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岭是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主任、学部委员。《我的世界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作者精选博客文章100篇,真实记录了作者学术交游和对国际问题的思想观点,作者观察的是真实的世界,引领的是升华的精神世界。文章观点深刻,视角独到,语言幽默。
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做:一件事是让广东人不再吃野味,另一件事是让印度人说话停下来。我没有体会过做第一件事的难度,但是却体会过做第二件事的不容易。
那是我多年前访问印度时的亲身经历。由于是第一次访问印度,加上我又是研究所的所长,主人不仅为我周到地安排了景点参观,而且还为我安排了多场报告会。一次,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讲演,我按照惯例,讲了大约20分钟,然后开始让听众提问题。会议室里大约有上百人,开着两个像鼓风机一样的转叶大电扇,尽管风扇的声音很大,大家听讲却都很安静。但是,当我一开始让大家提问时,会场上就马上热闹起来,举手的人很多,我刚要点一位女士提问,就见一位年轻人站起来,开始滔滔不绝的大声讲起来。
印度人本来讲话就很快,又加上有口音,还有电扇的呜呜声,你简直很难听清楚他在讲什么。我数次打断他说,先生请你把问题简单些,告诉我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他好像旁若无人,继续他的宏论。有意思的是,听众们也不反感,似乎饶有兴趣的听他侃大山。他主要是说印度如何如何,足足讲了有好几分钟,最后终于停了下来。我说,您能不能告诉我,您想问什么问题?他若无其事地说,我没有问题!(I have no question!)他的回答真让我哭笑不得,心里想,没问题你说那么多干什么!这要是在中国,听众不对他群起而攻之才怪呢!
事后我问一位印度朋友,在别的场合也会这样吗?他说,差不多是这样。印度人对自己很自信,能当着别人的面夸夸其谈,感到很自豪,他们不太在乎别人怎么说。在以后的一些机会里,我还真的尝到印度人的这种自信、自豪特性。我到了孟买,陪同的朋友不管你想不想听,一直大讲孟买如何发达,证券市场如何古老(有100多年历史)。他也带我到一眼看不到边的贫民窟和百年不变的大洗衣场(全靠人工洗衣,可能很多中国人都读过有关孟买洗衣工的悲惨生活的故事描述)。坐上印度国产的大使牌(MARUTI)小汽车,印度朋友也会津津乐道地告诉你这种汽车的性能如何之好,可这种汽车看起来样子很老,好像老爷车(有点像当年的上海小轿车)。我在几个场合问印度人,哪个国家会是21世纪最强大的国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印度!行使在颠簸不平、拥挤混乱的干道上,印度朋友也觉得很正常,他们会说,这就是印度!一副轻松的样子。
我看到印度驻华使馆出版的一份中文刊物,封底使用了“不可思议的印度”。我看,这也许是对印度最贴切的描述。但凡到过印度的人都了解,那是一个反差很大的国家。比如,新德里有漂亮的街道,绿树成荫的办公区和居住区,可老德里却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街道肮脏混乱,破旧不堪;印度经济发展很快,是仅次于中国的高速增长国家,但是,印度是穷人最多、文盲最多的国家,一面是居世界前端的发达软件业,另一面却是极落后的硬件设施———少得可怜的几条高速公路和破旧缓慢行驶的火车,还有五星级旅馆里那速度很慢的因特网。
印度是一个多样性的国家,人种繁多,语言纷乱,货币上印的官方语言就有十几种之多;尽管其政治体制实行的是西方现代民主,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曾是影响世界的佛教发祥地,但佛教却在那里消失了……
去过印度的中国人看到这一切,很多都会摇头,认定印度与中国比,相差太远。但是当今,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也包括日本人)都对印度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它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肯定会超过中国的国家。
前些时候,我的一位印度朋友自豪地告诉我,印度不会出现危机,而中国却会。我问为什么?他说,印度人崇尚自然,信奉神灵,生活的目标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而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追求的是物欲的满足。我们人口那么多,世界可以无限容纳人们的心灵追求,可哪有那么多东西满足人们的无限物欲追求啊!也许他的话太深刻了,我听后一时哑然无语,但他的话却一直令我思考。
印度有着灿烂的历史文明。早在公元2000多年前就有了发达的文明。我一直试图在向一些智者问询构成印度不可思议的文化根源,他们的回答很不一样。这使我不得不用印度文化研究的权威学者季羡林教授的归纳来理解:印度文化的特征是深刻而糊涂。这个归纳实属妙哉!按我的理解,“深刻”代表智慧,体现深邃,而“糊涂”则代表风范,体现兼容,“深刻”使印度人极具精算创造才能,“糊涂”则使印度人具备一种处世平和的仙者精神。是这样吗?
