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过去的那些事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卞夫子    时间: 2011-12-5 22:05     标题: 【原创】过去的那些事儿

过去的那些事儿    

 

                  文/卞慕东

 

往事悠悠,岁月如歌。几十过去,仿佛就一刹那。为了忘却的记忆,我对自己一些过去的事儿,予以作文以记之。

 

             少年不识愁滋味

 

    还是先说说我的名字的故事吧。我的父亲―――一位有着10余年党龄的知识分子巴望解放。给躁动在母腹中的我取名“希放”。当我呱呱坠地,向正在升起的五星红旗发出第一声欢笑时,父亲给我这个“解放牌”正式定名为“卞慕东”。叫我永远敬慕开国领袖毛泽东,铭记毛主席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五十年代,我唱着“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于是,打小就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队礼意味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六十年代,贺敬之的诗作《雷锋之歌》是我珍爱的课外读物之一。至今,我还记得它开头几句:”假如我还不曾在人世出生,假如让我开始生命的第二次航程,我还是要选择你啊――-中国,还是选择你啊―――革命“  这样,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就被打上时代烙印。

   十七年中最令我心动的是,1965年省委整党建党工作组进驻我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发展了三个高年级的同学入党,当会场响起“英特纳雄乃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旋律时, 我青春的血液在沸腾,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要为理想奋斗终身。

  

大树回忆种子的情结

 

正当我从严从难要求自己,力图样样本领过得硬时,“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来了,一刹那间,我这个建党积极分子竟成了”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的双料”狗崽子“, 我被剥夺参加红卫兵的权利,更甭想当什么”新鲜血液“去“吐故纳新”。 接着造反派对我“格外施恩”,终于把我列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到广阔天地去接受“再教育”。在北去汽车的窗口,我探身向送别的同学挥手,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迷惘的眼神。

我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共和国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我们的党怎么了“ 为此,我自学马列,并以“党外马克思主义者”自诩,同时私底下我恶补数理化, 尔后,我进了厂,先是干铣工,接着当“孩子王”。可能是文,理的底子较厚, 被相中调厂部。

 

   某位哲人说过, 经历也是一种文化。 虽然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厄运―――“文革”,从某种角度来看, 同时也就是接受了历来视为成才之路逆境的砥砺。共和国并没有忘记他的同龄人。 而且称我们这一代为“承前启后”的一代。文学家更是把我们这一代的经历作为创作的源泉, 在作家笔下,我们这一代成了“解放牌”,“老三届”, 后来其中的佼佼者又有一个特别的名称:“七七届”。这就是小说从《伤痕》到《纽约上空的夜莺》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

 

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正面反面,到新的正面,全部当代史的辩证教育。我们这一代人的基本特点是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奋发向上的。的确,人们不难发现在共和国的各条战线上,我们的业绩可圈可点:无论是在省市县的领导岗位上,还是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行列中, 无论是八十年代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博士,还是在改革开放中大展拳脚的厂长经理们,到处都活跃着我们的身影,昨日的“红领巾”已成为共和国的中坚。

 



作者: 卞夫子    时间: 2011-12-5 22:18

我们都有一团扑不灭的火焰——向往大学

 

 

“文革”剥夺了我们上大学的权利:先是大学还要不要办都成了问题;接着是所谓“走上海机床厂办大学”的道路,后来大学是招生了,但却只招“工农兵学员”,条件竟然是看你手上是否长满老茧,影片《决裂》把这套“左”的东西推向极端。

 

我清楚的记得,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湖南省教委招生办的同志第一次上京开会,带回来的消息仍然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后来才知道,原教育部负责人囿于“两个凡是”的束缚,不敢甚至不愿恢复高考。招生办的那位同志第二次上京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小平同志接见了他们,小平说,“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了,今年就要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我闻之雀跃不已, 高兴得三天三夜没合眼。ffice:smarttags" />19771223日,终身难忘的日子,时年二十八的我,在小平同志的英明决策和对“老三届”特别关照下(说个大实话:当时湖南省委负责人很保守,他们首先是不让我们考;后来考是考了,比如我是超龄考生,高考文科全省第一名,但不予录取;情急之下,部分上线超龄考生,揣着《千里马找伯乐》走访新华社湖南分社,据说,该文上达天听,我们最终被录取,但晚了半拍)“老三届”转变成“七七届”。翌年初,《人民日报》以“招生二十万,牵动亿万心”为题,记载了小平同志这一丰功伟绩和中国当代教育史的光辉篇章。

