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当年美国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都有谁?》【知青公共频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友情周末    时间: 2011-2-7 20:29     标题: ★《当年美国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都有谁?》【知青公共频道】

师昌绪是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其他的34名大牛都是谁?
nEO_IMG_CIMG6559.jpg

师昌绪,男,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时:
     师昌绪是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
     抗战前,就读于保定师范。
     抗战初期,师昌绪又进入流亡中成立的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学),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
     1941年,高中毕业,师昌绪认为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自己的钢铁工业。
     1941年,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1938年7月,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于抗战爆发后西迁在西安合并组建,1950年大部院系搬出后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
     1945年,毕业后,做为全班第一名,他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
     1947年,调到鞍山钢铁公司。
     1948年,利用1946年考取的出国资格,赴美留学。
     1949年,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获硕士学位。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他倍受鼓舞,那时他曾准备应北洋大学的聘请回国任教。
     1952年,又在欧特丹大学获博士学位。
     1952年,由于抗美援朝,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他不得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从事合金钢及其相变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最后他们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由他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我国政府据此向美国提出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抗议,迫使美国同意他们回国,接着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为中国留美学生自由回国打开了大门。师昌绪 院士
     50年代,他曾先后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
     1955年6月,师昌绪院士回国后,长期在中科院金属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所学术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第四届主任、第五届顾问等职。
     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
     1963年开始,曾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创办并兼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
     1984年,调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嗣后被聘为该会特邀顾问。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



图片附件: nEO_IMG_CIMG6559.jpg (2011-2-7 20:32, 80.87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4446&k=fdf1f493394a01b8975909fa5dabfefe&t=1732320534&sid=4kK4k6


作者: 友情周末    时间: 2011-2-7 20:40     标题: ★出生在徐水的师昌绪:家人称师昌绪幼年成绩不优秀但读书特别用功【知青公共频道】

[组图]出生在徐水的师昌绪:家人称师昌绪幼年成绩不优秀但读书特别用功(师氏家谱)[照片]

 


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的“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资料图片)


在争取回国的斗争中,师昌绪的照片上了《波士顿环球报》。(资料图片)


师昌绪十弟师昌泉(中)和老伴以及堂侄师兆仁一起看师家家谱。本报记者 石英杰 摄


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的师昌绪师氏家谱


  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誉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这位91岁的河北籍老人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鲜红的获奖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

  师昌绪老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生在保定市徐水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月17日、18日,记者分别在师昌绪的老家徐水县大营村和保定市区,走访了师老出生时的老宅及部分亲人,追寻着师老的成长足迹和故乡情怀。

  本报记者 石英杰

  师家有谱

  出自书香门第大家族

  师昌绪的老家在保定市徐水县大营村,位于保定市区北面大约十几公里处。1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比邻107国道的大营村。得知记者来意,许多村民纷纷翘起大拇指。“老人家虽然回家很少,但咱从电视上看到,还是觉得特别亲切、骄傲!”一位村民说。

  村支书李志民领着记者向师昌绪家的旧宅走去。通过一条狭长的南北向胡同,记者来到了九十多年前师昌绪出生的地方。由于老人很少回家,就把属于自己的房子交给了堂侄师兆仁一家照看使用。

  目前,仍然在大营村里居住的师老的近亲,只有他的堂侄师兆仁一家。与他关系更近一些的十弟(堂弟)师昌泉,已定居于保定市区。小院内是一排北房,北房前有两棵大槐树,院子东面一段依稀尚存的青砖墙,仍然透露出往日的气息。师昌绪的堂侄媳妇指着正中的一间说:“老人当年就出生在这里。这屋子40多年前翻修过。”           

  1月18日上午,在师昌绪的十弟师昌泉简朴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大营村师氏家谱。上面详述了师家从山西迁徙河北的经历,记录着这个书香门第八代两百多年的兴衰。

  据介绍,师姓是大营村的两大姓氏之一。目前,全村700多户3000多人口,四分之一姓师。师昌绪的父辈共有6个亲弟兄,其中堂侄师兆仁的爷爷排行老大,师昌绪的父亲排行老二,师昌泉的父亲排行老六。6个亲兄弟分别娶妻生子,到了师昌绪这一辈,堂兄弟共有12人,按照大排行,师兆仁的父亲排行老四,师昌绪和师昌泉分别排行老七和老十。而师昌绪的亲弟兄共有三个,师昌绪排行老二。

  师昌泉回忆说,他和师昌绪小的时候,这个大家庭曾多达40多口人,大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

  随后,师昌泉和师兆仁叔侄俩饶有兴趣地讲起了师昌绪童年时的故事。

  童年故事

  读书用功绰号“老院子”

  师昌绪的父亲师克和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由于家族大,众口难调,婆媳姑婶以及小兄弟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师昌绪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同姓氏组成的大家庭中,从小就学会了忍耐和礼让,逐渐养成坚忍、温和、宽以待人的性格。

