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前苏联歌曲《海港之夜》 [打印本页]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1-12-28 18:21     标题: 前苏联歌曲《海港之夜》

  在俄罗斯文学中,跟草原、森林、高山、雪地、河流等相比,“大海”算不上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第一次接触到俄罗斯文学中的“大海”,是1980年,是在普希金的诗歌中,就是那首《致大海》的诗。《致大海》与《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一样,都是普希金非常著名的作品,都有着类似的情感抒发和精神追求。上个世纪后半叶很多喜欢俄罗斯文学的中国读者,对这几首诗歌都是非常熟悉的。——也许是因为时代和自身经历的关系,才会令他们对这些诗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致大海》一诗写于1824年。那段时间正是普希金屡遭挫折的时期:他因研究无神论而被官方发现,公职被撤销,还被遣返到他父母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依洛夫斯克村,由当地官员监视居住。远离朋友、更重要的是没有自由,这让他感到极其孤独、困顿和伤感。为了摆脱这种境况,他曾打算从海上逃亡到南欧去,可惜没能成功。

    当倍感前途渺茫的诗人来到海边,在大海的的“峭岩”“海湾”“闪光”“阴影”和“絮语的波浪”面前,在大海的时而汹涌和喜怒无常、时而幽静和沉思面前,他感受到了大海的激情、变幻无常和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大海所象征的自由精神的强有力的召唤。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荣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这是诗歌末尾部分诗人与大海的告别。在经历了一番由大海带来的精神洗礼之后,诗人获得了新的前进的动力。他即将离开大海而前往北方的荒原,但却永远不会忘记大海“蔚蓝色的波浪”和“庄严的荣光”。

    在接触到这首《致大海》之后没多久,我又读到了一篇苏联时期的与大海有关的小说。这篇小说中的大海已经不再是普希金心目“自由”的象征,而变成了一段独特爱情故事发生的背景,——不过,小说中大海的变幻无常没有变,大海的轰响没有变,而大海的蔚蓝色,则变得更加的奇异和耀眼夺目。

    这篇小说的故事是这样的:

    玛柳特卡是一位红军女神枪手,她跟随一支突围出来的红军残部,从里海的岸边向一处沙漠地带撤退。撤退过程中他们抓到了一个白卫军的中尉,这个中尉本来应该是玛柳特卡射杀的第41个敌军,可惜她这次开枪大失水准,连中尉的皮毛都没碰到。于是,一路上押送这个俘虏的任务就落到了玛柳特卡的身上。

    这一男一女本是敌我关系,可没想到机缘巧合,两人后来居然一起谈论起了诗歌和艺术,人性中对美的共同喜好,突破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阶级和信仰的界限。当他们乘坐的小船沿着海边航行时,海水的蓝色强烈地吸引了玛柳特卡,突然,她碰到了俘虏中尉那蓝色的眼睛,她不由得打了个寒噤。玛柳特卡当时也许就疑惑:那海水的颜色就是模仿了中尉眼睛的蓝色吧?中尉那蓝眼睛,有种纯净和梦幻的力量,瞬间就击穿了她的情感防线。后来,由于遭到风浪袭击,玛柳特卡的战友们都遇难了,只剩下她和俘虏中尉被船带到了一座没有人烟的小岛上。在小岛上两个人不光化敌为友,还谈起了恋爱。

    一天,海面上出现了一艘船,俘虏中尉一见是他们人的船,高兴地狂奔过去,玛柳特卡似乎突然清醒了,中尉在她眼中瞬间由“情人”变回了“敌人”,她端起枪,厉声喝道:“站住!你这下流的白党!回来!”中尉继续向前跑。“砰!”——玛柳特卡开了一枪,中尉在枪声中倒下。玛柳特卡跑过去抱着倒在水中的中尉,喃喃地哭喊着:“蓝眼睛……我的蓝眼睛……”

    这是前苏联作家鲍利斯?安德列耶维奇?拉夫列尼约夫1926年创作的小说,标题叫《第四十一个》。对于20世纪后半叶备受中国当代八股文学荼毒的人们来说,《第四十一个》给人的印象真是太特别了。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是震惊多于欣赏,那种感觉比读普希金的《致大海》要强烈得多。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战争不仅仅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不仅仅是激情豪迈奋不顾身,对于一个有着健全的理性和常识的人来说,战争其实也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常态,有着不同的侧面,有着不同的可能性。

    《第四十一个》里的蓝眼睛消失了,但俄罗斯的大海和它的蓝色却依然存在着。在《第四十一个》出现10多年后的1941年,一首名为《海港之夜》的、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又在苏联产生了。这首歌,又让人再次体会到了苏联战争文艺作品中柔软和抒情的一面。

    德国发动入侵苏联的战争后,希特勒扬言要在1942年8月攻下列宁格勒,并在那里举行阅兵式。列宁格勒的保卫者们千方百计阻挡德军的进攻。战争进行得非常激烈,《海港之夜》这首歌曲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这首歌曲的创作和流传情况,薛范先生在他编的《俄罗斯和苏联合唱珍品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中,作了这样的介绍:        

 

    在8月的一个傍晚,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在一个港口帮助装卸木材。尽管距离前线不远,但这时候却显得分外宁静。只有偶尔可听到远处沉闷的炮声。锚地泊着一艘布雷舰,从舰上送来手风琴和忧郁的真挚的歌。

    作曲家后来回忆到:“我们的工作结束了,久久地听着海员们的歌唱。我想,也许他们明天就要踏上危险的征途。要是我把今天这个意想不到的宁静美好的夜晚写成歌曲的话该有多好。并且这首歌应当是抒情的或真挚的……不知怎么地,我心里自然而然涌出了一句歌词:‘啊,别了,亲爱的海港!’……从港口回到家,坐下来就开始写曲。过两天,歌曲写成了。”

    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把自己的构思告诉诗人阿?丘尔庚,丘尔庚很快填上了歌词。作曲家把歌曲拿给文艺界的朋友们看,许多人认为这首歌不合时宜,在如此严峻的年月里,它未免过于宁静、抒情和忧伤了。

    半年过去了。1942年春,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率演出小组去加里宁战线。一天,他们在距前沿阵地只一公里半的窑洞里为战士演出。全部节目演完之后,战士们还要求唱一些“动心的”歌曲,于是作曲家想起了那首《海港之夜》。

   “于是我唱起了‘啊,别了,亲爱的海港!’……窑洞里的战士不多,约三、四十个,从第二段起,他们就开始跟着我唱起来。我感觉到歌曲是受欢迎的,它扣动了人们的心弦。它有生存的权利。”    

        

    不久,电台里也播放了由全苏广播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曲,歌曲很快便流传开来。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1907-1979),是苏联时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父母亲和兄长姐姐都爱好音乐,由于耳濡目染,谢多伊在7、8岁的时候,就能用吉它和曼陀林流利地演奏曲子了。十月革命后,10岁的谢多伊开始正式学习钢琴。1929年至1936年,谢多伊在音乐学校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从1948年起担任列宁格勒作曲家协会的主席。他创作的《海港之夜》,开创了苏联“战时抒情曲”的先河。 

  

                         

 

 

 



 


作者: 朵朵    时间: 2011-12-29 00:17

回复 1# 空山鸟语

 

     听得真过瘾!唯美音乐!唯美解说!唯美享受!谢谢!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