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二书已经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为馆藏书籍。
事情要从08年说起。08年,《靖县知青文集》出书,我从编委会要了五本样书,送到国家图书馆送藏,被拒绝了,理由是:国家图书馆只收藏“正式出版物”。2010年《我们的故事》网文集又出书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非正式出版物(没有书号)。《我们的故事》倾注了编著人员、湖知网的网友们大量的心血,是我们湖知网的第一本网文集。大家都希望此书能够扩大影响并有一个理想的归宿。前不久,我所在单位接到一封来自国图的《征集函》,说国图成立了一个“中文内部资料采集室”,专门征集未正式出版发行的中文资料。征集内容是各单位未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会议纪要等,我又动心了。上星期我拿着《我们的故事》和《靖县知青文集》到国图去咨询,希望收为馆藏书籍。还说:我肩负着书籍的几百名作者,湖知网的几千名网友,湖南的十几万老知青的殷殷期盼,希望把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文章作为史料永久保存。国图的工作人员表示要审查后回复我。书留下了。据了解,现在社会上出书的单位、个人很多,民间有不少好的东西国家图书馆没有,故成立这么个专门机构,抢救性地收藏民间资料。昨天国图打电话给我,说确定两本书都收藏,还说现在有人在研究知青题材,图书资料国图有一些,有东北的、有云南的、有陕西、山西的,“湖南的嘛,还真是没有”。我窃笑:湖南搞知青题材的文字不主要就是我们这些人吗?你们当然没有。
今天,国家图书馆给我发来正式确认函(见图片)。由于要求捐赠者的真实姓名,而我不知道主编浩宇先生的尊称,经与本书策划人笨苯牛和主编浩宇的沟通,冒昧地以我个人的名义捐赠《我们的故事》一书,牛哥回我:“你也是作者之一”于是坦然,视为授权。
朋友们,从此,我们的著作将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著作并列在国家图书馆,《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将作为历史文献融入国图那二千多万册图书中,成为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一朵浪花,供世人阅读、研究。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把我们的故事传示后人。在我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条件下永久保存。我们可以骄傲地昭示我们的子孙:要想了解你们父辈的历史,可以到国家图书馆去查阅。
祝贺《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二书
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为馆藏书籍。
向作者们致敬!谢谢朱纪飞兄!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纪飞辛苦了,谢谢!
其实,真正要收藏的书就是这些民间野史咧!
回复 1# 朱纪飞
感谢朱纪飞!感激众多知友用血泪写成的史实!我们终于可以将“知青苦难史”留存千古告诫后人!我欣慰含泪地大喊一声:在天的冤魂们,你们听到了吗?!
回复 1# 朱纪飞
感谢朱纪飞兄,你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
回复 1# 朱纪飞
精诚可鉴 有志竟成!
多谢楼主!
祝贺《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二书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为馆藏书籍。向作者们致敬!谢谢朱纪飞大哥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
感谢朱纪飞兄,你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
回复 1# 朱纪飞
谢谢湖知网驻京首席记者朱纪飞先生!
感谢朱纪飞,你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
其实,湖南图书馆早就这么做了。很多没书号或国内未发行的书湖南图书馆作为民间史料亦予收藏。
9月28日,我向湖南图书馆捐赠了《志恒文集》一套八册,
我的书不是什么宏篇巨著,也不是什么生花之笔写的锦绣文章,连书号都没有,纯属草根野史。
我只有初中文化根底,本与文字无缘,只因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从反右、过苦日子,上山下乡、文革浩劫、下岗等等,见证了共和国的所有荒谬和苦难。
为了苦难的历史不再重演,我感到有必要为后人留下一点真实的历史,尽管我留下的只是历史的碎片,但至少我的文字是真实的记述。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此生巳错过,真话将永存。
感谢湖南图书馆首开保存民间野史的先例,为历史永久保存民间资料,让后人能从草根记述中窥鉴历史的真实。
我向湖南图书馆捐赠的《志恒文稿》第一至第八集
我认为;民间保存的历史文学,才是真正的历史记录!
谢谢纪飞为湖南知青网办了一件大好事!
谢谢大家对我的褒奖之词。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一件早就应该做的事——我也是义工,没什么好感谢的。
我在北京,能够办到有些在湖南不好办、不方便办的事。当然应该由我来办。我总是羡慕你们在湖南的朋友,一有活动,大家聚会,一些热心的朋友纷纷去做义工。而我远在千里之外,力所不能及。今天,我终于可以为大家,为湖知网,为我们老知青做点什么了。十分高兴!
谢谢大家!
祝贺並感谢你为湖南知青办了件大好事!
回复 1# 朱纪飞
套用一下“无湘不成军”。
当年浩浩荡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知青大军”中,
岂能少了“湘军”这支队伍?!
谢谢纪飞兄的努力!应该记一大功咧!
回复 15# asd99999
敬重你的人格!向你致敬!
今天和国图的工作人员通电话,明确了两个问题:
1、国图自09年起,不再发放《收藏证书》,而是以《感谢函》的方式确认收藏捐赠图书。
2、我帖中图片上的编号是国图的藏书统一编号(永久编号),可以通过登陆国图网站的方式查询。
回复 1# 朱纪飞
感谢朱纪飞君,你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能给知青历史留下一些较为真实的资料,是一件功得无量的奉献!
岁月无情付晚秋,
知青有意写风流。
北来春燕衔嘉讯,
湘史二章国馆收!
