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永兴fficeffice" />
1977年8月,中国结束文革将近一年,中央领导急于把国民经济抓上去,对各省、市下了许多催促令。记得那年华国锋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些干部占着茅坑不拉尿,在一个地方为官多年,江山依旧,面貌未改,不如干脆让贤,让有能力的人来干”,这些迹象表明: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正在松动。当时的湖南省委紧跟中央,大抓经济,在本省统配煤矿搞夺煤会战。参加会战的民工是省属煤矿就近的各县农村青年,称谓为夺煤会战民兵。
煤矿每月给会战民兵43元,每天下井津贴费0.6元;会战民兵每月上交18元给生产队记工分,由会战民兵团代扣代交,生产队按同等劳动力给会战民兵记全勤工分。当年我是已婚的插队知青,家境十分窘困,想改善家境,去参加夺煤会战不失为好主意。扣除交生产队18元还剩25元,出满勤的话,井下津贴可够吃伙食。这样一个全劳力就当了两个全劳力,还省一下一张最能吃的大口,盘算一下实在划得来,于是我主动申请参加了夺煤会战。
郴州地区安仁县参加会战的民兵来到了素有煤乡之称的永兴县,矿部和一工区就在城关镇边的湘永煤矿。我们军山公社的民兵分到四工区,又名安陵工区,距矿部十来公里,是湘永煤矿最边远的一个工区。
安陵工区,除了小山包还是小山包,小山头没有茂林,山涧没有秀水,有得是矿井下抽上来的水,用现在的时髦话,叫矿泉水吧,这里的地下水资源很丰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安陵工区,却是个开采近百年的老矿,近百年来,为人们提供了数量惊人的煤炭。这里煤质上佳,深得用户喜爱。煤炭是燃料也是原料,我国在石油开采量不大又没有进口的当年,将煤称之为工业粮食一点也不为过,省委搞夺煤会战是当时具有战略眼光的深思熟虑。
我们这些民工从平川水田走进这些小山包的窿眼子里,开始离不得有些不习惯,工作更是从头学起。但是我们在这里碰到的是工区有好领导,井下有好师傅。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工作、生活,民工们很快就习惯并熟习了工作环境和作业,成为湘永煤矿一支生力军。
我怎么也没想到,在安陵工区不到两年的时间竟是国家命运大转折的时期,也是我个人命运大转折的时期。
真理标准的讨论
1978年是热血沸腾的年月,工区党总支紧跟时代步阀,在工区工人、民兵中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讨论在现在看来平常不过,好象没什么值得讨论的,在当年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讳。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凝固在“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做什么事都首先要想到最高指示是不是说过。忽然讨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无疑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不明明在否定建国后、尤其是文革以来的毛主席的话才是唯一的真理吗?虽然林彪在1971年垮掉了,但“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万句”这句话还是谁也没有怀疑过。现在一下子变成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敢发言?还是总支书记雷渊德首开先河。
雷书记是个文化人,身材虽然瘦小,可是个年青有为的好干部。头脑敏捷,博学多才,矿务局和矿广播站的优秀广播稿不少出自他手。他做报告傍证博引,妙语连珠,总给听报告的人一种艺术享受感。他做报告从没人打瞌睡,也没人讲小话,会议秩序特别好。我离矿后听说他做到了矿党委副书记。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大潮中,他不愿当万金油式的政工干部,就去做了湘永煤矿第一位多种经营实业公司的总经理,再后来调到郴州司法局任副局长去了。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郴州日报看到他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前大广场拍的一副照片,从作者介绍中才知他调到郴州。那副照片叫作《白宫前面的不明白》,照片上有个中年美国男人脚踏在长椅坐位上,屁股坐在椅背横杆上。想想我们中国人在天安门必恭必敬的态度和天安门广场的庄严气氛,再看看美国人在首都广场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当然不明白了,更何况他这位正统的党委书记。
雷书记发言浅显易懂而又发人深思。他举出在1976年春反击右倾反案风被批臭的邓副主席曾引用过的俗谚:““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他发言的原意是:养狗的目的是看家,养猫的目的是捉老鼠,如果养的狗不看家,就失去了养狗的意义;同理,为了消除鼠患而养的猫却不捕鼠,肯定不是好猫了。就这么间间单单几句话激发了人们久抑在心却又不敢说出的看法,造成了争先恐后纷纷发言的局面。这次真理标准的讨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论,为新历史发掘出活水源头。随着这场讨论的持续,人的思想在不断地解放,人的观念不断变化。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地方政府制度也不断改变。接下来新的知青政策让我离开了农村,离开了矿山。农村开始分田到户,老右派得到平反,彭德怀集团中的干将黄克诚大将平反昭雪,其铜像在故乡永兴县落成,矿山开始计件工资制……再后来全国推行市场经济。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中国人从此踏上了务实的道路,理直气壮地喊出了以前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前所未有的口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fficeffice" />
1979年元旦前后,工区又布置学习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让大家明白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思想路线要拨乱反正,立即实行改革开放。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观念。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评了“两个凡是”,破除迷信,脚踏实地搞四个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震荡神州的春雷,振聋发聩之后,一大批新生事物象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年四月底安仁县知青办来电催我速回,办理知青回城手续,原来国家有了新的知青政策,不再搞上山下乡了,正在上山下乡的知青一律恢复城镇户口,并酌情安排工作。县知青办根椐我的实际情况,在征的我的同意后把我安排在县果木场,这样的好处是安排在农林场所的知青可带家属子女,家属同样安排在场所就业,并解决家属子女的城镇户口。就这样我把老婆和两个女儿迁到县城关镇,老婆在果木场做园艺工。因为当时工区出了死亡事故,而我正处在党员预备期,考虑到作为民兵中的先进典型,在这个时候离矿可能引起会战民兵的情绪波动,于是我写信给县果木场领导,请假三个月,直到八月份才回安仁县果木场就业。
观音阁
就要离开生活工作两年的永兴,临走时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到矿部白头狮和永兴城关镇游玩了一天。
绕城关镇而过的便江白头狮段,清沏的江水婉延而平缓。象一个清秀的少女美丽可人,象一条蓝色的玉带飘逸轻盈。就是这条柔美的碧玉般的传送带从塘门口、白头狮两个码头把湘永煤矿的乌金源源不断地输往省内外。听说一工区的采区就在河床下,穿水事故成最大隐患,真悬!
