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对于“知青”这个群体人们不陌生,反映“知青”群体的文学作品也不少。但是,对于“知青”群体外的另一支旁族---比喻,全家下放、全家遣送的所谓随户知青,人们也许知之甚少,印象不多,而这部份人所曾经历过的岁月,可能比纯粹的“知青”更艰难更蹉跎,因此也应当不被历史所忘却。在此,作为全家遣送中的一员,值此本人“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我希望用小学未毕业的学历和在电脑上打字如同捉“虫虫”般的方式,将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记录下来!
(本文曾发表于《天下知青茶座》等栏目,今天借《黄埔后裔》栏目新开之际,特将这篇反映“后黄埔时代”的拙作重发,以飨诸君。)
白果树下
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双方在边境陈兵百万。珍宝岛的枪炮声,更是促使我国高层决策者作出了“要准备打战”的决择。
其中,作为落实的步骤之一,清除城市中包括地富反坏右在内的所有二十一种人,将他们遣送农村,交由贫下中农监督劳动改造,以防战争发生后,这些人“乱说乱动”,造成后顾之忧。
我的父亲出身“黄埔”,跟日本人打了八年抗战,与共产党也打了三年内战。所以,解放后划为历史反革命份子,属二十一种人之列。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五日,寒秋的天空漂着冰冷的雨丝。按照长沙市革命委员会的命令,我们全家大小五口,随同着那一批被同时遣送的几十户人家,挤在几部破旧的公共汽车上,向着那遥远的湘西缓缓地驶去。
按照当时的遣送原则,一般都是遣送回老家原籍。而我的老家是在广东沿海地区,主管部门为防止我们这些“不良份子“偷渡逃港,便将我们这些有着诸如类似问题的一群人,统统安排到了他们指定的地方——湘西的沅陵。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安排的用意,后来终于明白,在这个远离城市交通闭塞的群山峻岭中,每个公社下这么一户,便可彻底断绝这帮“沙场老将”之间的连结,使这帮人不再有可能“串联作祸”。你想,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围有成千上万双火眼金睛盯着你,你能做什么?什么都不能做,唯有老老实实低头劳动---做事。
车厢内,人挤得满满当当。车窗外的雨丝,顺着玻璃破损的窗子,纷纷扬扬地漂洒在人们的头上身上,让人感到一阵阵地寒气扑面而来。而在人们的心中,对于今后前途的迷茫和生活的如何着落这些问题的担忧和压力,也像车外冰冷的天气,在心里掀起一股股透彻心扉的寒意。
车行不远,忽然前面有个女子疯疯癫癫地大声嚷叫起来:“我不去,我要回家。”并挣扎着朝车门挤去,她身边头发花白的父亲赶忙死死地拉着不让她动。可是,女子根本不听从她父亲的劝慰反而声音却越来越大,这可激怒了坐在前门边隔着该女子不远的一位穿着军装戴着红袖章扎着武装带负责押送的人员。他猛然站起来,指着女子大声吼到:“你他妈的,找死!”话没落音,解下腰上的武装带,朝着女子的头上“啪啪”就是重重地两皮带。女子先被那声吼已吓得半死,接着又挨了这重重的两下,早已魂飞魄散,转而抱着头只顾往他父亲怀里躲,连哭都不敢哭了。余怒末消的“红袖章”瞪着一双凶狠地眼睛,朝车厢内来来往往地扫了几遍,见再没有敢发牢骚和想“造反”的人,这才坐到他原来的地方抽他的烟去了。
过了一段路,边上有熟悉该女子的人说,原来她谈了一个男朋友,听说她家里要被遣送后,便不再和她来往,女子便郁闷成疾,变得疯疯癫癫的。说完叹了口气:“唉!现在她事又做不得事,像这样的人搞得乡下去做什么罗?真是作孽!”
望着刚才的一幕,忽然一个恐怖的担心涌上我的心头。我问身边的父亲:“我原来看过《湘西剿匪记》和其它一些湘西剿匪方面的书。书里面介绍,过去湘西的土匪好多而且民风剽悍,是不是那里的人都很凶恶?”父亲的心里也没底,只好安慰我说:“你不去惹他,应该没事吧!”
