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们正年青。
——青涩的浪漫
前言;因为有生和死,我们才会长大。因为我们长大,才晓得生和死。
往事缠绵,忽隐忽现,依稀又在眼前,翻身披衣下床,点灯寻物,却还是梦幻连连------。
( 二) 猪殇
经大家热议,还是决定买只猪崽回来养,莫浪费那些打米的糠和吃剩的饭,养肥了过年节还可有肉吃,解解馋。于是初五赶闹子时,大伙直奔买猪场。选来挑去,总拿不定主意,真是挑花了眼,在一群黑白相间的小土猪崽面前,大伙看了半天,嫌猪崽大了点,花不来,于是转身往它处寻找,走不多远,发现一黑白相间的小猪崽在拱老孟的裤脚,赶开它又来,猪老板赶来,笑嘻嘻的对老孟讲,这只猪和你有缘呢,老孟是我们的知青组长,他弯下身,拍拍摸摸这只小猪,小猪竟越发往老孟身上拱得起劲,城府较深的老孟,摸摸脑壳,老谋深算的轻轻一句;就是它了。
于是,大伙便簇拥着小猪崽回到深山老岭的家,猪栏就搭在厨房边,大伙吃饭时也能听到小猪的欢叫。小猪黑白相间,是当地土著猪种,来时已有三十来斤,十分“清秀苗条”,大伙一致同意取名“丽达”,简称“丽丽”,丽丽却蛮活泼好动,常翻过猪栏杆,到野外游玩,玩累了,饿了才记得回。有时搞得我们满山遍野去寻找,满山高唱“丽达之歌”,它才极不情愿的哼哼着回猪栏。
转眼又过了七,八个月,丽丽在大伙的“好饭好菜”的精心服伺下,长大了点,长壮了点,却总长不肥,抬着称了好几次,横直都是八,九十斤,大伙都纳闷;这只猪何解总长不肥呢?请来农大哥看看,他们都讲,这是只“米坨子猪”,长不肥了。再喂也是如此。于是决定将她宰了,炕成腊肉慢慢吃。
当把大锅架起,柴火烧起,猪栏里却不见了“丽丽”,大伙又只得扯起喉咙,满山最后一次高唱“丽达之歌”,好不容易将它捉回,它一看到熊熊柴火时,死活不肯就范,当小鼎亮出明晃晃的杀猪刀逼近它的喉管时,绑在楼梯上动弹不得的丽丽,两只眼睛分明流出了泪水,使劲摇着它黑白相间的小尾巴------。
丽丽走了,猪栏空了,它的躯体被分成几大块,当晚就放在灶上,准备炕成腊肉,年青的小鼎是个很心急的人,它将炕腊肉的灶眼塞满生柴火,因为生柴火烟特大,心想一晚就能炕成腊肉,便美美的去睡了。
半夜时分,忽听屋外厨房处,辟啪大响,且红了半边天,大伙这才晓得,厨房起火了,原来我们的厨房全由茅草搭成,火一碰就着,所有的人都立马翻身而起,端盆提桶打水救火,邻居农民老米挥着一把利斧,全然不顾火热,将几根屋柱砍倒,以隔离连房火势,因为厨房就连着老米和我们住的家。那一烧起来,便下不得地。火光中,只见他屁股后吊着只“尾巴”,原来他情急之中,只穿了一只裤筒便急吼吼的赶来,另一只裤筒就成了尾巴。
整个厨房连同“丽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灰飞烟灭了。事后才晓得,炕在灶上的“丽丽”,在柴火的高温下,满腔“泪水”(油水),往下滴,滴在柴火上,便真成了“火上浇油”,陡然引起大火,把整个“丽丽”热热闹闹的送上了西天。那只黑白相间的小土花猪,也只能在天堂听我们为它引亢高唱“丽达之歌”了。
从此后,再也没有养猪。
(三) 人殇
