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看了念想等12位朋友在地笋苗寨观看了原生态的苗歌大赛后的报道后,就对自己说下次回靖县一定要去三秋苗寨。
三秋苗寨是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苗族歌鼟基地”。 苗族歌鼟的“鼟”字从字面上理解为击鼓的声音,用当地语言理解,“鼟”字是“上台阶、步步登高”的意思,说明苗族歌鼟高低起伏、音域宽广的特点。
从网上了解到:三锹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在古老的苗族村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欢快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们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于是他们模拟大自然的“和声”编成高低重叠的悦耳歌声,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提炼,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从此,苗族歌鼟便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流传于世。 靖州三锹一带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苗族同胞酷爱唱歌,他们都是编歌唱调的能手。在苗寨,如果你想找到一个不会唱歌的姑娘,那比登天还难,相反,如果你想在苗乡找两个能够唱三天三夜的歌手,那是再科简单不过的事了。“饭养命,歌宽心”是苗家的口头语。他们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唱歌成为他们思想、感情、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方式。
作为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的传承基地,地笋苗寨具有浓郁的苗侗民俗风情。村庄依山傍水,民风纯朴,保存了比较完整的苗侗文化习俗。以苗族歌鼟为代表的原生态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民间歌师、民间技师,会唱歌鼟的村民占总人口的80%。这里,苗族建筑特色鲜明,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青山、绿水、田园与团寨完美相融。同时,古迹文物保存比较完整,现存古井三处,歌场遗址一处,古碑刻多处,油榨坊一处,石板路较完整,150年以上民居10多处。民族文化习俗多姿多彩,除有被誉为“中国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活化石”的苗族歌鼟外,还有极具民族风情的玩山会友、茶棚相亲、抢新娘、姑娘节等习俗。服饰文化具有独特性,是我国花苗的聚居区。饮食文化富有吸引力,苗家龙头宴、喝油茶、品山珍、吃野味等极具特色。
看到网上这些介绍,这些描述,更动心,更想去了。 从龙胜回来第二天如愿以偿,学生早联系好了一切事宜,分乘五部车前往三秋地笋苗寨。
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opacity=100); DISPLAY: none; TOP: 1580px; LEFT: 443px; opacity: 1" id=aimg_112587_menu class=t_attach initialized="true" ctrlkey="aimg_112587" mtype="menu" layer="1" cover="0" fade="false" cache="1">下载 (130.58 KB) 3 天前 11:19
|
县城到苗寨有几十公里,全是水泥路,看着这平坦的公路,想起当年抽调我们到三秋修路的情景,从队上到三秋有100多里,全靠两条腿走,背上还背着背包,肩上扛着锄头,走了两天才到目的地。这次到三秋另一个目的就是看看曾经洒过汗水的地方,一路变化好大,没一点当年的影子了。
山青水秀,古朴宁静的苗寨到了,没半点商业气息 ,更没有围上来推销商品的人群, 一块大大的欢迎牌出现在眼前,亲切自然
|
乡长早在门前等候,苗家姑娘们更是严阵以待,以苗家特有的礼节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
|
来苗乡可得有酒量,进门必喝拦门酒,这是苗家从古至今留下来的风俗习惯,谁也不能例外,其实到了那里,你马上会被那种热烈的气氛,被苗家姑娘的热情所感染,不能喝的也想喝,特别是男士巴不得多进去几次。
来了,远方的客人来了,一个个都那么好奇,激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来到苗家美女前面,没有推托,没有半点犹豫,张嘴就喝,不会喝酒的到了这里只怕也会迎头而上,当然因人而异,不能喝也不会勉强,顺其自然。