在路上颠簸了整整两天,傍晚时分几辆“老爷”公共汽车终于像喘着粗气的老牛开进了沅陵县城。
据史料记载: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为湘西门户。辽阔的幅员居全省首位,总面积5850.21平方公里。从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抗战时期,作为正面战场的后方重镇,当时省内外的好多机关、学校、工厂和难民都疏散到了这里,使这里也曾热闹、繁荣过好一阵子。
城边,滚滚的沅水傍城而下,蜿蜒着流向远方。
在河的对岸,是风景如画的凤凰山。当初,著名的少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也曾有好长一段时间被幽禁在山上的凤凰寺内,过着青灯古卷的日子。
吃过晚饭,我和父亲在江边行走。望着流向远方的江水,父亲轻轻地哼起了:“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当兵啊,要当抗日军,不是好铁不打钉……”父亲的歌声低沉、浑厚。我想,也许是站在这沅水的江边望着这奔腾的河水触景生情,让父亲忆起了这首当年唱遍了大江南北的《延水谣》,而歌词中的内容仿佛又将父亲的思绪,带回了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总之,父亲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
第二天,分配方案下来,我们一家被分到一个叫张家滩的公社。出去找人一打听,别人一听张家滩,答道:“嘿噜噜(啊呀呀)!分到那个地方,那好远,又不通车路,从这里去要翻好多座山,还要淌几条河。”我们听了这样的介绍,心里真有点发凉。但是,那个时候哪个有胆子去要求更改?既然一切都只能认命,那就听天由命吧!
收拾好随身衣物,县里找来帮我们搬运家什的人也到齐了。于是乎,箩的箩筐、背的背篓,十三岁的我也用提桶装了一担锅碗瓢盆等挑上。大家收拾停当,便开始赶路。
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大自然,给了我这个从城市走来的孩子很多新奇。尽管时节已是深秋,很多物种已开始凋零,但山上的树木依然葱笼、繁茂,到处开放着一丛丛黄灿灿的野菊花,鸟儿在枝头叫;松鼠在树上跳,一条由各种形状的青石板铺就的山路,从山脚一直蜿蜒着伸向看不见头的山顶。当第一次看到这些美丽的风景,真还给人一种景致怡人的感觉。
但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领略到了生活的艰难与苦涩。
当我们一行人开始爬山时,久违的太阳却从云缝中钻了出来。没爬多远,汗滴便从人们的头、颈、脸上一颗颗地冒了出来。挑着这担几十斤重的锅碗瓢盆,刚上肩的时侯并没有感觉出它的沉重,走了七八里路之后,这些锅碗瓢盆沉甸甸的份量便充分显现了出来。这时的我不但汗流颊背,而且肩上的担子也感到越来越重。两边的肩膀被扁担压得通红、肿痛,我只好走几步就将扁担转换一下肩膀,用这种频繁换肩的方式来暂时缓解肩膀负重的压痛。而腿肚子就更加不争气,上一个台阶就抖几抖,上一个台阶就抖几抖。
猛虎坳,因当初山高林密草深而时常有猛虎出没而出名,是通往张家滩和渭溪两个公社,方园几十里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翻越的第一座山。
当走到半山时,大家都停下来休息。我一屁股坐到地上,身子就好像要散架,于是赶紧找个地方抻抻脚躺下。母亲赶紧从她一路上挽着的大包袱中拿出条手巾给我揩汗,一边爱怜地问我:“祥,还吃得消啵?”我点点:“没事!”
这时,父亲从后面赶上来了,他从肩头放下骑在他肩上的满弟。掏出香烟,给每位帮忙的师傅逐一递上香烟,并说着辛苦、劳累了大家之类的感谢话。一路上跟父亲一起走的四弟,这时挨着我的身边坐下,将手里刚从路边刺蓬上摘下的“糖罐子”,分给我和满弟吃。
闲聊中,有人问父亲;“你就这三个男孩子,没有女孩子吗?”