  师昌绪小时候,村里共有一百多户。虽然其父亲教书,但大营村却没有一所小学,师昌绪只能到邻村荆塘铺小学就读。这所小学距离师昌绪的家大概有两三里的路程。他每天早晨去,中午回来吃饭,吃完午饭再去上学。那个时候,虽然师家有二三百亩地,但人口较多,过的并不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师昌绪的童年时代,主要是吃窝头、小米干饭、白菜帮稀粥。所以,师昌绪从小就养成了吃苦的习惯。

  那时候,师昌绪并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老师要求同学们一天一夜之内背会先总理孙中山的遗嘱,结果师昌绪因为背不出来被罚站。虽然天资并不是很好,但师昌绪从小就喜欢读书,也非常用功,经常搬个小板凳独自躲到家中一个僻静的小院子读书,一呆就是一天。兄弟们玩耍的事他一概不参与,简直就是个“书呆子”。他也因此被家人戏谑地送了个“老院子”的绰号。

  1929年,师昌绪自荆塘铺小学转入徐水县第一高小读书。“勤勉用功最后帮助七哥成就了大事。”师昌泉老人说。

  少年时代

  天天练大刀准备抗日

  在徐水县第一高小毕业后,师昌绪考入了著名的保定师范(即河北保定第二师范)。由于当时老师的社会地位高,每月能够挣到30块大洋,师昌绪的理想曾是当一名高小老师,养家糊口。 

  当时,日军已经侵占了东三省,热河也很快沦陷了。退守华北的宋哲元率领二十九军,每人拿一把镔铁大刀和日寇作战。当时的日本鬼子不怕子弹,最怕二十九军的大刀。于是,师昌绪和保定师范的师生们,每天早晨起来练习大刀,准备抗日杀敌。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侵占了北平,师昌绪的老家也危在旦夕。不久,师昌绪的三嫂被日本鬼子的飞机投下炸弹炸死,熊熊战火越烧越近。中秋前夜,这个大家庭经过反复商议,一致决定誓死不做亡国奴。于是,师昌绪的五伯父师克安率领师氏一家,在泥泞中开始了向大后方举家南迁的逃亡之旅。然而,由于天上有飞机轰炸,一大家子有老有小,两天仅前行了40多公里。在满城火车站,因南下的列车苦等不至,一家人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家中老弱妇孺走不动的留下,听天由命;日本人屠刀所向的青壮男子继续徒步南逃。

  最后,17岁的师昌绪一路唱着《松花江上》,逃到了当时的抗战后方河南郑州,继续学业。再后来,他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

  游子情怀

  回到老宅后百感交集

  师昌绪把一生的辛劳献给了自己挚爱的祖国。他从17岁离开徐水至今,已经有74个年头,而老家的亲人回忆起来,他只回过两次故土。  

  今年60岁的师兆仁介绍说,七叔第一次回老家是在1958年。当时七叔回来,并没有和村里的亲人见面。这个消息是在七叔返回北京后,北京的一个哥哥才辗转告诉自己和父亲的。那时候,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师家已被定成了地主,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又有人定居在美国及台湾。为此,师昌绪也受到了冲击。师兆仁推测,七叔大概是因为怕家族中再起波澜,才没敢进村相见的。

  第二次是2006年秋收后的一个上午,师兆仁突然被人接到了徐水县城。原来,当地一家企业因为技术需要,特意将师昌绪请回了徐水。中午大家一起吃完饭,师兆仁陪着七叔师昌绪夫妇回到了阔别70年的老家大营村。在自己出生的院子里,师昌绪百感交集,看得很仔细,话语却不多。“七婶来自上海的大资本家家庭,感觉北方农村格外新鲜。”当时院子里堆满了刚收的玉米,郭蕴宜非常喜欢。她抱起几个,兴奋地拉着师昌绪和师兆仁一家合影留念。

  师昌绪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为家乡的亲人谋私利。记者采访得知,师兆仁在保定一所学校已经干了20多年季节工,每年冬季取暖期到学校烧锅炉。

  记者从徐水县县委宣传部获悉,师昌绪老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事,在徐水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徐水县委县政府正打算派专人赴北京,代表徐水人民去给老人家拜年,欢迎老人家在有生之年回家乡看一看。

  人物介绍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

  师昌绪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出生在保定市徐水县大营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保定师范,随家人流亡河南,进入豫西淅川国立第一中学。该校学生中多数是平津冀等省市的流亡学生,他是其中一名活跃分子,积极参加、领导军训和下乡宣传抗日活动。中学毕业后,师昌绪于1941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因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5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

  1948年—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1年9月,他和钱学森等一起成为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1955年6月,经过外交斗争,师昌绪终于回到祖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55年-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

  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

  1980年,师昌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鉴于师昌绪在高温合金材料领域的卓越贡献,11个国际大跨国公司联合授予他“突出贡献奖”,并称他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

编辑:卢伟丽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