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凭吊湘北抗战英烈活动记(二)
湖湘文化与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的李宣钊、邓建龙、唐华元 抗战研究中心唐华元主任发言
座谈会于十点四十五分结束,大家分别乘坐汽车前往岳阳县筻口镇参观抗战遗址。
筻口中学大门悬挂的欢迎横幅
筻口镇政府和当地村民以极大的热情欢迎抗日将领抗战英烈亲属团,镇党委书记刘威兵率镇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人亲临现场迎接,十多辆汽车的车队一到筻口中学,便看见学校大门、墙上挂着醒目的红色横幅和标语:“热烈欢迎抗日将领及抗日烈士亲属团”、“纪念抗日英烈,弘扬民族精神”、“发扬抗战精神,建设美好家园”。刘书记对亲属团和各界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准备了当地乡村特色的午餐,并对上山凭吊抗战英烈活动的具体细节作出了周密的安排。
高高悬挂的横幅
抗日烈士亲属团和来宾下车午餐后稍做休息,又乘车出发,前往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期新墙河前哨阵地—-笔架山。
笔架山矗立于新墙河的沙港河畔,因三座山峰相连象笔架而取名“笔架山”。
1939年9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岗村宁次调集日寇3个师团、2个支队加上特种兵、海军陆战队及舰艇部队共10万余众向我进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指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侵略,中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湘北会战)爆发。
只要提起中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就一定会讲到史恩华营,而当地老百姓对“史营长”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抗日烈士亲属团和来宾一下车便受到筻口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村民们在山脚路旁夹道欢迎,村姑大嫂给每位来宾捧上一杯热茶,热情欢迎烈士亲属“回家探亲”。
我们随着老乡爬上笔架山,笔架山雄踞新墙河畔,虽不算很高,但也地势险要。史恩荣烈士是史恩华的哥哥,为黄埔七期,生于1908年,家住武汉市汉阳新街十二号。1938年时任第52军覃异之部营长,在台儿庄战役壮烈牺牲,年仅31岁。弟弟史恩华为黄埔八期,生于1910年,家住武汉市汉阳晴川街五号。时任52军覃异之部195师1131团3营营长,在新墙河坚守笔架山阵地与全营五百官兵阵亡,无一人生还,牺牲时年仅29岁。我们站在笔架山山顶,面对新墙河畔开阔的河滩,为史营长和五百抗日烈士默哀。(待续)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