父亲答道:“女孩子没有。”然后指着我们几个说:“除了这三个,另外还有两个大点的男孩子,都二十多岁了。大小孩早几年下放到了江永,现在已经结婚生小孩了;第二个下放在宁乡。”
刚休息了一下子,忽然坐在旁边的一群人爆发出一片哄然大笑,然来,有人在说笑话。说的是:他们附近有一个女人,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在当地拥有不少仰慕者。近段时间丈夫被队上派到外面当民工修公路去了,这个女人在家便有点耐不住寂寞,整天和一些后生仔打情骂俏。晚上若是有相好的后生仔来“敲门”,那是相当大方,来者不拒。当然,顺带着也赚点“油盐钱”。这天晚上半夜三更,“猪娘”(当地风俗:小伢儿出生后,给取个贱名,图个好养活。)也想去她那里“借宿”。快走到门口时,却看到“黄狗儿”闪进了屋。“猪娘”便慢慢地蹑手蹑脚地摸到屋边去听“壁脚”。当他悄悄地把头伸到窗户前时,看见那女人正敞胸露怀的任由“黄狗儿”的手在她雪白丰腴的双乳上放肆地揉捏,稍后,“黄狗儿”的一只手又慢慢地顺着那女人的肚皮往大腿窝滑去……猪娘赶紧蹲下身子缩回头,心里“呸呸呸”地自认晦气。可是,受了刚才这一幕的刺激,这时他自己的下体却在不由自主地迅速澎涨。随着屋里床铺的“嘎吱-嘎吱”声,他的下体硬撑得一挺一翘的就像裤档里钻进了一只蛤蟆。看到今晚没自己什么事了,蹲在这里又熬得难受,还怕让人撞见,便迅即往回摸。天又黑,路又窄。走得一条有人来高的田坎边,突然一脚踏空,整个人一下就栽到了田里。爬起来一看:头上身上脚上满身泥水,活脱脱像一只泥巴葫芦……
歇了口气,呷了袋烟,大家继续赶路。父亲看我肩膀压肿了,走过来要我背满弟,他挑着我的担子走了。我便将只有四、五岁的满弟背在背上、母亲则一手挽着那个大包袱一手牵着四弟,跟在父亲的后边朝山顶爬去……
在猛虎坳的山顶,设有一座义茶亭,为来来往往的过客免费提供茶水和休息的地方。照看亭子的是当地的一位五保户老人,老人很和善,每天,他便早早地烧好一大桶开水放上茶叶凉在那儿。如果想吃热茶,那火塘上吊着的铁锅里时刻有开水,反正山上柴多的是。来了过路的客人,老人便陪着聊聊天,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熟人,如果带有什么吃的东西,都会拿出一点给老人尝尝。
从猛虎坳下到山脚就是两山溪。两山溪,因有两条河流在这里汇合而得名。在两河交汇的下游正面,有一座壁立千仞的断岩,陡拔险峻,上面稀稀拉拉地生长着一些杂树。险峻的断岩下面,由于两条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形成了一个数丈深的积水塘。远远地从上面看下去河水绿的泛蓝,非常悦目。以前对古人“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句中的蓝,觉得不解,现在亲眼目睹果然如此。
河边,几个女人在用棒槌洗衣服,“嘭-嘭嘭,嘭-嘭嘭”地棒槌声在河谷中有节奏的回荡。
走在前面的人已经开始过河。我将父亲肩上的担子换了回来,脱掉鞋袜,尽量将裤脚挽到大腿根上,然后顺着别人在水中踩出来的路,挑着担子一步一步地向前趟去。水有点冰凉,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岩头、卵石,脚踩在上面有点硌脚,再加上水流的冲击,人走在水中晃晃悠悠,随时都有跌倒水中的可能。于是,我不时回过头,大声招呼走在后面的父母和小弟:“小心,慢点!”
最难受地应当是母亲,平时从来没有打过赤脚,现在突然走在这遍地硌脚的水中,脚板的疼痛是可以想到的。但是她全然没顾自己的脚板疼痛,将包袱挂到肩上,一手牵着四弟,另一只手搀扶着肩上骑着满弟的父亲,心里唯一所想的就是只怕这父子俩滚到水里面去。
刚过完河,便有人用山歌调戏河对岸的洗衣女子:
情姐住在两山溪,
一卖豆腐二卖B(身)。
落了三天长贯雨,
豆腐生霉B生蛆。
河对岸洗衣女子听到山歌后,无奈隔着一条河,追又追不上,便在对岸:“背时个--,短命个--”,敞开喉咙好一阵叫骂。这边听到骂声不但不恼,反而脸上笑得像“抹布”样的,挑起牛角般地翘扁担一颠一颠地,一溜烟已去好远……
(待续)
黄埔后裔 一网情深。。。
回复 9# 冰激凌
谢谢西岭望雪兄、友情兄及冰激凌女士!
感谢诸位的惠览、赐贴!
春节将至,祝大家:平安、幸福、快乐!
回复 11# 冰激凌
冰妹:你好!
看了你的跟贴,我的心都碎了,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好在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今后的日子望彼此珍惜。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12# 周行
早就知道江永版块有个周行女士,不但气质风度不凡,而且诗、文俱佳!感谢湖知网,感谢父辈们的渊源,让我们有机会相识并走拢到一起。
谢谢惠览!祝:春节愉快!
祝潇湘之子新春快乐!好文多多!
