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盎然、器宇轩昂的浏阳文庙
一笑了之
(本文图依法享有赋予其上之著作权益,非经授权,禁止采用)
游浏阳,不能不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谭嗣同兴办新算学社旧址奎文阁,二为浏阳文庙。而奎文阁也属于文庙的组成部分,是他的藏书楼。规模弘大的浏阳文庙,是中南地区文庙中规模最大,辅助设施最全,保存最好的古建筑。
唐末湘人刘蜕“破天荒”之后,湖湘士子靠读书进取博得功名的热情空前高涨,凭读书致仕社会风气日盛。至有宋一代,在朱熹等人的推动下,儒家学说更是盛极一时,孔圣在世人眼中的尊显位置已达极限,举一县之力修建的浏阳孔庙,应是斯时顺应之作。
文庙的选址相当讲究,据说当年建文庙者曾立下规矩,若浏阳不出状元,文庙的中门不得打开。为显尊贵,凡进文庙参拜者皆从左右耳门躬身出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胡耀邦到浏阳视察,时任浏阳一中校长胡国运打开中门迎接,耀邦一时惊骇连称不敢。拗不过众随从再三恭请,旋即解嘲:浏阳中央委员都出了好几个,打开中门也应该有了资格。浏阳人最津津乐道的,便是胜甲一方的文庙风水。附文庙风水而立的浏阳一中,自兴办始,便风生水起人杰辈出。国家领导人胡耀邦、俊杰骁将杨勇,北大校长周其凤等均从这里走出校门。巍峨壮观的大成殿、余音缭绕的镛钟洪鼓,蓊郁葱茏的千年古樟,宁静和谐中渗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意盎然,器宇轩昂。
从连绵不绝袅袅上升的文庙香火中,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浏阳人尊师重教风气习俗由来已久;顺着这一轨迹,不难找寻到浏阳一地钟灵毓秀,人杰辈出的渊源。
回复 1# 一笑了之
这次浏阳之行,车到浏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文庙,本计划好好写—写浏阳文庙的,你此文一出,我不敢写了,再写就是班门弄斧了。贴几幅照片吧,当然贴照片也是班门弄斧,我这破卡片机比不上你十几万的高档相机,好在你惜片如金,我聊补无片之憾吧。
奎文阁在文庙之后树林中,产权属文物局,使用权属一中,不对外开放,虽文物局的阿丁出面联系亦未能成行。
回复 3# asd99999
很遗憾我未能同行,以我与该校校长袁章军的哥们关系,进去参观是不成问题的。好在还有以后。我等忙过这阵。将早在计划中的车子提来,随你什么时候都可成行。但有一点,你那糖尿病且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好生养息。像到浏阳后那样饮酒作乐,只怕你我兄弟维持不久啊!说句不中听的话,不以身体为然,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漠视亲朋戚友情感的行为。
文庙的照片有几张拍摄得相当好,特别是从里面往外拍摄的角度,为他人所不及。我写我感知的文庙,就是为你凑兴,何来我写了你就懒得写的道理?五千余个汉字的排列组合,岂只一人游戏耳?
回复 1# 一笑了之
浏阳文庙在浏阳一中内,是我的出生地,有儿时的记忆,承载了我人生太多的悲欢离合,我的父母死于斯,看到熟悉的场景泪水总伴着心酸,谢谢你们的报道!
回复 5# 大姐姐
先生莫非龚雨人老师之后?龚老先生可是我的忘年交,好朋友啊。浏阳一中校庆画册。我精心为他拍摄了一张个人肖像,并与张永昌老师一道据理力争,让老先生位居名师排列之二。
我还清楚地记得为龚老师撰写的简介:“1988年龚雨人老师80寿诞,当年的学生和浏阳市的党政负责同志专门前往祝寿,其深得学生爱戴和社会各界尊重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评价,我在为多所省重点学校的校庆策划中,只用过一次。
见到印刷出来的画册后,我与龚老师有过一次交谈。他问我:“素不相识,何以心甘情愿冒得罪人的可能为一老朽正名?”我噙着泪告诉他:“尔夫妇为教育事业作的贡献、受的磨难旷世奇有,为文化工作者不能扬正气,吾空受文字之爱,有如废人。”
回复 1# 一笑了之
——好片片!佩服你独特的视角!
