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散记(三)
令人景仰敬畏而痛心的敦煌石窟
虽然看过一些关于敦煌石窟的书籍和图片,早就知道敦煌石窟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但对这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艺术宝库我一直心驰神往。今日终于如愿以赏,我的心情确实有点激动。
车到景区,我即为敦煌石窟的巨大规模和庄严气派深深震撼。我游览过龙门石窟和云岗石窟,当时所产生的只是玩和观赏的愉悦,而敦煌石窟给我的感受却是对艺术的景仰和对宗教的敬畏。
敦煌石窟被誉为 “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
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敦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窟文物宝库。在莫高窟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石窟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因为游人众多,需要在每个可以参观的窟之前排队等候,虽拥挤但不混乱。一般情况下只能跟讲解员看10个窟,其他石窟尚未对游客开放。莫高窟管理非常严格.在洞窟里拍照或乱摸会被导游当场赶出去 。
有些洞窟光线比较明暗,行前导游要我们自备手电,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带的手电甚本没用,讲解员手中那把特制手电筒,就足以看的分明,而且每一个讲解员都比较专业,讲解细致到位,还可以耐心回答游客的提问。
遗憾的是,面对破损的塑像,残缺的壁画,散尽的经文,截断的河流,风化的洞窟,我心中特别痛。让人心酸的历史啊。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一度颇为繁华,曾经灿若星河的辉煌,恐怕是现代人用尽可怜的想象力也无法企及的。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
敦煌石窟和所有的石窟我都冒去过,欣赏你们的报道和照片也是一种享受呢……
59兄辛苦了,把我等一起带入了辉煜的艺术庭堂!
我从很多游记中看到过相关敦煌的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谈对敦煌文物的保护,因为敦煌地处西北,除受人为的损害外还面临着日益强大的风化和风沙的侵袭……我真为这座历代中国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宝库而耽心,更希望能通过这些文字为敦煌的保护而呐喊!
通过五九兄敦煌石窟《西游散记系列篇》的报道,不若是到西域一游,把这么多的资料整理出来是极辛苦的事,谢谢五九兄了!我认为全篇中最精彩部分是敦煌莫高窟的古代经典文化。那些塑像丰韵活泼,栩栩如生,造型尺寸得当,相对于难以保持的壁画来讲,应该是经典之至,形象之至的了!
回复 10# 痴眼睛
最新策划新疆旅游的是你、我、狄德罗二世,我们反复商讨计划周祥,到时后你们却因事末能成行。真遗憾!!!
回复 11# asd99999
看到你拍摄的敦煌石窟损坏的情况,
让我想起了河南龙门石窟损坏的状况,
石窟的很多图像都被人为的铲除了。。。
无知毁坏了历史文化!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