[flash]http://www.swfcabin.com/swf-files/1295098126.swf[/flash]
回复 15# 周行
祝潇湘之子新春快乐!好文多多! 谢谢祝福,谢谢鼓励!也希望在湖知网这个平台看到你更多精彩的诗句和华章! |
潇湘哥:昨天有情周末告诉我,你的文章其实也不完全是“悲惨世界”,其实更多体现的是:乡村的风土人情和农民的生存心态。
我特意去看了几小节,感觉到虽粗俗但很豪放,虽遥远但很亲切。应该称之为乡土文学吧!
回复 1# 潇湘之子 尽管时节已是深秋,很多物种已开始凋零,但山上的树木依然葱笼、繁茂,到处开放着一丛丛黄灿灿的野菊花,鸟儿在枝头叫;松鼠在树上跳,一条由各种形状的青石板铺就的山路,从山脚一直蜿蜒着伸向看不见头的山顶。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的人间仙境听着你描述就已经非常向往了,羡慕身临其境的你。
回复 17# 冰激凌
潇湘哥:昨天有情周末告诉我,你的文章其实也不完全是“悲惨世界”,其实更多体现的是:乡村的风土人情和农民的生存心态。 我特意去看了几小节,感觉到虽粗俗但很豪放,虽遥远但很亲切。应该称之为乡土文学吧! 冰激凌妹妹:你好! 首先要请你原谅,正如同我在序言中所介绍的那样,我是个没读几天书的人,而且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又是我当年在乡下生活的一些片段,你可设想,当年我每天生活在那些原汁原味的山民中,他们所能传授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所以粗俗、悲情在所难免。友情兄的见解也没错,除了粗俗、悲情,好歹也反映了一些当地的民俗风情,应该说还反映了一些其他的,如,人伦亲情、历史掌故等。如果有兴趣,慢慢看吧,看完,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
回复 19# 潇湘之子 我希望用小学未毕业的学历和在电脑上打字如同捉“虫虫”般的方式,将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记录下来!
精神可嘉。敬佩敬佩!
回复 18# 冰激凌
尽管时节已是深秋,很多物种已开始凋零,但山上的树木依然葱笼、繁茂,到处开放着一丛丛黄灿灿的野菊花,鸟儿在枝头叫;松鼠在树上跳,一条由各种形状的青石板铺就的山路,从山脚一直蜿蜒着伸向看不见头的山顶。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的人间仙境听着你描述就已经非常向往了,羡慕身临其境的你。
我下放的地方,当年确实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风景怡人。不过有时侯看一件事情,会因为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心情不同而看法不同。那时一天到晚为生活而忙碌,出门不是爬山就是涉水,搞得腿肚子抽筋;生活方面,因田里地里“十年九歉收”搞得人人“日食两餐难得一饱”,所以那时我对那里山水的评价是:凶山恶水,地脊人贫。当然,现在当地的人们生活也有改善,不过自然环境也破坏得百孔千疮了。
冰激凌妹妹:你好!
首先要请你原谅,正如同我在序言中所介绍的那样,我是个没读几天书的人,而且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又是我当年在乡下生活的一些片段,你可设想,当年我每天生活在那些原汁原味的山民中,他们所能传授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所以粗俗、悲情在所难免。
潇湘哥你好:
你有这种反应,我吓了一跳,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连忙去百度查了一下粗俗的含义: 俗与粗俗,从语言的角度看,不是一个词,从逻辑的角度看,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无论是意义、内涵还是外延都不是一回事儿。 俗是庸俗,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是人生态度。从生存的角度看,我们都是俗人,食、色、性都不可避免,就像《坚持俗气式生活》中作者说的那样:俗,组成了生活。这是大俗,雅后之俗、彻底之俗。俗得理直、俗得气壮、俗得直接。
其实我的本意是要褒奖你的,没想到由于我的无知、随意、信口开河而伤到了你。所以说要求得原谅的应该是我。
还有,是因为有情哥对你文章的赞美,才促使我去欣赏你的美文的,那些乱弹琴的话都是我冲口而出的,与他没得一点关系啦,要不然我又得向他去赔礼了。再次请你原谅!
还有一件事,昨天第一次见你真人后,就觉得你应该把"潇湘之子"改成"潇洒男子"。嘿嘿~~开个玩笑心情会好一点了吧。
复 1# 潇湘之子 并问候诸君。。。
为君鼓劲。。。
回复 1# 潇湘之子
好文章!住事不堪回首.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命运.如同身受!期盼潇湘君的新作!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