将恢弘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谢谢给大家送来的高雅享受!
回复 7# 二马
摄影是门艺术,何谓艺术?无外就是将别人想象不到的角度、光线、空间搬到画面中来。都可以想象得到的地方,那叫俗气。你说呢?
谢谢二姐赏析。
浏阳一中是我初中及高一的母校,加上父亲曾是该校老师,因此见到原是校园部份的文庙及文庙前广埸的照片很亲切!谢谢你们发上的文庙照片及美文!这几年我们初中毕业同学曾大聚会了两次.同学们从全国各地欢聚浏阳.庆贺纪念毕业五十周年.发上些纪念集会时在浏阳文庙及一中学校的照片.
文庙-角
五十年后聚会同班学友仍在原1959年初中毕业照处照纪念相
原同小学中学学友大成殿前留影
母校浏阳-中领导亲切同校友座談并赠纪念册
'
参观校园
参观原老校图书馆
浏阳新算学馆旧址
永远纪念浏阳民族英唯谭嗣同先烈
绿化优美的好校园
回复 9# 厚哥
这世界说大真大,说小就小,我们都是与浏阳一中有缘人。
1995年经人介绍,我与浏阳一中有了第一次接触,为其校庆70周年承制了一本画册。2005北校区建成暨75周年校庆我又与他们有了一次合作的机会,在编辑制作校庆宣传品的同时,还设计布置了学校校史陈列馆。前后10年的交情,让我对浏阳这块热土有了相当深厚的情感。我将这份情感,一字不漏地写在了75周年校庆画册作者感悟上。
时间过得真快,1995年到今天,一晃就是16年,我竟步入了老年行列,不服气啊。
浏阳一中的风景照片我拍摄了不少,有几张还在形形色色的摄影展中获了奖。能在有限的年华中,为这样一座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学府留下自己的历史记录,实在是件快事。
回复 6# 一笑了之
谢谢你对家父的关心,我发上家父90寿诞的照片,
以慰他的在天之灵。
回复 11# 大姐姐
回复 12# 大姐姐
学生代表彭天翼、潘颂华等献诗词书画
我代表父亲敬各位贵宾的酒
2006年父亲与台湾的姐姐
1999年82岁的父亲
浏阳电视台、浏阳日报、浏阳一中网均作了详细报道,衷心感谢各位对我父亲的厚爱!
请问版主大人,下面这张照片能帮我删除吗?谢谢!
回复 11# 大姐
龚老师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当今时代,得到应有的敬重,真是大幸!斯人已逝,节哀为重。
我这里好象还有一份你母亲的学生上山悼念她的图片和诗歌。当年为她做了版面,因校庆属于喜庆事项,没有获准通过,是为至憾。他们夫妇爱生如子,献身教育事业的高风亮节,也是感染我的精神力量之一。
哪日若在电脑中寻到你母亲的资料,我一定奉还。
回复 15# 游客晏生
这些个巧遇,为我始所未料,大概这也是湖知网的特色。就譬如晏生兄,不也扯在了和我姐姐下放在一个大队的缘分中么?我在浏阳一中结识龚雨人老师,正是自己要求住在别人都怕的庙堂奎文阁中的时候。耄耋高龄的老先生与我堪称一见如故,常常到我住的那庙堂中来串门。从他那里我知晓了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所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尤为让我敬仰的,是身遭无情磨难的老人,仍以宽恕的心对待曾经的人和事。浏阳一中师生对龚雨人老师的敬重,是发自内心的。
回复 14# 一笑了之
奠 恩 师 唐 政
(浏阳一中高23班全体同学
2004年清明节在我母亲墓前的悼念词)
清明时节, 西湖山下,
春风绿芳草,青松托紫霞。
我们当年二十三班的学子,
肃立于您——恩师唐政坟前,
献上一簇簇鲜花。
您离开人世三十八个春秋,
我们离开您的讲坛四十一个冬夏。
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忘记您,
这么多年我们未能看望您,
因为我们与您经历过同样的风风雨雨,
因为我们与您承受过同样的政治高压!
