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散记(十四)
令人心痛的克孜尔千佛洞
雅丹地貌中的著名景观“布达拉宫”
公路边大片红色的是什么?停车过细—看,居然全是维族老乡晒的大红辣椒,而且沿途几十里路到处都如此,没见—棵辣椒树,哪来这么红辣椒呢?问司机,他也搞不清,只知道这里盛产辣椒。
行驶近二小时,一面峭壁巍然矗立面前,克孜尔千佛洞便坐落其间。
门票50元/人(有老人证只收40元)、停车费10元、导游解说费每位游客100元。
我们买票进入景区后,先在验票处排队。因为我女儿女婿都来参观过,所以我们没请讲解员,但验了票后仍不许我们上去,守门的说必须要请讲解员才让进去参观。因为每个洞必须由讲解员开石窟门才能进去参观,我们补交了不菲的讲解费后,随讲解员参观了四个洞,洞中空空如也,没一个洞有佛像的,至于壁画,影影绰绰残破不堪,根本看不倒一幅完整的画,据讲解员说,本来还有几个较好的洞也是开放的,但我们今天运气不好,有专家在里面临摹修理,不许上去。
花了四五百元,奔劳几百里,看了几个空石窟。感觉有点亏!
克孜尔千佛洞的精华洞窟并未向游客开放。开放的洞窟很少,且因破坏严重,可看性不大。许多佛洞里甚至难见壁画的影子,只能凭空想象了……
据讲解员介绍:历史上,唐朝玄奘去印度取经路过这里,佛教由印度东传,先到龟兹,然后东传内地。南北朝时,克孜尔一带有僧万余,佛塔寺千所。龟兹便成了佛教中心。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石窟最多、壁画最完美的石窟群。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qiu,音秋)兹古国的疆域范围。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首先传入新疆,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
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公里,与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大约始建于公元3世纪,比莫高窟还要早200多年。
可惜的是,克孜尔千佛洞历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又经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德国一些探险队的劫掠,完整的壁画几乎消失殆尽:放置释迦佛的佛龛空空如也,壁画上所有佛象左半边袈裟均被剥走--因为它是金箔制成的,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画被人揭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特别是德国的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还陈列着大量从此地掠走的克孜尔石窟壁画。
目前,克孜尔千佛洞有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其中135个窟形比较完整,75个洞窟壁画保存较为完好,对游客开放的只有几个石窟。为了更好地保护克孜尔千佛洞,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不准拍照,不准吸烟,不准触摸石窟内的墙壁,一次参观的游客人数要限制在16人以内,以免由于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潮气及人为破坏影响壁画的保存。
不过置身在雄伟的明乌达格山举目远眺,克孜尔千佛洞尽入眼帘:悬崖上一个个石窟层层相迭,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威风八面。
没有开放的洞窟
还有很多石窟根本没有清理出,洞口仍泥封着。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克孜尔都是丝绸之路上国际化的佛教中心,河谷里日夜回荡着三宝之音,僧侣的黄袈裟是这里唯一的色彩。来自世界各地的无名画师用他们的虔诚画下了自己心目中的佛陀形象和对信仰的理解和演绎。
景区中心耸立着一座墨黑色的高高的铜像。这位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人物是古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只见他右腿高架,右手垂于膝上,神态安祥,似在静思。彰示一代得道高僧的深遂的思想境界。
下面是人造景观。
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opacity=100); LEFT: 209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16682px; opacity: 1" initialized="true" ctrlkey="aimg_147127" mtype="menu" layer="1" cover="0" fade="false" cache="1">下载 (156.95 KB)
这里山抱水绕,林木葱郁,彼此辉映,风光崎旋。
到新疆旅游,看人文古迹,这是一处最令人不能忘怀的地方。
历史的厚重,民俗的延续,演绎一代又一代社会的繁华与更递,千佛洞是古希腊、罗马、印度、波斯、中国中原文化交融的见证,千佛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背景令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但是,今天见到的却是令人心痛的满目疮痍:实在令人心痛!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