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知青公共频道 黄埔后裔】 [打印本页]

作者: 友情周末    时间: 2011-3-29 19:58     标题: ★《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知青公共频道 黄埔后裔】

池步洲

百科名片

  
池步洲

池步洲生于1908年,福建省闽清人。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

中文名: 池步洲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地: 福建省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
出生日期: 1908年2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3年2月4日
职业: 密码破译专家
毕业院校: 早稻田大学
主要成就: 破译山本五十六出巡密码
破译珍珠港事件密码
代表作品: 《日本遣唐使简史》、《日本华侨经济史话》等
逝世地: 日本神户

目录

留学日本
回国抗日
破译密电
  1. 破解珍珠港事件
  2. 击毙山本五十六
  3. 其他功绩
归隐闽清
建国之后
移居神户
池步洲回忆录
  1. 目 次
  2. 二、有朋自远方来
  3. 三、巧遇有心人
  4. 四、一路逃难行
人物传记
展开

编辑本段留学日本

  池步洲于1908年出生,福建省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小时候因家境贫困,没
  

1

有上学。直到池步洲10岁的时候,由他的五哥和五嫂资助,才得以上学。池步洲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全部小学课程,在此之后考入福州英华书院(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顺利读完中学之后,在1927年池步洲前往日本,先是在东京大学机电专业学习。毕业后(1934年春),又在早稻田大学工学部学习。在这期间,池步洲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日本姑娘白滨晓子。

编辑本段回国抗日

  在池步洲与白滨英子结婚后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因为池步洲坚持回到中国抗日,所以妻子亦跟随丈夫到中国。1937年于7月25日,池步洲毅然携妻及三个子女自日本东京神户,再搭乘轮船返回中国上海。池步洲回国后,投奔南京国民政府。可是到了南京以后举目无亲
  

,他认识的许多留日同学一个也没找到,所幸国民党政府设有华侨招待所,对留日学生归国抗日者,免费供应食宿,池步洲一家五口才得以栖身。正在此时,比池步洲早半年回国的留日同学陈固亭也住在华侨招待所,陈时为陕西省政府社会处处长。同学相见,倍感亲切,畅谈数日,各抒抱负,均以国难当头参加抗日为己任。
  陈固亭告诉池步洲:中央(指国民党)要找留日同学研译日本密电码,你意如何?委员长(指蒋介石)说了,谁能译出日本密电码,等于前方增加几十万大军。池步洲欣然同意。于是经过陈固亭的介绍,池步洲进入中央调查统计局,编入总务组机密二股,侦收日军密电码,以便进行研译。
  池步洲是当时中统局机关内唯一的留日学生。

编辑本段破译密电

  池步洲工作时年仅30岁,经验尚无。但是他通过统计发现收到的日军密电,基本是英文字母数字日文的混合体,字符与字符紧密连接,多为(MY、HL、GI……)。池步洲作了进一步的统计,发现这样的英文双字组正好有十组,极可能代表着0-9的10个数字。根据这一发现,池步洲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他将这十组假设的数字代码使用频率最高的MY定为“1”,把频率最低的GI定为“9”
  

。另外,日军密电中的数字,很可能表示的是当时交战军队中的部队番号和兵员数目等数字。于是池步洲到部队进行核对,由此他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他并结合密码中的许多隐语,如“西风紧”表示与美国关系紧张,“北方晴”表示与苏联关系缓和,“东南有雨”表示中国战场吃紧……顺藤摸瓜,他最终破译出一份份日本军部大本营发出的密电。

破解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通过破译截获的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
  1 立即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2 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
  3 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断然行动。
  根据当时情况池步洲判断,这是“东风,雨”(即日美开战)的先兆。结合此前译出日本搜集到有关美国檀香山海军基地的情报,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 一、开战时间在星期天; 二、地点在檀香山珍珠港海军基地。
  当这个消息呈递给蒋介石以后,蒋十分震惊,立刻向美国方面通报。但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的高涨,罗斯福并未重视中国传来的情报。4天后,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发生。