昔日年轻的学子,现在已没有了稚气,
我们的成熟里,有您的谆谆教化;
当年山里妹子农家娃,现在已甩掉了贫穷,
我们的富足里,有您的智力开发!
今天环绕在您身边的,虽不可以说是灿烂群星,
但可以称为党政工商教育医农各方面的专家。
我们有过辉煌,我们有过荣耀,
我们已儿孙绕膝,我们已家兴业旺,
我们如今的岁月,如歌如诗如画……
我们的成才、成长、成熟,
是对您当年辛劳的酬谢与报答;
我们是您精心耕耘过的一片沃土,
我们是您百般培育过的一群嫩芽,
这么多年,我们万分怀念您啊,
几十颗心时时把您牵挂……
当年,一场浩劫,
摧残了您的生命之花,
您死于荒唐与愚昧,
您死于批斗与鞭打……
您的罪名是搞“人性论”,
你的罪行是施行“母爱教育”!
啊,正是您当年推行“人性化”管理,
才使我们一生都心地美好善良;
啊,正是您当年实施“母爱教育”,
才使我们始终用真情拥抱世界!
今天,我们大力推崇以人为本,
证明您的“人性论”正确又伟大!
今天,我们倡导把爱撒播四方,
证明您的“母爱教育”无私又无价!
今日告慰于您的是:
荒唐的“文革”已彻底否定,
您的功绩岂容抹煞?
极“左”妖氛已扫荡殆尽,
您的精神如春雨还在人世飘洒……
今日,虽是一次迟到的祭奠,
愿以宽阔的胸怀笑纳……
恩师唐政啊,
您的恩情,您的形象,
在我们心中永放光华!
2004年清明节
回复 18# 大姐姐
你父亲给我这首诗的时候,手发抖,梗咽着说不出话。一位承受过重重苦难的耄耋老人的悲伤,曾让我辗转反复夜不能寐。这些感召,也是后来我力主你父亲应该序列浏阳一中名师队伍的动力。感谢张永昌老师,在这件事情上,他一直和我在一起努力,也感谢欧阳校长、章军副校长力排干扰。实际上就教学成绩来说,你父亲应该位列第一的。但进校时间短于杨老师,屈居第二。
你父亲一直深深地思念着你的妈妈,他给我说过许多的话,都是念叨你的妈妈的。还将他写的一些诗歌送给了我。今天老人已经走完了人生的路,这些遗物理当归还给你。我最近忙,俟空暇之日,我清理一下。
大姐姐的教数学的父亲龚老师,教语文的母亲唐老师都是我熟悉的特别尊重的老师,她的父母亲为人正直,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回复 20# 厚哥
谢谢厚哥对我父母的深情厚爱!你的令尊也曾任职于该校的行政领导,现在两位老人安好吗?
跟一笑了之先生:
谢谢先生拍摄的许多照片,勾起了我对母校的回忆。看到大姐姐和厚哥的回帖,更激起了我对仙逝的恩师们的怀念。我冒昧将一篇关于浏阳文庙的短文贴上来,或许对先生的摄影作品也是一种注脚?也以此怀想我逝去的老师们吧!