  

这里的教育为什么这样火红

 

这大概是1990年《光明日报》报道广东教育的大标题。正是在此文的感召下,过了年我便举家来到广东著名的侨乡――江门,五邑大学任教。

 

。我对执教情有独钟,并乐此不疲。从此,就开始我的“后半生”。不久我在校报上撰文《布衣暖,菜根香,教书滋味长》以自勉。在文中,我发誓:不求闻达于江门,但求为五邑大学的教育竭尽绵薄。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称我是“常客”; 有几位班导师在电话中感谢我, 与他们一道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成教院教务科长拍着我的肩膀,赞许地说,“你的哲学省统考和全国自考的成绩真好!” 省里组织专家听过我的课后,称赞道:“不错”。 学无止境,与时俱进,绝不是空话,单说多媒体教学,对青年教师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而于我真有点“老教师碰到了新问题”。同事们手把手教我输成绩,制作课件,写作。无奈我愚钝,怎么也掌握不了。,我只得报名学电脑操作。有一晚,大雨滂沱,雷电交加,几十余人的班,只有我一人去了,我的学习热情感动了老师,那晚居然三个老师教我一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校领导和同仁们对我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是肯定的: 我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科研上各种奖项拿到过好些,曾发表论文80余篇,其他报刊杂志的文章50多篇。

与此相伴随,我完成了讲师-副教授-教授的“三级跳”。

 

今天,我虽已退休在家,却很少回长沙。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湖南知青网,发现了许多我的同龄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知识青年,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有着同样的酸甜苦辣。我急切地报名注册,急切地回到自己的家园,盼望着与各位同歌,与各位同醉。

 

 


作者: 蔡家湾    时间: 2011-12-5 22:22

 

欢迎你,新来的朋友。如果没记错,你初中应该是在长郡读的,是我们隔壁班的同学。


作者: 笨笨牛    时间: 2011-12-5 22:32

欢迎卞夫子!我们也是“解放牌”的,经历大致相同,有共同的语言。

欢迎你经常来这里相聚,交流感情、收获友谊!


作者: 卞夫子    时间: 2011-12-5 22:38

回复 3# 蔡家湾

 

谢蔡家湾,我是二中初193班的,高中在一中就读。


作者: 卞夫子    时间: 2011-12-5 22:42

回复 4# 笨笨牛

 

     谢笨笨牛及时审核放行我的帖子,乐意在这里交流。此帖就算是自我介绍了。


作者: 蔡家湾    时间: 2011-12-5 22:47

回复 5# 卞夫子

 

我是194班的,记得你的父亲在一师范工作。我与你应该是有过接触的,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194班一个姓郭的同学?


作者: 张老三    时间: 2011-12-5 23:46

    谢谢新来的有故事的朋友,谢谢你的好文,希望多写这样真情的记叙性的文章,说句实在的话,这个拦目还较少这样的文章。很熟悉你的名字,只是对不上号,华容拦目长沙二中的很多,我是初192班的,十月份还被邀参加过你们193班的聚会。
作者: 行者无疆    时间: 2011-12-6 19:29

热烈欢迎老校友、新网友卞夫子!
我是二中初201班的,问好学长!
我十月份也应邀参加了193班同学聚会。
不知你什么时候能回长沙与老同学相聚?
作者: 浩宇    时间: 2011-12-8 12:48

卞夫子是我的初中同学,很好的朋友。

读书时就善长作文,数理化兼优,毕业时执意考一中。我们下乡后很少见面,后听说他在广东,遂百度找到他。呵呵与他高中同学,早前呵呵打电话给我,说她在卞夫子家,因此得以联系。

卞夫子很有才气,听说身体不太好,不知他看了各位的回帖没有。

祝愿老同学身体健康,祝愿在湖知网玩得快乐,希望欣赏你的文章。


作者: 呵呵    时间: 2011-12-8 22:54

哈哈,老同学你找到这里来了,要不是浩宇告知,我还不知道你来这里了。
今天收到你的短信也没说一声,差点有又怠慢了。
希望你常来,但要适量,记得每天出去走一走。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