击毙山本五十六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向东南亚进军,攻占英、法在东南亚的属地,控制马六甲海峡。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及其随从分乘两架专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出巡太平洋战争前线,鼓舞日军士气。
  当时,池步洲得到两份关于山本五十六出巡日程的电报。一份用日本海军密电拍发,通知到达地点的下属;一份用LA码(池步洲破译的密电码,通常以LA开头,习惯上称之为LA码)拍发,通知日本本土。池步洲破译的,是后一份密电。
  池步洲迅速将破译到的情报,向蒋介石汇报,蒋立即向美军通报。美军迅速派出16架战斗机前去袭击,全歼敌机。作战的第二天,美国搜索队在原始森林里找到坠机残骸,山本五十六手握“月山”军刀,横倒在残骸旁边。

其他功绩

  池步洲破译了大量日本密电,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1942年10月,池步洲破译了一份截获的日本密电,得知日本空军将从缅甸基地起飞,轰炸印度加尔各答,中方当即通知英国驻印度空军总部,英国空军在中途截击,予以全歼。
  孙科要从重庆到外地公干,消息被日方侦得,密令日机中途拦击。密电被池步洲破译,立即通知孙科。已到达机场的孙科,悄然返回。后来,此机果然在中途被日机击落,机上人员全部牺牲。
  1945年8月2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驻沪总领事馆用LA码向日本本土发了一封密电,大意是:陈公博、岑德广、陈君慧、何炳贤、周陆庠等(均为汉奸),由军事顾问带领,从上海乘军用飞机直飞日本米子机场降落,请派人妥为照料,将以上人员秘藏于乡下。这份密电也被截获并为池步洲破译。蒋介石据此通知东京盟军总部,命令日本投降政府照这份名单将以上人等引渡回国法办。
  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美国和国民党政府都未公开池步洲在抗战中的贡献。抗战结束后,池步洲反对内战,不愿继续从事密电码研译工作,转到上海中央合作金库上海分库从事金融工作。上海解放前夕,他自问一生清白,拒绝撤退台湾

编辑本段归隐闽清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池步洲不愿意参加国共内战,一度带着妻儿回到家乡福建省闽清县。

编辑本段建国之后

  因拒绝前往台湾,池步洲继续住在上海。上海被中国共产党军队占领后,池步洲以“留用人员”的身份,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储蓄部作办事员。
  1951年4月,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池步洲以“抗拒反动党团分子登记”罪被捕。
  1952年1月,池步洲因曾在中统机关从事密电研译而被认定为中统分子,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判处有期徒刑12年。服刑初期,池步洲在上海的劳改工厂当车间统计员。
  1956年,池步洲被安置在山东省禹城“解放军官训练团”,年底又调回到山东省济南市“解放军官管训处”学习。直到1963年5月,刑满释放,池步洲才又回到上海。
  1979年5月,池步洲受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聘请,任特约研究员,从事台湾经济史研究。
  1983年3月,池步洲在上海偶遇李直峰和霍实子。李直峰证明池步洲虽身在中统,但确实没有参加过特务组织;霍实子证明池步洲干的都是抗日事业,有利于国家民族,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1983年4月12日(时隔30年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池步洲无罪。在这以后,池步洲被选为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委员。

编辑本段移居神户

  在池步州的晚年,他陪伴妻子回到日本,过着平淡的恬静生活。
  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户逝世,享年96岁。逝世后,他的骨灰被带回中国。
  2003年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之际,福建省闽清县在台山公园为池步州立碑,以此纪念这位抗日功臣、破译密电专家。