浏 阳 文 庙
我在浏阳的少年生活是与浏阳城内的文庙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因为,那时我就读的浏阳一中,就设在文庙里。我最难忘怀的是文庙周围的那一片历史遗迹,这里是浏阳所存古迹最为完整的地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比较清晰地感受到浏阳作为一个近两千年古老县治所具有的诸多文明胜迹。那年夏季,在一场暴雨之中,我参加初中的升学考试,考场就设在文庙旁边,我在雨声中仰望那庄严肃穆的孔圣殿堂,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想到那几千年前的宗师,我强烈感到自己必须成为一个懂文字有知识的人而活在这个世上!
入学了,我们班的宿舍就在文庙大成殿的后檐下,那是用木版窗格隔起的一种权宜之计的住屋,但能朝夕与至圣先师相亲,我感到了一股向上的力量。文庙啊文庙,你给我的最初的教育其实将伴我终生!
这是一座名冠江南的金碧辉煌的大庙!也是浏阳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建筑。她坐北朝南,占地达6000余平方米!这个还能保存得那么完好的庙宇,简直是浏阳千古风尘中的一个奇迹。根据历史的记载,浏阳的孔圣文庙始建于宋代,原本在东城廓外,后又迁建于南城廓外。至清嘉庆23年即1818年又迁址于城防正中处的岭头上,道光23年即1843年又续修增建,成为了一座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祠庙,就好象一座宫殿耸立在古城北面。面对着圭斋路,从中轴线上由南往北看过去,依次有万仞宫墙,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甬道,露台,御碑亭,大成殿等,这些主建筑之外,还有道光年间迁建于右边的崇圣祠和建于庙后山上的奎文阁。
我们读书的时候,万仞宫墙横堵在磨石街前,要上一段小坡才到圭斋路上。磨石街是一条很小的石板街巷,但那条街巷却通向一个重要的地方———古代的“校操坪”,据说校操坪是最初的县衙衙门口外的大坪,县衙与武官营相背,两个文武政权机构就紧靠文庙右边的崇圣祠,虽然是一条小小的石板街,由于紧连着这些重要“单位”,所以磨石街地位不同凡响!并且在衙门口外有古浏阳的著名八景之的“鸿阁斜阳”。所谓“鸿阁斜阳”是建在县衙高大仪门山坡上的归鸿阁,平时阳光难以照到,惟有黄昏时刻,夕阳残照,晚霞涂抹晴空,鸿鸟飞归文庙和老县衙后山的樟树群落,是非常令人赞叹的美景。宋代的浏阳县令杨时曾写过一篇《归鸿阁记》,说:“县宇西北墉之隅,有废址焉。荒黫芜没”“予一日,曳杖蹑履,徜徉乎其下,周览左右,洒然异之,披榛刈蔓而佳木茂卉,连山穷谷,挺芳含媚隐然四出。乃取县府之弃材,为阁其上。”据《县志》载,阁子落成后杨时曾延请县里有德之人,设宴酬宾。人们在阁上“拭目而望”则“微云洞开,一目千里”,可见当时还真是一大景观。连南宋著名的学者宁乡人张拭,即抗金名将张浚之子,那个与朱熹齐名的儒学家,也曾来过这里,也曾写下过一篇《归鸿阁记》呢。当时杨时还曾赋诗曰:
帘卷晴空独倚栏, 溟鸿点点有无间。
秋风注目无人会, 时与白云相对闲。
但我一直不解,听老人们说,古时的县衙确实是在文庙东边,我读书时曾与同学去探访过那曾为县衙的房屋,古香古色尚存,而且那个校操坪尚在,既然武官营与县衙紧靠相背,那归鸿阁应该在此处了,但却再不见那个阁子。按杨时自己写的《归鸿阁记》则在“县宇西北墉”,于是有人告知我,所谓归鸿阁即当时尚存的八角亭。那不是与飞鷃亭相左相重复了?所以关于浏阳的八景之“鷃亭芳草”和“鸿阁斜阳”到底各在何处,总是弄不清楚。后来翻看清同治时《浏阳县志》时才弄明白,归鸿阁后来迁建到县衙仪门外,虽然仍然座北朝南,但周围房屋遮挡,才惟有夕照中霞抹晴空鸿飞樟林的特有“鸿阁斜阳”的清浏八景之一。可惜那时归鸿阁已不复存在,我们也看不到那鸿阁斜阳的美景了!
