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视频—2010在江永知青文学研讨会发言(附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星星索    时间: 2011-2-28 17:21     标题: 视频—2010在江永知青文学研讨会发言(附文)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3MTcyODMy/v.swf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11-6 18:08

苦难远村的青春泪章

——试谈长篇小说《青春远行》与《青山泪》的悲剧构思

 

一  对江永知青题材作品的回顾

     从去年10月的金秋笔会到今年9月的仲秋笔会刚好一年。这一年湖知网出了不少文集,除晏生和犟牛的网文集外,江永知青作家写手的作品一部接一部,继陈广生的《点亮你心中的灯》后,朱赫的《家,我的天堂》又即将问世。步入人生黄昏的知青们,正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头。

     多年来,我对江永知青大哥大姐充满了由衷的敬意;对他们的作品非常钟爱。我一直期待:这个历尽苦难的群体出现厚重地反映他们那一段炼狱般磨难生活的长篇小说。令人欣慰的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陆续出现不少描写永明生活的知青佳作:如陈广生的《一个老知青的自述》(回忆录);左岸勒的《凄惶的牧歌》(文学作品集);陈德的《青春岁月像条河》(诗歌集);老土的《我们是大雁》(纪实长篇);唐志龙的《青春远行》(长篇小说,原名留守远村);罗丹的《知青笔记》(散文集);以及韩一民的《青山泪》(长篇小说)……以上七位作者都是在永明土地上磨爬滚打多年的老知青,此外还有作家何顿(长沙县知青)写的江永知青题材作品《眺望人生》(长篇小说)。相对于我省其它县市出的知青题材作品,以上这些作品的影响确实不一般!但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点看,又不免觉得这些作品还未能全方位地展示出文革前“老老三届”那一辈人的苦难人生和坎坷命运,未能完成文学应该努力去表达和深刻地挖掘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课题这个艰巨任务——这也许是我们今天的“江永知青题材文学作品讨论会”想要探索的题旨吧!下面是我对七部江永知青题材作品的印象——

    (一) 《一个老知青的自述》:这本书刚发行我即读完,总的感觉是语言生动活泼,内容平实感人。它是江永知青作品中问世较早的散文集,受到了广大知青朋友的喜爱。

    (二)《凄惶的牧歌》:一半小说;一半散文。文字精炼是第一个特色,如“牧歌”对牛和人的描写非常入骨。小说式的笔力是第二个特色,这可从散文《大红花、大南瓜》结尾看出:“我回城时背着乡亲送的一个大南瓜……”——这就是他9年青春的代价,这种细节刻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章。

    (三)《青春岁月像条河》:这是江永知青作品中大家熟知的一部诗集,它既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第二故乡情结,又反映出作者充沛的青春激情。

    (四)《我们是雁阵》:第一人称的形式叙写,大多数人物地点用真名真址,是一部散文纪实长篇。开卷给人的印象朴实无华,慢慢你就会被书中故事吸引。读着读着就感觉作者在以一个老知青身份,和你娓娓地叙说着当年的往事……读完后就看到一部那个年代的“编年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作者的“半自传体”小说。故有人称:“《我们是雁陣》知青新著采用既像散文又像小说,呈边缘化的新鲜文本试验。”

    (五)《青春远行》:16章、20万字,去年在湖知网发表。这次讨论会分配我写对该作品的看法(下面详谈)。作者19638月下到回龙圩农场,在永明呆了16年。回城后从事文字工作,已出版长篇小说《去洛杉矶当老板》,长篇回忆录《回眸》,散文集《情缘》,散文诗选《美丽瞬间》,文学作品集《驿站》等,共约200多万字。

    (六)《知青笔记》:罗丹的作品不但在艺术风格上,还是在主题思想上都具备了相当的份量。而如果从女知青作家的角度去看,就更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可以说,她的《缺角的风景》和《知青笔记》是江永知青作品题材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姊妹篇”(已写专文)。

    (七)《青山泪》: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知青小说,其创作的成功印证了作家杨沐的一句话:“如果有生活积累,不妨一上来就写长篇……”韩一民即是凭借着他丰富的生活积淀和一定的文字素养一气呵成这部小说的,无怪乎朱赫在《我们是雁阵》里回忆:当年在乡下他就说“韩一民是写小说的料”。