争先恐后的男士们
够劲
陶醉
不过瘾
爽
醉了
这位男士实在不胜酒力,昨天喝了一点甜酒,头就痛了一下午,看到美女还是经不起诱惑,一牛角酒不知不觉就下去了,尽管后来很难受想想还是值,只是美味没尝一口,为他遗憾。
女士们迎头而上
、
手舞足蹈
韵味
好喝
这位女士喝了碗里的,看着牛角里的,扔掉伞再来。
进得门来,苗寨待客的地地道道的苗家香喷喷的油茶端了上来,看看他们喝的好香。不够再添,不过不要喝得太饱,好吃的还在后面呢。
地道的苗家油茶
香
慢慢品味
这个不会醉
地笋苗寨具有大多数高山苗寨所拥有的同点,即“聚族而居”和“自我完善”,但它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学校,早早打开了眼界,易于接受新观念,吊脚楼的建造更是灵活张扬,有它自己的工艺特色和建筑风格,它突破了地基平面与延伸坡面结合、横向承力面与垂直支撑点互补的一贯模式,建成底层虚悬,形同干栏式框架,并且两侧附加偏厦的多层吊脚楼。
狭长的石板小巷
地笋是个好地方,云头山上好风凉 云头山上行一转,步步登高步步强。
看了这路牌真想去登云头山,因为时间关系,只有等下次 |
好奇,互看
看到房子上的那个洞了吗?猜猜它起什么作用
|
鼓楼是本地的建筑特色,乡长带领大家登上了鼓楼,苗寨的风光尽收眼里,美不美你自己看
|
因为是学生组织的这次活动,他请我和我家领导坐了龙头,开始真有点不习惯,不好意思。
右边站立者为歌王
主持人介绍合龙宴开始要喝三道酒
第一道:同心酒,大家站起来一起举杯。 |
360安全浏览器截图3484859.jpg (172.12 KB)
360安全浏览器截图3572718.jpg (181.43 KB)
第二道齐心酒:用嘴喝左边那位送过来的酒,同时用左手将酒送到右边人的嘴里,有点难度,很好玩,大家嘻嘻哈哈的,难免有错。
第三道交心酒,龙头互喝,桌子两边的对喝
|
喝酒的同时,大家说说笑笑当然忘不了的品尝苗家的美味佳肴,酸肉是这里的一道特色菜,味道不错。说笑之中耳边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抬头一看,五位苗家姑娘唱着敬酒歌笑容满面的进来了,她们手捧酒杯--向来宾敬酒,并边敬边唱敬酒歌。侗家姑娘那情景交融的唱词和圆滑的音嗓使得大家飘飘欲仙,“酒不醉人人自醉”
首当其冲的是我家领导,看到姑娘们来了赶忙站起来,原以为只喝一杯,谁知每个姑娘都来敬,歌声停了才不敬了,歌声不停敬酒不止,不必站起来,当然他们很人性化,实在不能喝的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哈,总算到我了
好听、好喝
就到第五杯了?!
还没喝过瘾呢。
小伙子,悠着点,碗都被你喝进去了
到了学生这里姑娘们都移不开脚步了
不知喝了多少杯,够了吧
醉了,醉在这美妙的歌声中,感谢歌王和她的女儿为我们演唱了一首又一首悦耳动听的苗歌
学生也凑兴的唱起了苗歌
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opacity=100); DISPLAY: none; TOP: 7527px; LEFT: 415px; opacity: 1" id=aimg_114206_menu class=t_attach initialized="true" ctrlkey="aimg_114206" mtype="menu" layer="1" cover="0" fade="false" cache="1">下载 (180.12 KB)
苗寨的老人
听说晚上的苗寨更风情,大家在此载歌载舞,欢快无比。
听醉了,喝醉了,吃醉了,玩醉了,看醉了。
大家依依不舍合影告别
|
从苗寨回来,热情好客的靖县朋友知我们来了后,赶到宾馆相聚,随后一道去看望了吴县长。
新朋老友欢聚一堂,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下次到靖县我们再相聚
这小伙子已经来不得神哒!!!
相知苗寨!相恋苗寨!苗寨欢迎你们再来!
回复 25# 呵呵
71年到三秋公社去扯过秧,那时候既没听到歌声,也没看到这些艳丽的苗服,只对那里的风雨廊桥有印象,当时苗族唱歌等习俗一定都被破除了,下次到靖县也想去看看真正的苗乡,听听正宗的苗歌,不知道那里的歌会是不是常有,合龙宴也是特意为你们安排的吧?
回复 25# 呵呵
“酒不醉人人自醉”,过瘾。下次到靖县,一定要到苗寨过酒瘾。
那天他可受累了,其实他可以不喝的,主要是被那种场面所感染,想起以后也难遇到,这次豁出去了。不怕他是医生,自己会调理,后来就没事了。
那年学兄也去修了三秋公路,确实很累,很苦,现在想都不敢想。
雨晴等着,我们还会来的
信马说得对,这次学生找了县里的民委主任,特意帮我们安排的。不过只要去的人多,预先联系还是可以吃合拢晏,45元一个人。
叫上三五群朋友,到那里过酒瘾,听苗歌确实不错。
那里不要门票,来去也之便,没有人勉强谁,灌酒是它的风俗,是一种气氛,正是这种气氛,想去的人才多,你不喝也没人强灌,那天也有没喝的。
谢谢鼓励!!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