编辑本段池步洲回忆录

  池步洲 著
  附注:一、本人全家侨居日本,在现阶段拙著是否宜于发表,家属意见不一,故暂缓出版。
  二、如有报刊或出版社有意刊登或付梓,事先必需徵求本人同意。同时亦请原文照登,一字不改,文责自负。
  1986.10.25
  此文系池步洲先生所写,由其侄儿池鲁生先生输入电脑。
  吴 越 附注。2000年2 月14日

目 次

  一、 仓卒回国
  二、 有朋自远方来
  三、 巧遇有心人
  四、 一路逃难行
  五、 别有洞天,跳出樊笼
  六、 峰回路转,另辟蹊径
  七、 单枪匹马,得来全不费工夫
  八、 调兵遣将,奋勇前进
  九、 任他七十二变,逃不出现代如来佛掌
  十、 国共合作的一段佳话
  十一、钩心斗角,军技室内部的争权剧
  十二、白面书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十三、鸠蚌相争,渔翁得利
  十四、攻防并顾,克敌制胜
  十五、是谁破译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报
  十六、山本五十六在所罗门海上空的“天女散花”
  十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十八、扑朔迷离,究竟谁在“乱来”
  十九、奇文共欣赏
  二十、后记
  一、仓 卒 回 国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适值我从中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署离职家居从事写作之时,深感中日之战事迫在眉睫,作为中国人再也无法安心呆下去,应该立即回国,共赴国难。于是,稍事摒当,毅然于七月二十五日携妻及三个子女自东京赴神户,搭乘上海丸仓卒赴沪。但上船之际被日本警察留难,扣留在码头上。幸内弟及时来到码头送行并加关说,始得登轮。距开船时间只差二、三分钟,亦云险矣。
  我留日八年,时年二十九岁,还是第一次回国,国内情况很不了解,一心只知参加抗战,不计其他。上海举目无亲,南京还有不少留日同学,以为可以共商抗日大计。乃于八月十一日即八·一三前夕赴南京。不料抵南京后,才发现国民党政府各机关早已撤退殆尽,我所认识的许多留日同学都已他去,一个也没找到。我挈妇携雏,旁徨无计,十分为难。所幸当时国民党政府设有华侨招待所,对留日学生归国抗日者,可以免费供应食宿,我一家五口得以栖身有所。但日机时来空袭,附近也没有防空洞可躲,我们一家人只得蒙着棉被,钻到床下。门窗玻璃多被震坏,当时年轻没有战争经验,对此并不太感可怕,依然乐观,以为大不了为国捐躯,一死而已,一切听天由命。

二、有朋自远方来

  是年九月中旬,正当淞沪激战、炮火纷飞,,波及首都,人心惶惶,我亦报国无门,徘徊岐路之际,我的留日老友、陕西省政府社会处处长陈固亭兄自西安来到首都,也住在华侨招待所。他比我早半年回国,彼此也曾通过信。但这次我之归国和他之来首都,事先未经联系。一天早晨,在招待所走廊上不期而遇,他乡故知,倍感亲切。畅谈竟日,各抒抱负,均以国难当头参加抗日为已任,见解一致。他应允为我找一个适当的抗日岗位;我也欣然惟他是赖。我和他是在东京相识,当时他担任国民党东京直属支部常委,主办《留东学报》月刊,我前后投稿近二十篇,其中如《日本国民性之研究》(全文二万字)等数篇且为当时国内著名刊物《文摘》所转载,因此彼此相识较深,私交亦厚。当时我在东京加入国民党,即是由他介绍的。
  过数日,他来说:“中央(指国民党)要找留日同学研译日本密电码,你意如何?”,我直截了当地回答:“我在日本是学电气工程的。以后在大使馆供职期间又学经济学。密电码一无所知,而且也无处可学。此事实难从命”。过几天,他又来说:“委员长(指蒋介石)说过,谁能译出日本密电码,等于前方增加几十万大军。你回国不是为了抗日吗?你不懂密码学,但日语好,即是有利条件,还是试试吧。”当时,我才二十九岁,满腔爱国热情,特别为“等于前方增加几十万大军”一语所激动,于是就答应下来了。陈固亭带我到“中央调查统计局”(即中统局,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它是特务机关)会见徐恩曾,把我安排到总务组机密二股,等待侦收日寇密电码,以便进行研译。这是我在国家民族存亡绝续的重要关头和在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好形势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从事于素非所习的艰巨任务,天相中国,幸有所成,从而为自己的一生历史谱写了值得回忆的一页开端。中统局之所以找我,事后才知道当时蒋介石下令各机关(不限定特务机关)物色留日人才,以便送往军委会,从事日本密码破译工作,我就是由该局所奉命物色的唯一留日学生。