天麻麻亮时,只听得村子禾堂坪里传来生产队长王二爷急吼吼的叫声;何得了咯,王四上吊哒,快来人哦。王四是队长二爷的堂弟,生产队的财神爷--会计,何解好端端的就去寻死呢,大家都被惊醒起来哒,聚齐在禾堂坪前王四的那间老屋门口,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天阴沉沉的,刮着冷风,又好像就要“落水”(浏阳客家话;下雨)一样,王二爷的堂客哭着喊着告诉大家,昨晚在我家还坐哒蛮久,有讲有笑,还硬要把他欠二爷的十块钱还给二爷,二爷讲,手头紧,莫还着,他还死活不肯硬要还------。听哒二爷堂客讲,大家也想起昨天涞田时,和王四还打打闹闹,全然没有要“走”的迹像,怎麽一夜之间,喊走就走了呢。
在王四的书桌抽屉里,发现王四走的情因,他给二爷留下一封信,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二哥,有130多元钱对不上账,是我把它花掉了,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大家,我无脸见人,只能一走了之。从信的字迹看,很工整清晰,证明王四走的时候,心里是很平静的。
王四自小读了点书,有点小聪明,由于粗通文墨,显得还老成持重,王四脸上布满麻子,背后人称“王四麻子”,人们总说“十麻九怪”,所以大家总觉得王四阴阳怪气,不逗人爱,二十来岁讨了堂客,没几年,堂客就离婚走人,崽也没生一个,到如今三十多岁,仍在打单身。其实王四虽然有点脾气古怪,但却还是个厚道之人,人硬扎,从不占人便宜。肯为朋友帮忙。尤其和知青讲得来,无事总爱在知青屋长坐不走,海策神聊。所以王四出殡时,队长王二爷指名要知青小马为他的四弟抬棺上山,小马念及和王四的友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出殡上山那天,八人抬的棺材很平稳顺利被送进墓穴,大家都讲,王四还是蛮有天缘的。王四从此便在那里安下家了。这是年青的小马第一次抬装着死人的棺材上山,蛮新奇刺激的。五年后,在潭城金井山冲里,小马又第二次抬着装着死人的棺材上山,且山陡路滑,却再无新奇刺激感,除了悲痛就是沉重,因为死者是小马被遣送农村劳改,老实可怜的年迈的岳父大人。
从此以后,再无第三次,小马也再不敢想第三次。
几天后,生产队查王四账时,核实王四用掉队上六十多元,并不是他所算的一百三十多元,六十多元就索去了王四年青的生命,年青的小马不由感叹;生命之短,生命之涩,生命之轻。
自此后,王四在禾堂坪的那间老屋,一直空着,屋里的摆设也一直还是王四生前那样没动,没有人敢去住。
二十年后,不惑之年的小马回乡看望昔日队上乡亲,王四那间老屋已撤掉,砌上了一栋二层楼的小洋房,整个村子已与当年是天上地下之别了。小马站在禾堂坪前,看着在王四老屋基砌上的小洋房,想起抬王四棺材上山时的情景,一时思署万千,感概唏嘘不已,他扪心长思 ;
二十年前,年青的生命就值六十元吗?!
回复 1# 永明马灯
马灯兄文貌似一种轻松随意谈吐之态,却分明从一个殇字里透
出了那份生命的沉重,当时的生存状态无法使你的笔端在那貌
似轻松之中不去触及那哀婉凄楚的“殇凉”,60多元钱竟让人
失去了生命,可见受尽逼仄的心灵是多么脆弱,任何一个人生的
步伐,都会使其走向不同的归宿而造成不同的结局,都到晚年了,
不管命运给了我们现在什么样的结局,我们都要笑对人生,
珍惜生命。
我们期待生活的光辉“永明”,却无法抗拒无奈之下的那份“幽暗”
尽管如此,生活还得继续,保持一份好心态,身体健康才是
最重要的!
喜欢马灯兄的文字,更欣赏马灯兄的为人!你总是那样热情,
哪里有你,哪里就有欢乐!向你问好!