 

二  《青春远行》与《青山泪》的悲剧构思

     这两部长篇小说在主题上都立足于悲剧构思:即两部长篇均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故事展开为情节发展的线索,而且结局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其不同点则是:《青山泪》的结尾是以全书故事的三个主角没有一个团圆的场面,而给读者留下深深的遗憾。而《远行》的结尾除卓钦平、冯强彪正常返城(读书)外,突出了肖孟兰的农民丈夫卢德荣为让妻儿回城而喝农药自杀这一悲剧场面,从而给读者留下伤痛难忘的场面。

    (一)《青春远行》的悲剧构思——

    从主题思想上看:《远行》悲剧色彩主要表现在作品人物命运结局的安排中,如已将少女的贞操献给冯强彪的王秋鸿(投水)和一直深爱着冯强彪的焕英(上吊)两人都选择了自杀。与其说,焕英踏上“女儿天国”是被凤仙诱入迷途的话,还不如说,她是在落后习俗和漠视人权势力合力“追杀”下被逼入阴曹地府的。相对于无文化的清纯村姑焕英的死,省城才女王秋鸿的弃世更具有现实典型意义:她本是在轻信下误落入大队副支书卢俊明的陷阱而与之结合的;继而在大返城洪流的形势下“欲离离不脱,欲走不能走”,陷于不可自拔的“两难”处境。从而导致她无奈地选择了一条不归的黄泉绝路——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具有深刻寓意的微妙结局:作品在诗意化的文字语言面纱包裹下,通过复杂环境下的感情挣扎变化,表现出对无视生命人权现实的抗议,体现了作者心底深刻的人道主义良知……

    从创作手法上看:《远行》的悲剧色彩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谋篇布局结构上。其故事线索:知青冯强彪和村姑焕英为一对(涉及王秋鸿和农民卢俊明一对);知青肖孟兰和农民卢德荣一对(涉及卓钦平和一位未“出场”的大学生)……全书即以此几对知青、农民为轴点,以他们之间的家庭悲欢离合故事为线索,以他们的恋情发展铺开进行面的描写;与此同时,对永明美丽而苦难的土地寄予了深深的眷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代人的青春苦旅。线索复杂,但作者较好地处理了主、副线交叉变化的难题。如果说,冯强彪与焕英真挚爱情的被“封杀”给我们脆弱的神经留下了可怕的画面外,那么,带着对肖孟兰的深深留恋而从容赴死的卢德荣的离去,则无可置疑地在我们痛楚的心扉上撕下了最后一层结痂的伤疤……

    这种看似归来的远行之旅:并不是苦尽甘来后的平安归属,而是令人无限悲痛的青春泪章啊!掩卷沉思——

    我们晶莹的眼帘就会闪现当年被愚昧落后势力追杀下逃亡兄弟的身影;就会看到姐妹的青春躯体窒息在知青屋横梁的惊恐场面。我们的耳畔也仿佛传来了桃川原野上被侮辱被损害的女伴的无助呐喊;也依稀听到了随着潇水流逝的都庞岭月下男友亡魂的呜咽哭泣……  

    不足之处:一是小说横的面反映得不够,以三对知青、农民间的爱情故事为纵的线索略有“繁琐”感。二是大漠孤烟说的欠缺“时代感”和“知青生活场景”的描写——因为小说就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而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文学体裁。”——在这里,《远行》对时代和环境的描写欠缺一点。三是从“留守远村”改为“青春远行”后,主题修正太大(此处不能详谈),而作品中的悲剧氛围铺垫并没有完全跟上来。

    (二)《青山泪》的悲剧构思——

      从内容上看《青山泪》的悲剧色彩:大漠孤烟说当年的韩一民在知青点就爱好文学,会讲故事……我们知道:小说就是要有故事,特别是长篇小说,更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青山泪》基本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全书的故事集中贯穿于一条主线索(这一点强于《远行)。整个故事围绕江永知青的生活铺垫展开,不简单!占湖南知青百分之一的八千江永知青经历的磨难是其它知青无法相比的——正因为如此,自知青返城后,出现了许多描写永明知青生活的纪实长篇,但真正的长篇小说少,只有1998年何顿的《眺望人生》亮相后,曾引起过一定反响。应该说,去年6月发表的《青春远行》是对江永知青题材长篇小说的新贡献。而今年5月问世的《青山泪》又是对此进一步的催化,它与《远行》一同成为描写江永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姊妹篇”。