三、巧遇有心人

  我留日八年,只知埋头读书,从不过问政治,虽曾加入国民党,那是碍于陈固亭情面,以后根本没有任何党务活动。至于军统、中统这两个特务机关,在我头脑中是一张白纸,毫无所知。对国共纷争略有所闻,但谁是谁非,既不清楚,亦不感兴趣。总之,我是不问政治的书呆子。回国之后,只知为的是参加抗日,以尽匹夫之责。当陈固亭带我到中央调查统计局时,我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调查统计机关,绝没有意识到自己身陷于当时两大特务机关之一的中统局中去,心中坦然,没有丝毫恐怖感,至今思之,亦觉得自己之无知与可笑。
  然而,我虽然置身于中统局八个月(一九三七年十月至三八年六月),却终不成为其组织的一员而是清白的自由人,其原因在于巧遇有心人。此人非他,即是上面提到的中统局总务组机密二股股长李直峰先生。
  在李直峰先生与霍实子先生(又名霍实)合写的文史资料《国民党密电研究组与军技室的若干事》(以下简称《若干事》)一文中,摘录下列二段,便知其所以然。
  1、《若干事》第四页:
  李直峰山西人,原为阎锡山电务处破译有线无线中文密电报人员,杨虎城将军的机要秘书、侍从室第一组长,领导破译中文密电技术研究。一九三六年双十二西安事变,李直峰译出蒋方许多密电报,呈周恩来副主席获得尝识,奉命参加革命,一九三七年初打入中统局,担任机密二股股长。
  2、《若干事》第十一页:
  池步洲本是留日的爱国人士,一九三七年恨日帝侵略我中华,愤然全家从日归国,决心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经陕西省社会处处长陈固亭介绍给中统局徐恩曾,派到机密二股李直峰处参加工作。李直峰慕其爱国心切,特意不使池步洲履行填写加入中统特务组织表和宣誓书,造成池步洲不是中统特务,尔后不受中统特务组织控制,可以自由行动的事实。
  由此可知,我之所以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多亏李直峰先生一片爱护之心。我一直蒙在鼓里而不自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最终还是他出具证明,才得履险如夷。他常对人说:在特务机关里也有不是特务的,池步洲就是这样的人。
  应该补充一点,陈固亭虽与CC关系密切,但绝不是中统特务,他之为我介绍,完全出于一片好意和爱国至诚。

