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缘认识养蜂老人,是在06年的初夏,打工几年的我,决定返乡创业,最初在当地的小县城开了一家电子商务社,06年还很少有人做淘宝,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为了谋生,我们还兼做打字复印等一些文书工作。
一个不速之客,开了一辆小车停到我们小店跟前,要我们帮他打印一份业务合同,无意中就聊起电子商务这个当时还算新的名词,我们说打算把湘西的绿色产品利用电子商务推广出去,这位客人就说他爸爸有一样宝贝——蜜蜂,我和GG一听说,兴趣很浓,在我们的诚恳请求下,这位客人把他爸的住址大概方向告诉
了我们。(老人不喜欢外人去打扰他,儿子在外经商,也从不去儿子家享清福)
第二天我们借了朋友的一辆摩托车开始出发,寻找养蜂老人。(想想当时创业真艰苦,一辆像样的摩托车都没有,自己的旧摩托车跑不了远的山路)
我们的全部装备就是每人一个头盔,还有一台相机。
一大清早就出发了,穿过了数个小镇,开始进入最深的山林,先停下来歇口气,精神还是挺好的。

刚开始还有陆续看到一些人烟,这是路上经过看到的,山民在小溪里打捞小鱼虾。

初夏雨水路,山路泥泞不堪,虽然有几天没雨了,但路还是潮湿不平,摩托车开在这个路上非常颠簸,
尽快速度比走路的速度还慢,非常小心,但还是我和GG还是摔倒了。


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沿路问路,走到后面,连找个问路的人都没有啦,我们的探险精神超强,
凭着自己的感觉一直往深山走,走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尽头,远远的看到河对面有一户人家,
我想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陶渊明”了。

GG的嗓子特别粗旷,站在这边吆喝了几声,对面房间看到有人出来了,我们高兴坏了,开始从山坡往下走。



养蜂老人划船过来赢接我们了。


GG平时从来不喜欢上镜的,这个时候也忍不住臭美一下,他说风景太好了,太有意境了。

上岸了,老人家门前种了好多瓜果蔬菜,在这个老南瓜跟前留个影哈~

我们把此行的目的告诉老人,老人急忙给我们倒了一杯蜂蜜水,可惜当时又渴又馋,忘记拍照了。
吃完蜂蜜水,养蜂老人带我们上楼去看摇蜜工具,就是这个古老的桶,他说已用了好几十年了。

养蜂老人二楼梁上挂的玉米棒子

这个摇桶太熟悉了,当年贪吃的儿子就是爬到这个桶边饱吃了蜂蜜的。饱到什么程度呢?估计是上午9点来钟吃的,到下午6点多还不见儿子回家,平时儿子就喜欢到他的小朋友家里玩,也不一定回家吃午饭,但是这个时候也应该回来了啊。我们满世界喊啊找啊,都不见人。突然看见堂屋里木柱子上爬了好多蚂蚁,我们从楼梯那边找到柱子的上方---儿子发出轻微的鼾声,同时口里倒流出好多“口水蜜”!那次我黑哑哒,也是那次我知道了,蜜,也醉人!
谢谢山妹子的好文好图!
我异常兴奋,在老人屋前屋后徘徊着,发现不少新鲜玩艺。
这个是捡回来的桐子,可以用来榨桐油的

山野养的土鸡,有点肥哦~

老人还养和几只鹅

侧面的几间木房,老式栅栏前留个影

接着养蜂老人带我们去看他的宝贝蜜蜂,他从其中一箱里面抽出一板蜜蜂出来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蜜蜂,有点害怕会蛰人,老人说不怕,有他在,蜜蜂听他使唤的,这才敢凑近点去看。





注意看下面几张图,一般养蜂人都是几十箱,上百箱蜜蜂集中在一个地方,这位养蜂老人的蜂箱都是很分散的,
每个地方只有一两箱,整个山林都是他的地盘,任由蜜蜂漫山遍野去采,不急于收蜜的。



真是青山绿水好地方,忍不住再拍几张


惊讶,又发现一个古老的东东——手工石磨,用来磨黄豆,大米,玉米,自己加工成粉食用。

上屋的台阶都是多年的青石板搭成的,我的左手是猪圈和鸡圈。

路上已花了大半天时间,在老人家玩了一阵,已到下午,老人一再留我们在他家住一晚,
我们也非常希望,但家中有事急于赶回去,非常依依不舍




送到岸以后,还得上一个很陡的坡。




以老人远处的房到为背景,再拍一张,太舍不得了

山区里面,风景处处动人




回去的时候,这段路只有步行,再也不敢坐GG的摩托车了,怕摔跤


回来路上,走出深山,看到的景像,农家小妹放学了,在帮家里放牛。

更小的点小孩,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相约一起在小溪边戏水,看到他们的高兴劲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多少亲们羡慕得流口水的“陶渊明”式生活。




把陶渊明的诗贴出来让亲们再次感受一下: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个地方好像是地灵水库哦,我曾经和朋友们去那里钓过鱼。那时候的水比现在这个样子深多了。
,没关系,反正哈是甘棠坳的


谢谢山妹子的报道。让甘棠的知青一解乡愁。
蜂蜜生意做成了吗?现在要多少钱一斤了?
点下山妹子签名档的地址,很快就能找到蜂蜜的价格,也能知道山妹子的蜂蜜生意做成了没有,嘻嘻(*^__^*) 嘻嘻
|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