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根杈衣棍 [打印本页]

作者: 秋语    时间: 2011-2-8 06:39     标题: 一根杈衣棍

朋友打电话来讲:“写一下杈衣棍撒。”要得,就讲一下杈衣棍的事。

七八年的春天,是我到靖县印刷厂的第七个年头哒,象往常一样有空的话回队上或到寨牙两岔江(寨牙话读“刚”)知青园艺场看一看,帮做点什么。园艺场的知青招工,读书的走嘎不少,人手明显不够用。这不,早一响县里还把艮山口的刘、罗两位女知青迁到了园艺场。星期六晚饭后我就上嘎312公路奔寨牙而去。

第二天在寨牙河边的田里砍田墈,斜坡上的杂草,灌木,杂树,凡影响田里光照的都在被剁之列,大家边做事边扯谈,进度也还快。在我砍了一堆灌木中的比姆指稍粗的一小树后,正准备丢时,那不经意的一眼,突然眼前一亮,天啦!一根天然的杈衣棍就在眼前,这是大自然赐给我的礼物,是上苍对我回来参加劳动的奖赏。……

晚上冒得回县城的车哒,只得沿312公路步行。一路上我好不得意,拿着这根已辽头去尾的棍子舞来舞去的,甚至还拿着他比划着杨子荣打虎上山的动作,用“烂砂灌”般的嗓子唱了起来:“那!发!米来索米来,多米来多,……那多来米,多来米索,那那那……多拉索发!来索……,米——来米索——米索西拿——米那米那米那——”一阵上气不接下气之后,又接哒唱,“穿俺林荫海……”只是没有铁指宣传队那些知青朋友的那两下子,连唱不娈。走在312公路上,穿梭在林海之中,左边是连绵起伏的青定山脉,寂静的山林是我的观众,右边寨牙河水潺潺地流着,河里的鱼虾是我的听众。水平有限,只得委曲它们了,要不,咯五十里路禾得完啥。

奔寨牙,绕江口,过磨石,过城墙界,也不觉得很累,翻老鸦界到凉亭时,终于出山了。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县城已是万家灯火,雄伟的飞山已沉静在夜色之中,不见了踪影。

棍子进城后也不记得放了好久才动手加工,把杈子多余的枝丫锯掉,只留了三个枝丫。它不是很直,用鉋子稍微刨了一下,(七三年起自学木工,五年来工具基本制齐)妙就妙在有两个枝丫并列象食指和中指分开,与棍子的角度似时钟的12点过五分,正好杈衣架,反方向那个枝丫要下来一点点,它们的夹角又正好杈竹竿。不能削得太尖,太尖会伤人的。

树皮是虽刨了一下不是很多哒,但生树皮不是很好剥的,它不象杉树皮。剥开看纹路象稠木,长斑斑点点的似天空看大地山峦座座,长凹处似沟沟坎坎,溪流河谷,一句话,漂亮。我还在把手的下方钻哒一扎洞眼,系根绳子,用后好挂在墙上,经砂布打磨后算做成哒。再后面到百货公司手帕柜的知青朋友那里要了两个“上海手帕二厂”的“金鱼”牌商标,厂方的商标不是粘得很紧,常有脱落的,丢嘎可惜哒。那个年代顾客不会在意商标的。想不起是用饭还是用胶水把商标贴上去的,涮了两遍光油,有光亮了,算大功告成。

那几年,从县里出去读书的部分知青学成后又陆续回到县里,充实到各条战线和各个部门,给县城增添了许多的活力。就是头一年,一位甘棠知青(她姐是一中校友)分到了县医院,医院才有了眼科医生。因她工作的需要,我用业余时间做了一根红稠木的“教鞭”给她,用来检查视力。教鞭用印刷厂切纸机用后废弃的稠木垫条做成,第二个商标就贴在哒教鞭上。那个年代本人还不知道有钢字码,只是用钢笔写上制作的日期。

就咯样,我同时送她两件小小的玩意儿。因七七年我已成了“资氮”的家属,而她男朋友(也是一中校友)也招到了“资氮”,她也即将成为资氮家属。能为知青朋友提供工作上,生活上的帮助,那怕是一点点,我都会是很高兴的。知青远离父母,亲人,同在异乡,应象兄弟姐妹般的互相帮助。知青亲,就亲在咯里。

那一年的十月,我好不容易调回哒长沙,数年后这位医生也调哒回来。八十年代初,常玩在一起的这群朋友们拖儿带女到她家去玩。三扎小屁股把她家床下的地板滚得干干净净。好在床下冒堆东西也还干净。八十年代住房条件都有限,就那么一间屋,空间都被大人占嘎,孩子们自然就钻床哒,因好友重逢高兴,只得随细伢子去。主人告诉我,搬来搬去的,教鞭丢嘎,只剩这根杈衣棍哒,很好用,所以舍不得丢。而且冬天下雪后爬岳麓山时是根很专业的把棍,三扎爪子在雪地里抓得很紧,听了后感到欣慰,只是商标掉了,日期也磨得不见了。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时间到了2005年的冬天,一次聚会她们两口子说杈衣棍还好,只是起哒点虫眼。我要她们把棍子送过来。几十年哒,她们能用得如此的爱惜也真的不易得。我把虫眼雕了一下清干净,刮了腻子灰,把虫眼补好,开始还把树皮下的纹路沟沟坎坎的也补嘎,她们打电话来港,沟沟坎坎才好看,有道理,于是又把油灰去嘎;用钢字码打上哒“1978-——2005。12。25。的字样;用黑色签字笔把打出来的凹槽填现;用清漆漆哒三,四道(漆一道干24小时后打水砂纸再漆一道);这根杈衣棍就又完好如新光彩照人了。

当朋友提起此事说要谢我时,我说:“大自然赐我一根杈衣棍,我只不过稍为加哒一下工,如此而已。”要谢的话,要感谢靖县这一方热土,虽然在这里我们经历了苦和难,但我们却又收获了许多许多。           

愿这根出身于寨牙两岔江江边田墈上的杈衣棍伴随着我们一起走过更多的岁月。(今年是这根杈衣棍为人民服务的第三十个年头了,谨以此文作个记念。)

                                      08.11.15.

 

 


作者: 思树    时间: 2011-2-8 15:55

        见物思情!值得留恋。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