四、一路逃难行

  一九三七年十月我进中统局后,受到李直峰先生亲切接待,并承告知机密二股系专门侦译山西省阎锡山方面的中文密电报,我的任务则是研译日本密电报,但因从来没有侦收过日本无线电报,经验不足,只好由该股电台今后从容设法侦收,叫我安心等待,不必着急。
  机密二股除股长李直峰先生外,还有研究人员卫杰民、周叔良、武子明等,他们每天忙于研译中文密电报,随译随即交出。我则无所事事,与妻子住在另一房间内,游手好闲,颇感无聊。电台方面有台长郎世杰、报务员柳彭龄、邓华封、舒源,机务员冯鼎新等。全部共约十多人,都住在一栋大房子里。
  当时战局紧张,首都南京遭日机轰炸,市民人心惶惶,多自行疏散,市面冷落,连当时最热闹的夫子庙一带亦暗然失色。我因无事一身轻,不时带着妻子儿女出去闲逛,只见新街口一带最繁华地区,店面多半封闭,一片萧条景象,愈益感到咄咄迫人的战争气氛。偶遇留日前辈,开办文化服务社的刘伯闵先生住处,他也正忙于作撤退准备之中。我就意识到我们机密二股之撤离首都,为期不远了。
  果然,十月下旬机密二股奉命撤退,目的地是湖南益阳县。我们必须乘轮船沿长江西上武汉,但日本飞机轰炸长江上的中国船只,伤亡时有所闻,十分危险。为安全计,只好等待泰古公司的一条英国货轮,好容易买得船票。但因逃难的人多,上船后找不到铺位。我们全股十多人只好挤到货仓内一块阴湿角落铁板地面上安身。铁板地面锈迹斑斑,周围阴沉沉的,船上污水就由舱内边侧不时流淌,空气恶浊,大家坐卧为难。我挈妇携雏,比大家加倍受苦。
  好容易煎熬过了二、三日夜,总算安全到达汉口,立即马不停蹄地挤上火车,奔赴长沙。当时中统局发给的疏散费为数极微,我一家人口多,抵汉口时连买饭的钱都没有了,只好挨饿。三个幼小儿女嗷嗷待哺,还是几位单身汉同事看不过,给孩子们一些吃食的,好歹抵达长沙,住进了旅馆,大家才饱餐一顿,今天回忆起来,当年逃难之苦,犹历历在目。
  抵长沙后不久,机密二股奉命迁驻益阳。益阳地处桃花江畔,物产富饶,民情淳厚,确是个好地方。我一家住在一栋民房大客堂内,因为买不起卧床,只好铺稻草于地板上。年久失修,地板多有漏缝,湿气很重结果孩子们身上长疮,不无痛苦。但这时我们精神上反而安定下来了。第一,比起长沙来没有敌机轰炸的恐怖感;第二,物价便宜,年底过年时期,肉蛋鸡鸭鱼鲜等反而比平时降价,生活安定;第三,民俗诚朴,人情忠厚,对外来人十分友好,充分显示湖南人好客的优良传统。于是大家兴致勃勃,架起电台,侦收无线电报,开始工作。但当时由于大敌当前,军阀之间,矛盾暂消,中文密电报既为数锐减而又无重要内容,而日本无线电报仍未能侦收到手。结果,大家无事可做,混着日子。
  这种状态一直继续到次年(一九三八)三、四月,才又奉命重返长沙。这因为机密二股改组为中统第一处国际密电室,以全力研译日本密电(此亦见于《若干事》第五页)。遗憾的是,抵长沙后二、三个月内,亦即一九三八年六月以前,电台仍截收不到日本无线密电报,只收到同盟社发播的明码无线新闻电报,叫我翻译,令人啼笑皆非。
  但就在长沙的二、三个月期间,我家庭却惨遭意想不到的人祸。我的两个女儿发高烧,抱她们去长沙最有名的湘雅医院就诊。一个年轻的女医生竟诊断不出她们是在出疹子,我夫妇又年轻,没有老人在侧,盲目地听从医嘱,用冰块压额退烧,等到身上出现红点时已无可救药,一周之内一下子丢失两个爱女。接着长子也开始发烧,也是出疹子,总算得救。
  战争带来了灾难,在一路逃难中,炮火摧毁不了我们,两条宝贵的小生命却被人祸剥夺去了。 [1]

编辑本段人物传记

  池步洲曾撰写了多部著作。其中:
  《日本遣唐使简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
  《日本华侨经济史话》,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
  《蒋介石的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吴越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北京晚报》 《江南时报》等媒体亦有专文介绍。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作者: 利拉乖乖    时间: 2011-3-31 19:18

-。1.jpg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