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喜欢爱好诗的网友,在格律诗的“韵脚、声调、平仄、对仗、拗救、古风、律诗和绝句格式”等方面的探讨。现将格律诗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及要求概括出来,为大家学习和鉴赏格律诗时提供点依据:
1.律诗: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在形式上,一般包括以下六条规律:
第一,每首诗限定八句,五律是五言八句(四十个字);七律是七言八句(五十六个字)。不能增减。每句字数要一样,不能多也不能少。
第二,每首诗除了首尾各两句外,中间四句必须是对偶。(每首均有四联,每两句相配,称为一联。第一、第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每一联的前一句叫做出句,后一句叫做对句。对句的最后的一字必须是平声,出句最后一字可平可仄。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的,就叫相“对”,上联对句的平仄和下联出句的平仄相同的,就叫相“粘”。“对”和“粘”是格律诗的两个专门术语,在律诗中是很讲究的。该对的不对,该粘的不粘,就叫“失对”、“失粘”,也叫“拗”)。 词汇﹑语法都还要大体相称。全诗首尾两联(每二句称为一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中间各联必须对偶。
第三,每句中某字必须用平声或仄声,某字可以平仄不拘,都有一定的要求。
第四,除了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外,第三、五、七句不押韵,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入韵者,这是变例。)
第五,所押的韵脚,必须全部用平声韵。(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而且每首要一韵到底,不可中途变换。(如律诗首句押韵的话,可借用邻韵。但对邻韵的选择,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第六,在律诗中,一般都是两个字构成一个节奏或音组,所以又称之为双音节。由于每句字数是奇数,所以又总有一个单音节。这样,五言诗每句就是三个节奏:两个双音节,一个单音节。七言诗就有四个节奏:三个双音节,一个单音节。平仄声即按音节的划分在一句中交错使用。在音节上,每四句构成一个单元,每八句体现一次相间相重。普通的五律,七律都是用两个音节单元构成,排律则用三个以上的音节单元构成。
2.绝句: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绝是五言四句;(二十个字)七绝是七言四句(二十八个字)绝句实际上还可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绝句(律绝)在形式上,一般包括以下四条规律:
第一.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第二.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第三.要避免孤平。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
第四.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律绝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个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个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可以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第一.排律是普通律诗的延长,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应该和普通律诗为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排律以五言为主,七言的比较少。五言排律也像五言律诗,首句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但是,其变例比五言律诗的变例更少。
第二.句数可以在十句以上,用双数增加。排律是律诗的延长,关于排律的韵数,普遍喜欢用整数,例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一百韵(二百句)等;有些排律的韵数不是整数,如二十四韵,三十六韵等。排律是以两句为一韵。除首尾两联外,其余各联一律要用对仗。
(唐人有六句的律调诗,但极少。八句以上的称为长律或排律。唐代科举考试用五言六韵,计十二句,称为“试律诗”。清代科举考试用五言八韵,计十六句,称为“试帖诗”。一般的长律不限句数)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平水韵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886.htm)
谢谢两位老师!退下来后,慢慢学哈看。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