     从结构上看《青山泪》的悲剧色彩:从开篇亮出甘青竹(甘棠)、柳林、杨红旗的形象后,全书即以这三个主角的感情故事展开铺叙,并一直紧紧围绕他们的悲情线索发展。及致到小说最后的文字交待就是:甘棠去向不明…柳林下落模糊…杨红旗结局尴尬…—留给我们读者的就是一个无言的悲哀结局——整个构思完全吻合小说标题低沉的悲调。值得注意的是,三个主人公只有柳林是省城知青,另外两人都是县城的干部子女,这是此前江永知青作品所未曾写过的内容。如果说甘棠和柳林这条主线外还有副线的话,那么与甘棠一同下放的县城知青姚娟和省城知青海祥也可算一条副线。只是这条次线在故事发展到后半部时,就因腿本残疾的姚娟救落水小孩淹死而中断了。应该说,姚娟的形象,无论是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还是在结构手法上,都是《青山泪》悲剧色彩中的浓浓一重笔。

     不足之处:一是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似乎差一点份量。74节将近20万字,因其情节略显简单,主人公的结局交待过快(不知作者是否有意如此安排?以为续编伏笔),故容量只相当于一个(中)长篇。二是细节的描写不够,特别是结尾,对全书三个主人公的交待过于快捷模糊,既显笔力不够,又缺乏引人入胜的构思。三是文中许多人物用真名真址,不符合虚构小说手法。 四是与《远行》一样:在主题思想上凑巧也有“时代感不足”的缺点,忽略了长篇小说负有的开掘现实生活课题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我们回到江永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上来。朱赫和唐志龙已经发表的几部长篇小说值得肯定,但要指出的是:江永知青题材作品中的小说创作还是不够的。正如师鄢所说——可以认为,知青文学之所以被一再冷落,之所以难有传世佳作问世,其原因之一是亲历者、见证者的纪叙太多,而观察者、思考者的反思太少……把这种观点往实处一砸,我们就可以问问自己了:网上或书中,哼哼唧唧是否多了点? 大气深沉是否少了点? 自传体的纪实是否多了点? 文学创作的小说、剧本之类是否少了点……知青尤其是个人苦痛的细腻描写是否多了点?而农民尤其是身边父老乡亲们的生存状况或心态挖掘是否少了点?——阿.托尔斯泰说: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都是虚构出来的……我认为:既然是小说写作,那么就应该大胆地虚构——以数千鲜活青春生命作代价换来的知青生活素材,是江永知青作家们永远写不完的。

     鲁迅说:长篇小说是辉煌灿烂的里程碑——基于此,我们在欣赏问世的这两部江永知青题材长篇小说时,也盼望今后能读到更多深刻地反映永明知青青春苦旅,体现他们下放年代中所遭受的肉体和精神双重磨难,蕴涵着一定社会主题的长篇小说力作。

                                                                                                             ——孟晓于2010年8月28日星期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11-6 18:21

“油城的喇叭”顶呱呱

——耕云播雨诗歌简析

 

    昨日上午九点我和海韵、向北、琴思、剑胆迎来从岳阳回永兴探亲、路经省城的湖知网友耕云播雨。

    我与播雨兄弟在湖知网上认识后,深被他清新隽永的诗风折服,特别欣赏他在春节团拜会一诗中“随便扯那位姐妹的衣衫,都可以闻到广阔天地的泥土芳香”那句。春节团拜会匆忙打了一个照面之后,总想与他促膝交谈一次,这机会在今年六一的“江永之行”中得到实现。那次出发我在长沙火车站大坪里遇到转车的他后,就与之同行了,而且在到达江永后,分旅社还邀约住在一个房间。诗歌自然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因一年来在网上读了他写知青生活的不少短诗(其中不乏精彩的即兴之作),我猜想他以前一定写过不少诗,于是在房中休息时问起了他的人生阅历,他也就向我敞开胸膛聊起来……

 

 原来他在2002年就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油城的喇叭》诗集,也因此加入了湖南省作家协会,自然令我更加刮目相看,便向他索要一本诗集。

