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能做点什么(二)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妹    时间: 2011-7-28 06:05     标题: 我能做点什么(二)

再来一段:

                饭桌上的故事

      搬进知青屋新家,高兴之余,要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谁来煮饭?因为我们先前一直在社员家吃轮工,一家一家轮流做饭给我们吃。现在有自己的家了,不能再享受特殊待遇了。这一来问题也就跟着来了,首先是没有菜。社员们家家自留地种有萝卜、白菜等,家有各种坛子菜。正当我们为难时,热情的乡亲们送来了自家的土特产,一下丰富了我们的小饭桌。

      

      谁来煮饭又成了首要问题。我们4个知青,22女,来自不同的学校。以前谁也不认识谁,都是投靠哥哥姐姐拼凑起来的。那年讲究同工同酬,因大家原先在家谁也没做过饭,所以一致同意,4人轮流学做饭。开始2人一起学着做,我和XF先学习,学会了再教男生。开始做饭了,本想做饭还不容易吗,不就点火烧柴,煮饭炒菜。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容易,满屋的烟,把我们俩熏得眼泪直流,还不停的咳嗽,哪受过这般罪。我们请来了隔壁的刘婶,手把手的教。她一边教,一边说:人要实,火要空,这样火又旺又节省柴。当时因为缺肉少油,我们也学着社员把筷子上绑个布条,布条浸在油碗里,炒菜时用油布在锅中刷一下。第一餐饭在刘婶的帮助下,41汤(萝卜、白菜、葱煎蛋、炒辣椒、酸菜汤),3斤米饭,做好了。我们请刘婶一起吃,她谢绝了,因帮我们她一家还等她回去做饭咧。谢送刘婶,大家急不可待,狼吞虎咽吃起来,好吃,好吃。如同秋风扫落叶,桌上的每个碗中再也见不到一点饭菜的影子。这餐饭成了我一生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好吃的一餐饭。
      

      当轮到男生CZH做饭时,问题又出现了。那天我们收工回家,洗完手脚,准备吃饭,当揭开锅盖,大家都愣住了这饭怎么吃,上面稀饭,中间夹生饭,下面黑锅巴。CZH不说话,拿着饭瓢把上面的稀饭和夹生饭扒开,先给我们俩位女生盛了两碗黑锅巴,自己盛了碗夹生饭。我们不理解,他说:黑锅巴助消化(当时没有油吃,我想铁到肚里都能消化吧,不用再借用什么来帮助消化了,到如今我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我们吃黑锅巴)。

      

      过不多久,社员们送的菜也吃完了,吃什么,成了难题,看到碗柜里剩下最后一小碗有点象豆渣一样的湿红粉。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我说可能是喂兔子吃的豆渣,所以大家都不看重它,一直留到最后也没人动它。怎么办,没办法只有吃它了。先仔细分析起来怎么做,因为它已经变得很干,那就再调点水,放在锅里煎一煎。好香,好象煎出了一个蛋饼子,试一试味道还真好,有点酸辣辣的味道,都说很好吃(后来才知道是用碎米粉加剁辣椒,装进坛子做成的,我们学会了也经常做)。

      

      到了春天,什么菜都吃完了,我们学着社员挖野菜,有一种野菜当地叫野艽艽,很象韭菜,很香,加点干辣椒炒一炒很好吃。唯一的缺点是吃过后,尿特别臊,在那样的年代有吃就好。不管什么只要听说能吃,都会试试,就这样困难的度过下乡的第一个冬天。社员家都很艰苦,他们在自己都没有什么东西吃的情况下,还是慷慨解囊,我从心底真心感激他们。所以在下乡几年里,哪怕是长大水最艰苦的时候,从未偷过社员的鸡鸭,和社员们一起同甘共苦。

      

      40年返乡回到队上,秦会计一遍又一遍讲:我们队上的知青就是好,从不做偷鸡摸狗的事,做事认真塌实,恰得苦

      