尽管归鸿阁和飞鷃亭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准确地确定其位置了,唯一能判断它们存在的“八角亭”也在新的建筑群中淹没,但历史留下的遗迹却仍在老人们的记忆当中。许多古代文人的诗词更是留下了昔时的美景。除了浏阳神童周忠信描绘浏阳八景的词章之外,对归鸿阁,一首明代佚名诗人的诗,不仅把“归阁斜阳”的美丽留下来,而且把对杨时的景仰表达得淋漓了:
龟山遗像系人思, 高阁凌秋夕照迟。
山藻影摇金错落, 帘栊光绚锦离披。
余辉尚想瞻星日, 残霭应非立雪时。
对景有怀魂欲断, 忍磨苔藓认丰碑。
按流传下来的《浏阳地名歌》,在老县衙对面不远处应该还有一座相当宏大的福主庙的,可惜那时也已不存了。据说后来人们在东街口外又重修了一座福主庙。但沿着老校操场再向北去不远的山坡上,却有一座一直保存至今的庙宇,庙称“麻衣庙”,又名“杨公祠”“郭孝子祠”。由于郭孝子事迹的感天动地,至今香火旺盛。我其所以喋喋不休于这些浏阳仅存古迹的描述,是因为我实在无法消除对历史的曾经辉煌之思而耿耿于怀不能释然!
还是回过头来叙述我所特别熟悉如今还能基本保存的文庙吧!那可是古城浏阳的一大见证。我们在浏阳一中读书时,万仞宫墙是十分气派的,那堵红色的高墙横亘在磨石街旁,正对着相对宽敞的圭斋路。但我们到学校却只能从旁边的小角门进出。所以,文庙一直就没有一座向外的大门。据说,这堵高墙如果要洞开中门,则必须浏阳出了状元方可。直到1958年才终于打开了一道拱门,这就是如今文庙的正门,也成了浏阳一中的校门了。进入门里,那时泮池已无池水,状元桥也不复存在,因而有了一个不大的平地,那就成了当时一中的小小操场,直到1956年全校师生在左边一片废墟上修建了大的操场以后,这里才改为了一个花坛。棂星门也早已毁了,上得几级台阶,就是大成门了,甬道很长,有42米,宽达6米多,钟楼鼓楼均在,两边的庭院里苍松翠柏虬枝老干,翠黛相间,庭院里草色葱绿,且有红花杂树,显得十分幽雅。两边廊庑本为供奉孔子七十二贤徒牌位的地方,但那些牌位业已不存。那时均用木版间隔成了好几个班的宿舍。从甬道上露台有几级台阶,中间象北京故宫太和殿一般雕塑着一条腾云驾雾的石龙,龙头向着大门,十分逼真,活灵活现。这个龙头处我是太有感情了。因为中学时我便常常失眠,一失眠就会走出宿舍,坐在这龙头上,眼望夜空,浮想联翩。露台是用宽阔的长条麻石砌成的,两边各有一个舞亭,那两个重檐且四角攒尖顶的舞亭十分别致,虽然是木结构的,但上盖绿色瓷瓦,下托黄色琉璃瓦当,由内外四根石柱支撑,内顶又是莲盘人物藻井。这个露台就做了我们学生聚会或表演节目的舞台,舞亭则是乐池或化装的后台。我至尽还记得,我曾经和班上的同学在那个露台作的舞台上表演过由我编剧的《不动脑筋的孩子》和《半夜鸡叫》,那是一段童真快乐的日子,尤其是我们班住在大成殿后木板隔成的宿舍里,我们的语文老师就住在旁边的一个木板单间里,所以使我老是常常想象孔老夫子与学生席地而坐讨论学问的情景!我常常呆立在高高空旷的大成殿里,虔敬地仰望供奉着孔子牌位的神龛,看横梁上据说是由乾隆皇帝手书的“万世师表”几个遒劲的大字扁额。大成殿很高,据《志》载:高达9米,宽近13米,大殿由32根巨大石柱支撑,殿内曾设八卦藻井,朱漆雕花的隔扇门,那是历年春秋祭孔大典之主会场,因此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一进殿内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得到;大革命时候的1926年,就在这里举行过中国共产党的浏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潘心源为县委书记的浏阳县首届委员会,所以大成殿在新的时代里又成了革命纪念地。