 

 我这辈子之所以潦倒,是因为自幼起总沉迷于不切实际的理想——这既可从我青少年追慕外国诗歌看出来;也可从写诗碰壁后学写小说(还未面世)上表现出来。可谈起诗歌来至今仍不免“喜形于色”,对于自由体的白话新诗更是痴心未改!这次播雨果然给我带来了一本他著的《油城的喇叭》,也觉得应写几句读后感——

 

 先看书页的作者简介:余光诚,生于1953年,湖南永兴人。19岁下乡当知青,22岁招工进长炼。没上过大学,但自考学完汉语言文学专业。供职于长炼兴长企业集团公司。

 

 再看诗集内容:全集分两辑,第一辑共28首,主要以在厂内发表的宣传报道诗歌为主;第二辑共28首,主要以歌颂祖国母亲或亲情的题材为主。

 

 播雨兄弟为人谦和,待人真诚,给人以亲切感。在看似沉静的外表下,其实跳跃着一颗火热的心——要不然就写不出这本80多页码的抒情诗集。粗线条地浏览完这本诗集后,留给我的总体印象:这是一本洋溢着青春活力、浸透着时代气息、沸腾着一线工人生产与生活的快节奏诗。如《厂徽》:这不是精致的服饰/ 这是我身份的证明/ 每当我将它别在胸前/ 嘴角便露出自豪的表情……这些看似直白的诗句,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而在《油城的少男少女》里:像缤纷的云霞/ 栖落在银色的塔林/ 如灿烂的山花/ 绽放在十里油域……阳光便照亮了 潇洒的脚印。这首20行的诗篇比喻、象征连连,意象环生,给人非常优美的意境驰想。即使作为当今已经下岗或已经退休的我们来读它,在苦涩的回忆中,也能或多或少地体会到当年如火如荼的劳动情景,激扬起我们流汗岁月的情感波涛啊……

 

“诗人的痛苦是植根在时代土壤之上的”——诗评家之所以这样说,是指诗人的目光不仅仅只停留在个人的亲情上,而应该关注着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播雨兄弟同样如此,除了对他亲人的回忆外,他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请看《我是一滴晨曦》:……我吻红枝头沉甸甸的硕果/ 我染绿林中雾蒙蒙的小路/ 在蜂窠贴一副无字的对联/ 给栖鹰致一篇奋飞的祝福……诗篇中的晨曦被赋予了无限的意义:它既是自然界日月之华的极致,又是人间万物丰硕的源泉,还是给我们精神带来愉悦的意象// 又如50行的《回归畅想曲》中,他激情满怀地写道:……奔腾的黄河等了百年/ 古老的长城盼了百年/ 虎门炮台仰天长啸了百年/ 东海黄海含恨咆哮了百年/ 关天培的英灵呐喊了百年/ 林则徐的忠魂沉思了百年/ 百年悲剧是谁制造/ 百年的国耻由谁承担……这首长诗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个热血男儿的爱国衷肠,我仿佛看到:他站在油城的塔顶引颈聆听“九七回归”的钟声;仿佛看到他张开手臂迎接东方之珠的归来。// 在第二辑的《七月,我们开镰》、《假如……》、《魂归祖国》、《国旗畅想曲》等诗篇中,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关爱着故国家园的好男儿;我们读到的是一颗晶莹剔透的赤子心啊!

 

 当然,因为播雨此集的诗歌主要是他在工厂宣传岗位上写成的,思想上难免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致使带来一些“概念化”的字句。但其中也有不少情感和情景小诗值得一读,如《父亲.竹林》、《致母亲》等。真诚期待他在艺术道路上再接再厉,在诗歌王国里更上层楼!衷心感谢他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如果他能将在湖知网上写的知青题材诗歌集结成册,那将是一本更加绚丽夺目的诗辑!