金门三宝
提起金门,总有些神秘感,这个与厦门一水相隔的岛屿,真是近得“鸡犬之声相闻”。我听过不少有关金门的故事,可是,由于隔绝,总觉得它是那么遥远。
尽管有了“小三通”,可那也只有居住在福建的居民才可以过去,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人”,还是被拒之门外。最近,有了“大三通”,借到台湾开会之机,终于可以直接登岛,从厦门乘船到金门,走最近的码头才用半个小时。
到了那里才知道,金门有三宝:贡糖、高粱酒和菜刀,三大宝都有故事,令人称奇。先说贡糖吧。所谓贡糖,就是历史上金门生产的糖曾作为向京城皇帝进贡的贡品。金门贡糖工艺流传至今,代代相传。如今,贡糖品种已经发展了很多,但在金门,能生产者只有几家。据介绍,金门人非常实在,贡糖货真价实,绝没有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参观了集销售与制作为一处的最大的金门贡糖厂家。前面是开放式销售铺面,大玻璃隔墙里面就是制作间,工艺流程看得一清二楚,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流程也都机械化了,不过关键手工制作工序还保留着。
有意思的是厂家的推销方式很特别,台面上摆满了各种贡糖展品,访客可以不限量地品尝,还有服务小姐不时穿梭送茶,又是劝吃又是劝喝,热情得很。一位陪我们的台湾老兄告诉我,他很喜欢吃金门的贡糖,免费品足足吃了一大盒。厂家这样的热情好客,真诚,你吃了那么多,要不买些带走真的感到有点过意不去,那位台湾老兄也真的买了不少。厂家也许相信,品尝得越多,会卖得越多,就是这次不买,也没关系,没人给你白眼,因为你品尝那么多,说明你喜欢,你肯定会当义务宣传员,到处给人提及金门贡糖。这不,花了点小代价,雇了个推销员,这不就是最精辟的营销学吗!
再说金门高粱酒,这可是金门的一个大金娃娃。我不会品酒,不知道它能与大陆的哪一种酒相媲美。当地人告诉我们,台湾人爱喝金门高粱酒,因此销量很大,高粱酒的收入成了金门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当地政府有了钱,就自然出手大方,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福利,比如免费幼儿园、免费教育、退休金、保障金、医疗保险一应俱全,就连公共交通也是免费的。据说,全世界只有金门的公共汽车不要钱。当然,金门人口少,只有区区6万人,提供全面福利比较容易。如果人口多,要提供这么全面的福利,那还要大大扩大“醉汉”的队伍才行,否则就要捉襟见肘了。
据介绍,金门过去人口多,经济形势好,主要的人口是驻军,最多时军队达几十万人,这么一个小地方,这么多的军人,创造了多么大的消费需求啊。据当地人说,那时的钱好赚,如今不行了,由于没了生意,很多地方人去楼空,也有许多金门人到对面的厦门买了房子,干脆搬到厦门去住了。当地人就盼着“大三通”能拉来大批的大陆游客,为金门带来新的繁荣机会。
最神奇的要数金门的菜刀了。开始我也奇怪,小小的金门,没有炼钢厂,哪来的优质钢刀啊。一听介绍,亲眼一看才知道,那还是一段离奇的故事。这个故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据介绍,落下的炮弹有100万发之多(一说50万发)。老百姓为这么多的炮弹头找到了好用场,人们发现,这些都是上等的好钢(据说还是苏联造的),拿来打成刀具锋利无比。于是一个新的行业就出现了———刀匠铺。老百姓到地里挖废弹头,卖给刀匠铺,据介绍,多的时候,一个人一天能挖到几十公斤,卖不少钱。把废弹头做成菜刀,更是“一本万利”,由于刀的质量好,金门菜刀名声大振。
如今,金门刀具不仅有菜刀,还有很多品种,价钱也不菲。我买了两把刀,就花了700多元人民币(在金门,人民币可以直接使用,不需换成台币)。我们看了制作金门菜刀的工艺流程,很简单,就是先把炮弹头切割成小块,放在炭火炉子里烧,烧红了,拿出来,放在电锤下打几下(过去要费大力气,手工大锤反复打),然后切成各种刀型,再淬火磨制。据介绍,一个炮弹头能做40把标准菜刀,要做小刀那就更多了。我粗算了一下,按一个弹头40把刀计算,100万发就是4000万把刀,一把刀平均300元,那就是120亿元人民币。要是做成小刀,那价值还会更大。我们当年打炮肯定没有想到这些,看来金门人真有点“因祸得福”了。
人就是聪明,这么简单就把能致人死命的武器变成了致富的财宝。古人有“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之说,说的是人们主动放弃战争,创造和平。金门菜刀用料虽然是废炮弹壳,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道理,毕竟人们没有用它们再造炮弹。金门人向我们这些来自大陆的人介绍菜刀的故事,面带笑容,丝毫没有愤怒之情,他们显得很平和,似乎只为菜刀作为金门的一宝而感到自豪。他们讲起炮战,也只是把它当成过去的故事。我之所以“花大价钱”买了两把刀,显然,不是为了真的使用,而是觉得它太有意义了。
两把闪闪发光的“金门刀”,放在家里的收藏柜,我会不时看一看,想一想,来了朋友也会介绍一番,它们足可以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不可忘却的“历史纪念品”。当然,每当我看到那闪闪发光的金门菜刀,也会同时忆起金门打刀人讲述故事时脸上所带的那淳朴的笑容,那微笑的确内含着真诚,代表的是对和平的信心。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