据说大成殿后还有个御碑亭,乾隆题的“万世师表”和康熙题的“斯文在约”原本都供置在那里的,但我们读书时御碑亭已不存了。从角门出去,一片高地平坦,有数十株硕大的古樟林立其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我最喜欢一个人坐在一株大约在一两米处开出三个枝杈来的樟树上静静地看书,听树上群鸟歌唱,感到的恬适和惬意是永世难忘的。
而在樟树林的山顶上,就是道光年间迁建的奎文阁了。那是一栋高高在上的两层的楼阁。那时做了学校的图书馆,现在回想起来,我常常去奎文阁里借上一两本图书,然后坐到三枝开叉的樟树上坐着静静地读书,那是何等的惬意啊!在那座奎文阁上,谭嗣同唐才常和他们的老师欧阳中鹄曾于1895年8月创建了“算学社”,次年改为“算学馆”,这可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的大事。当时的算学馆主要培养“诣极精微”的数学专门人才,招收的生员须在30岁以下,主修数,理,科常等课,此外还备有社会和自然科学各方面的“西书”,订有《申报》等许多报刊,供生徒课余“阅看外国史事,古今政事,中外交涉,算学,格致诸书及各新闻纸”。可见,当时维新派人士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特别注重对生徒道德品行的教育。尽管这个设在奎文阁上的算学馆规模不大,存在的时间不长,在戊戌政变前即无奈停顿了,但对当时政学两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据《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一书介绍说:中国近代之有科学技术团体当首推湖南浏阳算学社。亦如算学社发起人之一的唐才常所言:“湘省直中国之萌芽,浏阳直湘省之萌芽,算学又萌芽之萌芽。”所以,当我读书时,一边听老师长辈谈及文庙奎文阁等古迹的故事,一边接触典籍记录的文章文字,就感到在这座民国时即设为初级中学的文庙,对后代的影响甚大。后来我们知道,连伟大的胡耀邦都是这里的学生,我们为拥有这样的校友实觉无上荣光!
1956年浏阳一中开办高中,成了一个完全中学,向文庙两边扩建了许多新的校舍和教师公寓。后来我已不在此间了,但听说文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重创,虽然四周高耸的红墙仍在直矗无言的蓝天,但文庙里的设置据说被所谓“破四旧”捣毁得面目全非了,我曾经偷偷地去我们曾经那么流连的文庙看过,那露台下台阶中央的龙头已经被毁掉,那是我感到最为痛心的地方!幸运的是历史的道路总是在曲折中向前的,永恒的东西并不会为一时的锋芒所刺破,文明的渊源其实也不会为骄阳烈日而干涸。这是座历史十分悠久,规模相对宏大,建筑设计精巧,布局又特殊完美的在江南乃至全国都颇副盛名的孔庙,还算是经受住了文化大革命暴风猛雨的考验,终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了!1983年,政府终于把其列为了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又僻为了浏阳市博物馆。当我再一次回到我少年时相亲相近的这个神圣之地时,我看到今天的文庙不再是中学的一部分了,作为一个基本依照原样恢复的博物馆址,里面的很多设施已经基本齐全,那个文革中被毁坏的龙头,也已修复了,真是值得庆幸!