严报兄:好文章!就象听一邻居大哥讲故事一样。然,听完却让人久久沉思、回味、琢磨…。看似轻松平淡,读完竟心中波起云涌。这就是你的风格了。
喜欢!多上文字来。老妹爱看。谢谢!!
来年几月后,又回到深山老岭时,打开大门,迎面便见黄花鸡婆从鸡窝里,咯咯而出,后面竟跟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鸡,煞是可爱,大家惊喜之余,才发现,原来黄花鸡婆每天都是从双合大门下面的门缝处,钻进钻出,仍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十分遵纪守法,加上这深山老林只住着我们四男四女和一户农民,所以它安然无恙。而且它还安心的在这里“生儿育女”,堪称“鸡范”。
这一段故事,我们组里也发生了,母鸡把蛋生在外面,我们全然不知道,有一天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回来了,大家好高兴哦。
回复 1# 永明马灯
又见马灯兄的佳作。文章的笔调是调侃和轻松的,看似平淡,体现出来却是沉重和苦涩,令人深思。看后虽带笑声,无奈一个苦字隐匿其后。
你的文章已形成一种风格——马灯风格,姑且简称之为马风。
回复 2# 琴思清远
这次海客兄寿庆,能见到娇小美丽的琴思清远君,并能亲眼看到她精彩的一面,实感意外和荣幸。
早就听说琴思清远,因仰慕五九兄的为人,又听说琴思君是五九兄老妹,更朦生敬意。
见到琴思君,既感惊喜又感意外,意外的是娇小的琴思君却是位谦和平实,待人诚恳厚道又不事张扬的“小女子”,使人由衷的尊敬。
你的文字和回帖,使人掩卷长思,你是一个极用心认真读帖之人,也是一个大彻大悟之人,你能理解这“无为”的沉重,理解这“平俗”的含蓄,理解这“浪漫”的无奈。
足见你对人生的“大道无形”的睿智的理解和诠释。
人虽娇小,智却大气,可叹可敬。
实为一真正的“无为之人”。
由衷的敬佩。
欣赏马版动情文,胜过靖县的游客晏生。
回复 3# 笑对人生
德哥,过奖了,高抬了。江永版人才济济,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尤其是德哥,谦和平实,广得人缘,真是我的益友良师。
能为知青朋友鞍前马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我的荣幸。
回复 4# 瓦屋下
杨兄,几十年前苦涩无奈的“浪漫”,至今仍耿耿于怀,挥之不去。全因我们最金贵的唯一的青春年华,在那里被悲情的“浪漫”掉。这是刻骨铭心的“浪漫”,是有怨有悔的“浪漫”,忘记这“浪漫”,枉为人在世上走一遭。
非常感谢你会心的理解,这理解给我力量,也使我在人世上行走胆壮三分。
回复 6# 周行
周老师;我们同在一处,又发生同一“鸡迹”,几十年后,我们又同一走到湖知网,应堪称奇迹,堪称缘分。
几十年前,在山青水秀的江永井边乡,我们满怀敬慕仰望周老师,而如今,周老师又和我们走到一起,和我们谈天论地,我们好高兴,这不是缘分是啥?
回复 5# 湘江霜叶红
老妹喜欢,俺高兴得翻筋头。
一点大白话,几句俚言俗语,能得老妹阳春白雪之人喜欢,难得哟。当更加努力发狠读书识字,以跟上老妹的文才水平。博得老妹的夸奖和鼓励。
出门在外,切切注意安全。祝你平安顺利,载美而归。
回复 7# 大卫王
谢谢大卫王兄,尤其赐俺【马风】番号,使马灯感激涕淋。
当将【马风】番号制成九尾红幌大旗,每遇“敌情”,将亮出【马风】大旗,赫死它嘿多巴多人。
制胜永靠【马风】旗
由衷的感谢大卫王。
回复 10# 江河人
何老师;过奖哒,比起你们和晏生兄,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刚识字,还需大大的努力。能得到你的欣赏,好高兴。
回复 14# 永明马灯 祝你及家人中秋节快乐!
谢谢周行,中秋节吉祥快乐!
江永版有你,天天快乐!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