自由选择,再以生命的代价去承担和完成这种选择。
很少有这么少的人保卫这么多的人,除了好莱坞末日灾难片以外。全日本、全世界都在不断增长的恐惧中盯着福岛,等待着他们以牺牲所换来的结果。
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核电站内留守人员“暂避”这一消息时,美国CNN的评论员“几乎失去理智”:“但愿这是口译失误。不能撤离现场!”确实,世界在屏息凝视这场灾难,一旦失控,或将波及全球。
德国媒体评论:牺牲不能超越死亡,但是却能超越折磨和死亡带来的痛苦。无论是出于爱国、出于善心还是出于责任感,整个世界都要向这些人表达最深切的敬意和感谢。
灾难史上,由长者而不是青年承担拯救使命,此类情形并不多见。这使得发生在福岛核电站的事,蒙上了一层特别的高贵的光晕。已知信息中,似乎没有人说出这句话,“因为我老了”,但我们都能知道,他们是以年龄和生命阅历累积起的勇气,来承担这一使命的。
灾难史上,因未被记录而无名的英雄有过,但几乎被全世界媒体记录却仍旧默默无名的英雄,并不多见。这50个留下的人,因其平静与沉默而显得高贵。这是一群“在缄默之中被要求舍身的人”,没有名字,甚至没有面目。
从他们发给亲人的短信中,能依稀触摸到“勇敢而颤抖的灵魂”:“我不回来了……”、“好好照顾妈妈,我已接受了命运,就像接受死刑一样。”
他们本是平凡之人。一个日本女孩在微博中写道:听到半年后就要退休的父亲自愿报名时,我哭了。他说“现在的决定可能改变核电的未来,这是我的使命”。平时觉得父亲似乎不是那种能做大事的人,但今天,我真为他感到自豪。祈祷他平安归来。
在核电站暗影中隐现的脸,那些防辐射面罩后的脸,那些满是皱纹的脸,至此加入人性词典中对“高贵”这一词条的注释。
灾难激发人性,无疑,善恶两面兼而有之。在此,我愿赞美那善的面相,以及能迸发出惊人勇气的心。
不要只哀叹灾难在重复,人类那高贵的勇气不也一样吗?25年前,曾有过一群“清理者”,正是这些人“拯救了欧洲”。切尔诺贝利,这个名词指向灾难,指向恐惧,但也指向最深沉的勇气。
1986年,也有一支由老专家组成的志愿者小组前往切尔诺贝利。根据联合国机构的一份报告,3个月后,这批人中就有28人因过量核辐射死亡。
发生核爆炸的苏联反应堆如今沉寂在石棺里。石棺上刻着现场参与建造者的名字。这些名字,毫无疑问,大多与死亡和无尽的痛苦相联。切尔诺贝利的陈列馆里,能见到信纸上小儿子稚嫩的笔迹:妈妈在哭,爸爸快回来……下面画着小男孩所理解的撤离路线图。
这一次,没有送别,但愿有仪式般的凯旋。核电站内敢死者人数,先是增至180人,再增至580人。愿他们平安归来。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 徐百柯
德国人推崇“善良教育”
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有爱心,即“善良教育”。
这种“善良教育”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德国,很多家庭养了小猫、小狗、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不仅是家庭宠物,也是父母们有意为孩子养的“实物教材”——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饲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小生命。这种“实物教材”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
为了配合家庭内的“ 善良教育”,幼儿园内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分发”给孩子们,由他们自行喂养。在喂养过程中,老师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写出“饲养记录”,并说出所喂养小动物的可爱之处。
小学同样设有“善良教育”课,小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 认养”学校里的各种小动物,然后根据自己的喂养经历写作文,老师会把优秀的作文送去发表,以激励学生们爱护小动物。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很多小学都要举办以“善待生命”为主题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优胜者将获得校长和当地官员颁发的奖章和证书。
这些都体现了德国人对教育的共识:小时候有爱心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有用的人。
在德国,助人为乐也蔚然成风。
这是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怜弱教育”的结果。同情和帮助弱者是德国人进行“善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养老院、贫民区等地,鼓励孩子们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为生活贫困的人购买礼物、食物等,以此引导孩子们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者。大街小巷内有很多志愿者,引导、教育孩子们帮助弱势群体。
为使“善良教育”更加明晰,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反面教育”,对那些在学校里恃强凌弱的“霸王学生”进行处理,召开由家长、社会人士、学生三方代表参加的“公示大会”,把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公布于众,让学生受到警示和教育。
——摘自《特区青年报》 作者 刘锴
寻狗启事
我家所豢养的一只博美犬点点,昨天下午不幸走失。可爱的点点今天才刚刚一岁三个月零五天。他身材娇小、背部较短,拥有柔软、浓密的底毛和粗硬的披毛,长满美丽饰毛的尾巴总爱平放在背上。他具有警惕的性格、聪明的表情、轻快的举止和好奇的天性。他气质高贵,步态骄傲,性格活跃,健康可爱,真是一只不可多得的好宝贝。点点是我们一家的掌上明珠,是我们一家的心灵寄托,我们一家三口一天不能没有他。自从昨天下午点点走失之后,我们全家已经二十四小时五十分钟没吃没睡了。下面这张就是我家这只可爱的博美犬点点的照片。有见到可爱的点点者,请速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1390530××××,酬金,两万元。我们一家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与这点点一同走失的,还有我的母亲。年龄在六十岁左右,好像穿一件灰色长衫,背有点驼,人有点傻,走路较慢,不爱说话。有见到者,也请电话告知。
张×× 2011年×月×日
——摘自《广州日报》作者 蔡中锋
敢死并不一定就高贵,要高贵必为正义而敢死。
培养人性的善良最重要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寻狗是重要,母亲确次之;启事者肯定不如狗,因为他是母亲生的。
娘不如狗,儿胜于狼!
那确实!讲得好!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