尽管周围的一些古建筑比如那座老县衙和武官营,早已不存,校操场早已成为了党校的新校舍,现在又建起浏阳的最高高楼,名为“香山国际名苑”了。离文庙不远处的麻衣庙即郭孝子祠,却被民间人士捐资修复并且香火极为旺盛!在浏阳这个本来的礼仪礼义之乡,在传统的孝道文明的传承中,仁义礼智信加上孝为天下先的思想,也许就在这民间修复的孝子祠中得以复苏?许多年来,这里曾被人扣上“封建”“迷信”等等大帽子折腾不已,但却没能丧失传承的意义!当我们在发思古之幽情的时候,实实在在也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回复 24# 天马山人
天马兄经典文章神来之笔,拜读了。
回复 2# 金风送爽
文庙是个值得去的地方。
回复 25# 一笑了之
让您见笑了!实在是您的大作引起了我太多回忆,我不能忘了我们许多班的宿舍,就间隔在文庙的廊庑上,我们班当时就住在大成殿后面。大成殿前的露台,是我们学生进行演出活动的地方。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看到先生的摄影作品,怎不令我唏嘘感叹!谢谢您!
回复 27# 天马山人
呵呵,我这里关于浏阳文庙的图片多,还有很多校友的资料,没准你的照片也在我的手上。给浏阳一中做了两届校庆策划工作,特别是校史陈列馆的设计制作,让我有了从比较宽和深的角度观看浏阳一中乃至浏阳社会发展的机会。你的大作文笔俊秀,经年往事娓娓道来,让人有酒陈愈香的感受。
回复 29# 行者无疆
谢谢行者无疆先生青睐拙文!只是因为一笑了之先生的照片好,才激起了我这个浏阳一中学生对文庙的记忆,贴上了这篇文字。您在帖子里提到厚哥,见其与大姐姐的对话,知悉他亦在此间呆过的,而且是一老师的公子,更是激起了我对当时许多恩师的怀念。我的语文老师朱克先生、唐政先生、龙嗣涛先生等一直为大家景仰。可惜,朱先生调长沙后又于57年打成右派,我曾在长沙见其拖板车,极其悲惨!我写过一篇散文《全椒散人》,文中记述过我们师生的相遇;龙先生最后也被打为右派回去原籍茶陵不知后来如何了?唐先生更是悲惨呢,文革中被活活整死!我还有一位最为敬仰的老师钟堃先生,当时是教导主任,对学生极好,人望很高,56年因为什么“历史”问题被判刑,后来亦不知所终。每每回忆起这很多先生,我便不能自已!不知厚哥是我哪位先生的公子,高姓大名?世事沧桑,转眼数十年过去,我的这些恩师均已作古,但他们的人品道德,是永留在我们心底激励着我们这些学生的!
回复 1# 一笑了之
文庙风水宝地,古意盎然、器宇轩昂,好图好文,欣赏中!
敬仰龚雨人老先生!
非常奇怪,你这最后一张图片在编辑栏内更本就不存在,无法删除。
回复 33# 夜深人静
谢谢夜版对家父的厚爱!我向您鞠躬了!
回复 34# 夜深人静
非常奇怪,你这最后一张图片在编辑栏内更本就不存在,无法删除。
回夜版,是我操作不当剪切了,后来却又走出来,哈哈,就让它挂在下面算了,只是有点多余罢了。给您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
回复 24# 天马山人
那年夏季,在一场暴雨之中,我参加初中的升学考试,考场就设在文庙旁边,我在雨声中仰望那庄严肃穆的孔圣殿堂,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想到那几千年前的宗师,我强烈感到自己必须成为一个懂文字有知识的人而活在这个世上!
少年有志,天下才兴啊!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