 

                                孟晓2011-10-27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11-22 22:51

评论文章—— 主旨: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时,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写作意图。//素材指原始材料;题材指写进作品的材料。文学评论: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评述和评介的文章。第一步是论题的选择;第二步是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第三部是常用社会学的评论方法(表述能力是基本功)。文艺评论形式:论文(常见);通信;序、跋;札记;读后感;随笔;对话;座谈纪要;诗歌体。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基本要素:矛盾冲突//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悲剧以悲结束;喜剧以喜结束。正剧是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11-23 01:07

          关于诗的独立性——

    1)无独立性作品在诗中地盘越大,在读者中地盘越小。反之亦然,无独立性作品在诗中地盘越小,在读者中地盘越大。所以说:诗歌不要无独立性的作品。

    2)独立性是一种什么东西?独立性就是把个人的喜怒哀乐融入“共性”的内容——亦即每个读者都能从诗中感受到的那种共鸣。[既然独立性=共鸣,那么无独立性=无共鸣。我们写的诗歌中当然需要有独立性的作品,这样一来,读者就能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亦即是说:你为他(她)说出了心里的话。

   3)独立性很难处理好。

给诗刊编辑的一封信fficeffice" />

编辑同志:

     我是《诗刊》的长期订户,亦是新诗的热爱者,虽然我未在贵刊发表过作品,但我一直关注着我国新诗坛,借贵刊评奖的机会,谈点建议。

    1)我认为:我国新诗在五四取得并巩固阵地以来,至今进展缓慢,其间虽有前进,但无飞跃(解放后虽有一定起色,但成就也不太大,比其它的文学门类要差)。四人帮垮台了,我们要迎接新诗的春天。

    2)在诗坛上,我们要遵照主席以新诗为主的指导,让这朵已绽开笑脸的艺术之花开得更茂盛,使其茁壮成长——这是符合新诗发展的规律的。

    3)在形式上,宜以自由诗为主,但先辈和新辈们也可逐步创立和奠定一些像四句一段的那种新格律体来,,并逐步发扬在艺术上已有成就的格律体诗。

    4)朦胧诗:本人以为应允许其存在,,只要能反映我们的时代,就应该允许生长,正如艾青所说:花有各种各样的……诗国也就更应该让它灿烂更新吧!

    5)诗坛不仅要新荟萃,且要新人荟萃。要让华夏的天空中出现我们自己的阿波罗。让古诗国重新放出异彩!

    本人无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想必会得到你们的谅解。

                      

    编安

                                                             投稿人:某某某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12-28 22:05

作家的使命与小说的创作

 

关于作家的使命与小说的创作,我根据自己历年来的写作经验,从作家的使命、小说的创作、作家使命与小说创作三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肤浅看法。

一、作家的使命

要谈作家的使命,先得谈谈文学的使命。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用语言表达生活的(时间)艺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传世经典文学作品。

依据高尔基的说法,“文学就是人学”,但是实际上,文学并不等于“人学”,因为人学的范围比文学的范围大,但就文学应该描写人的内心活动,挖掘人性的真善美来说,我的意见和行内多数人一样:认为他这句话是最具权威性的经典之语。

弄清了文学的基本概念范围后,我们再来看使命的涵义。

所谓使命,就是我们所肩负的重任,而文学的使命,通俗地讲,就是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自己内心所感到的那份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的历史使命感。使命是一种庄严的东西,《人类颂》里在论“人性”时有一句这样令人鼓舞的话:“庄严的钟声已经敲响,心灵在吩咐:道路已经选定。”——我觉得这句话就形象地表达出了一种使命感的庄严氛围。

文学的使命具体地说,可以师从中国古代人的说法,即是“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也有“文为心声”、“文章自得方为贵”等说法……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要求文章要告诉人们的“做人之道”,而做人之道的首义当然就是要人们在生活中伸张正义,抑恶扬善,这个“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的那种美德。所以,文学的使命概括成一句话:应该是教会人们怎样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怎样去鞭挞社会上的假恶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文学的使命应该是反映社会生活,尤其是反映广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在反映社会生活中揭露社会的弊病。凡属优秀的文学作品,它都很好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反映了社会的本质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都知道: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作者都把他们的如椽之笔,深情地投给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把他们内心世界最丰富的感情贡献给了人间的最弱者,像《杜娥冤》里的杜娥,《悲惨世界》里的敲钟人,高儿基的《底层》,鲁迅《阿Q正传》里的阿秋……