--感谢朱纪飞兄在北京的辛勤努力,也感谢组织和编写这两本
书的各位朋友,你们为湖南知青界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遗
憾的是我们没能亲自参与,以后如出续集的话请告知一声。同时谨
向朱纪飞兄致意:我们新化县准备明年初出一本知青回忆录,希望
能得到您的帮助!
祝贺《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二书 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为馆藏书籍。
向作者们致敬!谢谢朱纪飞兄!
我投了一票,应该推荐为2011年度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回复 19# 朱纪飞
纪飞兄为湖南知青历史得以流传,做了一桩功德。善哉善哉!
委任状
兹委任朱纪飞同志为“湖南知青网驻京办事处主任(副厅级)”。
笨笨牛
回复 1# 朱纪飞
谢谢纪飞先生为湖南知青网办了一件大好事!
可喜可贺!谢谢朱济飞先生!
长乐兄您真搞笑!您这是越权了,还冒名顶替,还侵犯姓名权,擅用他人名义.....罪莫大焉!——还“副厅级”您好小气,干脆把那个“副”字去掉好的多!还有,在北京没有“厅级干部”这一说,这是地方官的概念,在我们这里是讲“局”。我举着您的委任状去办事,会闹笑话的。
长乐兄的举荐我不敢当。新闻事件可以大家评,新闻人物谈不上,一年来网上发生这么多好人好事,咱有何德何能?当个义工,出把子力气,办成一件实实在在的事,让大家都高兴,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回复 34# 一笑了之
回我心随缘:只要是我们知青的事,在下一定尽力。
回一笑兄:惭愧,惭愧!
这是我在靖县版的一个回帖,说出了一些看法,与众君探讨。
大家可能在街边见过这样的书摊:一大堆书,都是世界名著或是历史名篇。封面印刷精美,书摊边一般戳着一个字体歪七劣八的招牌:“一律二折”或是“五元一本”。这就是盗版书,也是非法出版物。乍一看,挺吸引人的,但您翻开书仔细看,就会发现内容不堪入目,错字,别字一眼看去到处都是,用北京的话说:看着就牙碜。
楚人是行内人,说的出道道来。我理解,所谓正规出版物和非正规出版物的区别,就在于编著人员的水平和那个书号。书号就是钱,如楚人所言,一个书号二万块,您要卖出多少本才能不亏本啊?所以,有的书,特别是个人出资的书,就干脆自己印刷,自己出,反正是送人用,不讲究经济效益。可是流通性就差多了,渠道窄,受众少,知名度差,就连图书馆都看不上。作为具有国家书库功能的国家图书馆,当然不能见书就收,还是有一定选择的。这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流传于民间的资料,有学术的、有文学的、有艺术的,受这“二万元”的限制,不可能都组织正规出版单位出版,所以就有了“非正规出版物”这一说。现在国图也看到了这点,用楚人的话说“放下身段”,组织研究人员鉴别、审查、收集,抢救了很多珍贵的文献。这就是我们的书得以进入国家图书馆的原因。
祝贺《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二书
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为馆藏书籍。
向作者们致敬!谢谢朱纪飞弟!
问候你双亲大人!
本月中旬我们将去北京,定去看你双亲大人!
祝贺《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二书 被国家图书馆正式收为馆藏书籍。
向作者们致敬!感谢朱纪飞,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
调侃之词,不能当真。因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所以让大家乐一乐!
向作者们致敬!感谢朱纪飞,为湖南知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重大好事!
谢谢热心人老朱!
你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
让知青的故事名垂千史!
向作者们致敬!谢谢朱纪飞!
《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能够进入国家图书馆,成为馆藏资料,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书籍本身。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感情,精美的编辑水平,达到了国家层面的收藏标准,其唯一性、真实性、甚至是历史性具备了国家图书的收藏价值。国图的研究人员向我了解此书的内容时,我详细介绍了书籍的背景、出版过程、作者身份、影响力等情况,阐述应该成为国家历史文献一部分的必要性。亟力设法让此书进入其收藏研究视野。
再者,两书能够进入国家馆藏,得益于国家图书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行内人士都知道,我国出版业有制度,全国所有出版社每年的所有出版物都要交国家出版总署报案备存。送多少本我不清楚,但一定是有一定数量进入国家图书馆。就是说,从国内的角度看,所有的“正式出版物”都在其收藏范围。我国是泱泱文化大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数量有二千六百多万册,在世界从数量上仅次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名列第三。并且以每年六十到七十万册的速度增加。既是浩瀚的知识海洋,又是神圣的历史殿堂。进入这个场所,是有一定标准的。而我们的书籍达到了这样的标准。这和本书的撰写人员、编辑人员努力、认真地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我本人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无非是跑跑腿,磨磨嘴皮子。利用地域之便,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朋友们对此不吝溢美之词,在下实在是惭愧。在此一并感谢,恕不一一回复。
[quote] 这篇挺热闹的帖子接近尾声了,我还想罗嗦几句。 《我们的故事》《靖县知青文集》能够进入国 ... 朱纪飞 发表于 2011-12-7 15:52 [/quote
我本人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无非是跑跑腿,磨磨嘴皮子。利用地域之便,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朋友们对此不吝溢美之词,在下实在是惭愧。在此一并感谢,恕不一一回复。
再一次感谢朱纪飞!
你退休了,有失落感,就来湖知网发挥余热,磨嘴皮子是北京侃儿的拿手本事,要是换一个人可能还难得办成咧!
哈,就是,辈份搞错。朱纪飞兄,你好样的,辛苦了,有机会见面,定你请喝两盅。
老兄错爱,诚惶诚恐,既然公有如此美意,改日一定叨扰。
我一逗!你就出来了!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