从矿部向前走几百米,河边壁立的石崖有一小块平坦处,建有一座寺庵,不知寺名,听人说叫观音阁。(也不知现在叫什么,寺庙肯定是修复光大了)经过文革破四旧的浩劫,这个小小的寺庵得已保存下来,真是难能可贵。这个寺庵出现在我眼里,无疑是沙漠中的绿州,不可能不去游览。来到寺里,年久失修的这座老古董已颓败不堪,木结构的七层塔式楼阁依山而上,有几层楼梯楼板已腐烂,不能载人。只有三层还可供人活动。褪了色的木柱、木壁在诉说沧桑,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也在见证着人间风云。虽然到了如此零落萧瑟地步,但从整个建筑形状的特证和与地貌结合的外观,仍然是气势恢弘,构思奇特,堪称建筑艺术中的一绝。
庵子层层阁楼与岩壁联通,层层楼中有岩,岩上有楼,把大自然与人工和谐地融洽的完美无缺。楼内石壁有清泉渗出,形成一汪清洌水井。依楼凭窗鸟瞰脚下便江,江心萄伏着一个形似雄狮的石礁,似在江中沐浴,又象在向寺庵朝佛,令人惊绝。再瞻顾左右断崖岩壁,大惊险象环生,大叹奇观迭起。
楼阁底层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和尚,僧衣芒履,神情淡然,也许是营养不良的原因,脸色腊黄。他见我进来,淡淡地微微一颌,就闭着眼睛打坐去了。他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和尚,在长沙开福寺我见到过尼姑,但早就脱去袈裟,穿上时装,留起头发,还俗了,成了纺织女工,与一般百姓无异。在这小地方小破庵竟还有这么个货真价实的和尚,真让我惊讶不已,须知那年月和尚也是社会底层政治身份最卑微的人,只配与21种人为伍,文革中这种职业已销声匿迹。我看到这个和尚真如看到一个稀世之物,不过这稀世之物未免表现出太多无奈与凄凉。
这一层是和尚的居室也是和尚的厨房餐厅,还是做功课敬佛的地方。一张象小学生书桌的木制长条桌,点着一盏豆苗大的油灯,这是白天,我想这就是供桌和长明的青灯了,但是没有佛像。那年月在经历浩劫后还没有恢复到摆设佛像神龛,老和尚的佛像只能在他心中。有几只肆无忌惮地跑来跑去觅食的精瘦老鼠,在与和尚长相为伴,在这里,老鼠生活在众生平等的佛学里,日子虽然过的清淡,却是无忧无虑。我也从中得到些许感染,身心从多年来的政治运动造成的紧张中悄然兑脱出来,一时心悠神闲,怡然自得。临走时我放了两块钱在供桌上,算是捐了一点香油钱,虽然是我一天半的工钱,心里反而觉得舒畅坦。
插队时,我的邻居也是永兴人,他们都很关照我。最难忘每次我回长沙过年,返回生产队时,邻居的女主人总会给我一大篮鸡蛋,这是她帮我照看的我的鸡生的蛋。不过,这鸡只要回到我自己的手上,它们就又不生蛋了,因为我老是忘了喂它们,以至于我的鸡老去抢邻居家的鸡食,我只好经常歉意地送米糠给邻居。
看到你的《难忘永兴》,我也想起了我在生产队的永兴邻居——那让我也难忘的永兴好人。
回复 2# 车窗外
我所在生产队就有白沙矿务局的正大井,(在永兴与郴县交界处)我也有下窿的经历。我下的还是大队办的窿,条件比国家办的差多了,劳动强度也大。下到井下总是担心什么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穿水等什么的。确实有人未死,已被埋的感觉。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