无论是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还是在以妇女为凌辱对象的资本主义世界,底层弱者中又当以女性为典型。如《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复活》里的玛丝洛娃,《羊脂球》里的羊脂球,《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里的尼丽,《苔丝》里的苔丝……等等,所以我们一般都说,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人民的传声筒,应该是时代的回声筒,应该是社会的万花筒……它必须体现出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让读者能从作品的典型形象中感受到时代沸腾的脉搏,体验到人们生存的艰难与困苦,享受到真善美力量对人心灵的召唤和震撼性。

只有这样真切地表现出了时代的主旋律的作品,才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我在这里所指的主旋律当然是最能体现反映出某一时代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主题作品。

 [此处有一个文学无法脱离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后面小说创作中阐述……]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但丁和英国的弥尔顿等人文主义者,就分别在他们的名著《神曲》和《失乐园》里,充分地反映出“人文精神”和“人道关怀”,而这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作家去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他们本着“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三个高于一切”的宗旨,在他们的作品里很好反映了文学的主题,履行了一个具有良知作家的神圣使命,即对当时社会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这也就是这些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的真正原因,世界四大文豪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都在他们的作品里很好地履行了文学的使命,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就将因绝世美人海伦引起的古代遥远战争画面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文艺复兴前期的但丁则通过他的三卷《神曲》,记录了他在“理性象征”维吉尔和“信仰象征”贝阿特丽采引领下,从“地狱”到“人间”,最后升入“天堂”的历程,将当时社会的丑恶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王子复仇记》、《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将他所在时代(文艺复兴后期)的历史艺术性地表现了出来。歌德这位文学巨匠更是以他无与伦比的天才,在他苦心经营了六十年的《浮士德》中,将他所生活的德国那个历史时代揭露得入骨三分。权威学者精辟地分析说,伟大作品之所以能产生,其中的奥秘就是作品的作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某种文化需要他在作品中说什么。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在作品的主题中表达了这些,那么就可以说,作家很好地完成了那个时期文学的使命,如许多获得各项奖励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当然,许多没有得奖的作品也很好地完成了艺术的使命。

文学的使命必须通过作家来完成,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而作家又必须借助作品这个载体来完成。文学必须通过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等作家来完成。那么,什么又是作家的使命呢?                                                            [斟酌]

我们先来看看十九世纪世界文学创作的情况。在十九世纪的西方,那里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在丰富的物质文明下,出现了人类至今为止许许多多伟大的文学名著。一流的世界文豪用他们的心灵之笔,浸渍着他们的激情之泪,写出了至今仍激越和感动着我们的大量传世之作,如《安娜》、《死魂灵》、《红与黑》、《高老头》、《艰难时世》……

传世之作的特点是: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艺术精湛、富于独创。这些名著具有这几个特点,它把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体无完肤,以致恩格斯都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非常赞赏“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的成就,赞扬他们在“暴露黑暗”的手法上的运用技巧,说:“一个作家如果没有在他们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也算完成了使命。”[这里还有要谈的一个问题,即作品的主题问题。作品的主题有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作者在创作时即已在心中有了底,也就是说,作家的头脑里已经孕育了主题,并且用它来指导作品的完成。但我们在这里不提倡那种所谓“主题先行”的做法,那样是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的,这在解放后的许多概念化的文学作品里可以看出来,尤其是在“四人邦”时期“样板作品”里的“高大全”等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来,也有人把它说成是“遵命文学”、“歌德派”。另外一种主题的表现方法就是,作家在作品里让人物的形象化去说明主题,甚至于作家在创作时,对自己所要写的作品主题都还没有一个“数”,他就凭借自己的一腔激情和兴趣写下去(有评论家说这才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才华),有时候,往往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还成功得多,所以又有“潜在主题”之说。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曹禺">曹禺ersonName>先生就说“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一定有什么预先规定的主题”,因为真正伟大的作品从来不给主题下结论,而是留给后人去讨论]

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学一直都在说作家是属于人民的,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但我个人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作家是属于人民,但作家的生活却是属于他个人的。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说作家个人所经历的生活对他的创作特别重要,而作家个人所经历的一切是别人所学不到也得不到的,尤其是作家个人所经历的磨难更是属于他本人的独有精神财富。以致于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那累累的创伤便是生活赐予我们最好的财富。”英国杰出诗人拜仑也在《曼佛雷德》里借主人公的嘴说:“然而,痛苦应该是贤明者的导师,苦恼就是知识,谁要知道得最多,那他对这可怜的真理,一定感伤得最深。”饱经忧患的中国现代诗人艾青也说:“苦难的花儿更美。”