      春天雨水多,加上男知青CZH硬要把南瓜爬到茅草屋顶上,南瓜把它身下的稻草沤烂了。南瓜是收获了,但屋顶上留下了和南瓜一样大的天窗。我们找队上帮忙,队长说春上没有稻草,无法修补。从此屋顶的天窗也越来越多,屋外下大雨,屋内雨不小。屋外雨停了,屋内继续滴。我们做饭改为一人做饭一人打伞,做好后一人盛一碗,各自坐进各自床上吃(蚊帐上面盖了块塑料布,床跟前踏板上放一个脸盆,用来舀帐顶过多的水,同时鞋子也上了床)。双枪收下稻草,队上第一件事,把我们的屋顶全换上新草(对我们真好)。经过雨水的洗礼,知青屋面目全扉。为了排水,地上到处都是一条条水沟,没有一处干地,满屋地上都是泥浆。什么时候能不再住茅草屋,下雨天不再为做饭操心就好了,是我当时最大的心愿。


作者: 寒乡    时间: 2011-7-28 06:32

回复 1# 小妹

 

 

       你们队的知青真是善良,值得俺们无良小子学习!

 

       (对比茶座《小子无良!》帖,就知差距多大了)

 


作者: 石沉大海    时间: 2011-7-28 09:55

也勾起俺们的回忆,酸甜苦辣味味全!謝謝小妹!
作者: 韵味螺    时间: 2011-7-28 16:50

我能做点什么——是扬起返沅的风帆,点燃知青的激情,凝聚朋友的情感。
作者: 隐士安    时间: 2011-7-28 20:57

你们“饭桌上的故事”比我们的好讲、好听;我们刚下队时是十它海菜,嘴巴加起来怕莫有尺多长,六男四女都是年青伢妹子,一餐米都要煮好几斤,菜莫讲起,土里菜还是秧子,靠社员的救济只是车水杯薪,那日子真的是难熬呢?生饭、夹生饭、三层饭,我们都试过味;红锅子菜是家常便饭;无油无菜的光饭子也呷过不少。我们“饭桌上的故事”,真的是一言难尽哦……
作者: 青青    时间: 2011-7-28 23:26

小妹“饭桌上的故事”勾起我们多少“下乡”的回忆,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7-29 08:09

“屋外雨停了,屋内继续滴。我们做饭改为一人做饭一人打伞,做好后一人盛一碗……”——细节记述描写得满有味,都能看小妹的连载啦!
作者: 小妹    时间: 2011-7-29 09:29

因为家事太多,没有时间一一回贴,对不起大家,请大家谅解,向大家问好


作者: 晓理    时间: 2011-7-29 10:04

在生产队的头几次饭是用米汤泡着送到肚子里.后来看见田里长出了绿肥,其中有油菜,腊菜,但是好景不长,生产队长大力阻止说是破坏生产,我们采食不行,在社员大会上专门制止了我们的行为,天无绝人之路,社员们送来家中的酸菜,辣椒罗卜,和各种土制食品,帮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作者: 乐闲    时间: 2011-7-30 10:59

下乡第一年最苦的是早春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没菜吃,社员也穷。我们就学社员的扯点红薯叶,切碎炒干辣椒,再用豆鼓、干椒开大缽汤,十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小妹的回忆引起我的联想。
作者: 杨鸣秋    时间: 2011-7-30 16:29

这么能干,大方。我与你两次见面居然两次吃你带来的煎饼。看了你该文,我得出结论了:那是沅江给你的呀。你我均要感谢它。
作者: 天地人和    时间: 2011-7-30 18:08

看来第一餐饭的经历都差不多,回想下蛮有味。在社员来看热闹中煮的第一餐饭,下去时冒菜恰真苦,其实有样东西大家不敢恰“红花草籽”的苗。那时社员称之为“绿肥”,七九年到上海出差,上海人把红花草苗当菜吃,看见菜场里卖红花草籽苗好生奇怪,回想起春天我们下放地沅江,什么都缺独不缺这“红花草籽”。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