作家是属于人民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但为什么说作家的生活是属于他自己的呢?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上来说的,既然是作家个人所经历的生活,那么这个生活当然是属于他个人的;二是从创作的角度上说,个人所独有的生活经验,别人是无法“剽窃”到的,因为能够深刻出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必定是作家长期在底层劳动人民生活中蹲点的心血结晶;三是从作家所独有的苦难来说的,也许这是这个论点的主要之点,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别人是无法体验到的,也许,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就是所有成功作家的“成功秘诀”吧!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许多作家在“成名作”发表后,就没有再创作出更加成功的作品了,这实质上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生活源泉已经枯竭,无法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了。因此,有人提出作家有“拼才华、拼生活、拼技巧、拼运气、拼寿命”五个阶段之说。

应该说,作家的使命就像初春的第一轮朝阳那样庄严而神圣、夺目而辉煌,以致于许多成功的作家在他们潜心创作时,就全力投入,完全忘记了人世间的一切、周围的一切,从而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彪榜青史的宏篇巨著。例如中国当代已故作家路遥在写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三部曲长篇小说时,就是把个人的全部私事丢开,倾力投入写作之中的,他避开所有的人事独自躲到别人找他不到的一个偏僻煤矿里开始了写作,当他写完第一部后,人已经瘦得不像个样子,可他还是坚持写第二部。写完第二部时,人完全倒下了,稍微恢复过来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严重的抉择:继续休息还是接着写第三部?出于时代的使命感,他居然用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坚持将第三部写完了。他在《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中说:“只要上苍赐福于我,让我能最后冲过终点,那么永远倒下不再起来,我也可安然闭目了。”他以他导师柳青平生的遗憾激励自己,因为柳青就是在《创业史》(第二部)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抱病去世的,乃至在最后路遥完全是噙着幸福的泪水接近冲刺目标的。在1988年春节前一个星期,他在身体几乎虚脱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第三部的初稿,并于5月底完成全部创作。而他最终还是因在写作《平凡的世界》中身体过于“透支”,在作品问世后不久,42岁就倒下去世了。

正因为有许多如此动人的创作故事,正因为有许多如此值得我们学习的作家,正因为出现了如此这么多伟大的作品,文学伊甸园才挂满了芬芳的艺术花果,而艺术家耕耘出的这些果实已经成了人类的共同遗产。

二、小说的创作

谈到小说的创作,这里首先要讲明一点,即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因为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都属于文学的范畴,所以,作为文学最主要形式的小说是不能避开这个问题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就被行内人士反复研究的课题,在“政治高于一切”的阶级斗争年代,文学自然只能默默无闻“寄人篱下”,在横扫封、资、修的“红色呐喊”时代,文学更是被政治斗争抛到角落弯,“屈蹲”在地;即使是“回归”年代后的文学创作,也还存在政治与艺术争议不休的纠缠。在此,我想抛开文学与政治孰先孰后的问题,只表明我的一个基本看法:即文学是无法离开政治的。文学作为意识形态里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上层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文学无法脱离政治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必须阐述清楚的问题,必须明白:所有的文学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政治的,它离不开政治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文学离不开政治是由于文学离不开现实所决定的。政治是现实生活中的上层建筑领域,它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它亦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虽然文学的主要笔触应该针对社会下层的广大劳苦大众,但位居其上的统治阶级所作出的一切方针政策和措施及对下层经济基础具有主宰权的一切行动都是文学描写的最好素材之一(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文学形式,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第二,文学离不开政治是由于文学描写的对象本就应该包括社会形态的一切方面所决定的,既然政治属于社会形态的范畴之一,那么,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的文学,当然责无旁贷地应该去描写政治生活了(即政治本身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

归根到底,文学离不开政治是因为文学离不开现实所决定的——现实是文学创作的艺术土壤和生命源头,离开了现实,文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政治水分和下层社会底部的经济土壤都是文学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两者都不能缺少。最后得说明一点:文学艺术和政治范畴之间是具有相对性的,它们之间不应该具有从属性,即不应该要求文学从属于政治。文学若从属于政治,作家受到束缚,就写不出好作品来。

[另题:文学的使命与作家的良知]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