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美国“兵马俑”---异国他乡见闻录(十六) [打印本页]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03:17     标题: 美国“兵马俑”---异国他乡见闻录(十六)

美国“兵马俑”

 

 

---异国他乡见闻录(十六)

 

 

 

众所周知,1974年由当地农民打井而偶然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05年,我出差到西安,有幸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仿佛看到2000多年前秦始皇“灭六国、统天下”的磅礴气势,也确实为2000多年前古人的聪明才智所震撼。

然而,这次在美国,格琳达夫人带我参观了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使我看到了另一种版本的美国“兵马俑”---当地的派尤特人说该区直立的红色岩石,就像站在碗形峡谷中的人群,不得不又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

  美国犹他州南部的地形呈巨大的梯形状。其顶部为布莱斯峡谷,海拔达2800,最低一级位于大峡谷的边缘处。大约6000万年以前,该地区淹没在水里,有一层由淤泥、沙砾和石灰组成的600厚的沉积物。据地理学家说,布莱斯峡谷这些千奇百怪,姿态万千、色彩亮丽的石柱,是地壳变动抬升形成悬崖峭壁和高原地带,后经河水冲刷和风霜雨雪侵蚀雕琢,才逐渐形成的。远远望去,真是有如排兵布阵、叱咤风云的千军万马,场面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来到现场观景台看了以后,格琳达夫人又带我沿着公园开辟的“之”字形小道,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下到幽深的谷底。从下往上看去,这些耸立的石柱和形成的“一线天”,不禁使我联想到与我们湖南张家界壁立千仞的险峻何其相似。然而,谷底石柱间生长着一些参劲挺拔的大树,在夹缝中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又使我感叹大自然生命力的顽强。

同时,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公园的树林里生活,在地上无所顾忌地觅食;小松鼠争吃游客们丢来的食物,或睁着大眼睛看着人们。特别是在回来的路上,格琳达夫人突然减速停下,并示意我赶快照相。原来,是几只野生梅花鹿在悠闲地吃草,构成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

最后,我们顺便参观了印第安酒吧一条街,了解一些美国西部土著文化风情。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03:27

小时 DSC05395.JPG DSC05389.JPG DSC05390.JPG DSC05310.JPG DSC05308.JPG DSC05306.JPG DSC05320.JPG DSC05330.JPG DSC05332.JPG DSC05336.JPG                        别有一番情趣!谢谢长乐兄哦!

1107240229ef915023347653d3[1].jpg

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opacity=100); DISPLAY: none; TOP: 13683px; LEFT: 208px; opacity: 1" id=aimg_107878_menu class=t_attach initialized="true" ctrlkey="aimg_107878" mtype="menu" layer="1" cover="0" fade="false" cache="1">下载 (153.46 KB)
3 小时前

11072402225e537844417b6d0d[1].jpg

1107240222271b90df617aa678[1].jpg



图片附件: DSC05395.JPG (2011-7-24 10:59, 141.75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649&k=001f6acf071482b0aa9b8ee93208862d&t=1748168467&sid=667Od8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03:44

DSC05343.JPG DSC05423.JPG DSC05398.JPG DSC05371.JPG DSC05405.JPG DSC05404.JPG DSC05408.JPG DSC05413.JPG DSC05416.JPG DSC05409.JPG DSC05411.JPG

图片附件: DSC05343.JPG (2011-7-24 03:43, 140.6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1&k=21f980ed913fbd2bb5a58e76e1634b86&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23.JPG (2011-7-24 03:43, 139.33 KB) / 下载次数 119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2&k=5bb780f79f33b613311dae494c6041d2&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398.JPG (2011-7-24 03:44, 140.91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3&k=715eb72ecb2aae02fc93e3dec82cdfcf&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371.JPG (2011-7-24 03:44, 143.96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4&k=1960db71bc51fb8561c3d48be75cb1aa&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05.JPG (2011-7-24 03:44, 125.85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5&k=f840c188bfb5fe9b4bb16efeb34337d2&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04.JPG (2011-7-24 03:44, 142.16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6&k=fbbf043f5e006279dff0c3c46c911d8d&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08.JPG (2011-7-24 03:44, 138.76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7&k=a2badc64b8f10d4d79ec6715624c7ced&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13.JPG (2011-7-24 03:44, 147.31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8&k=b52297f23054d2a3e539d67f967f0101&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16.JPG (2011-7-24 03:44, 141.32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49&k=e09b5eae620c26cefeb43cfc266a099c&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09.JPG (2011-7-24 03:44, 139.99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550&k=a03cf7ec4f42a7b290d781e8b3b65a14&t=1748168467&sid=667Od8



图片附件: DSC05411.JPG (2011-7-24 11:01, 143.47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7650&k=5946b893e3d731ff68aa8a9bd08664be&t=1748168467&sid=667Od8


作者: 隔山唱歌    时间: 2011-7-24 10:06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一切都是雕虫小技。
作者: 要得呢    时间: 2011-7-24 16:52

DSC05423.JPG 

      美国的象鼻山!使我开了眼界,不是中国独有!一个在东半球水中,一个在西半球陆地上。给了我一个启示,陆地上生物比水中生物要强壮聪明先进的多!谢谢常乐兄。


作者: 要得呢    时间: 2011-7-24 17:07

DSC05409.JPG 

      美国还存在这样的路!看到了美国尊重实际,尊重客观的精神!不象我国在农村也要搞路面硬化处理,资金来源国家出点,集体出点,个人出点。最后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顺其自然,不搞形象工程好!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20:10

    非常感谢常德栏目的“桢桢”和“湖边士”版主,帮我把3张照片直立起来了,方便网友们观看!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20:19

        美国的象鼻山!使我开了眼界,不是中国独有!一个在东半球水中,一 ... 要得呢 发表于 2011-7-24 16:52

 

 

    谢谢!美国这样的景致并非一处,我们湖南的天门山更为壮观,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21:02

        美国还存在这样的路!看到了美国尊重实际,尊重客观的精神!不象我 ... 要得呢 发表于 2011-7-24 17:07

 

 

 

    谢谢!美国的道路绝大部分都是沥青路面,可能是他们为了突出当年的西部风情,才特意搞一段沙石路面。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21:06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一切都是雕虫小技。 隔山唱歌 发表于 2011-7-24 10:06

 

 

    谢谢!我们老祖宗编造的“鬼斧神工”一词,妙也!


作者: 隐士安    时间: 2011-7-24 21:31

一看题目介绍的是异国他乡“兵马俑”,我还以为是中国的“兵马俑”旅游到了美国呢;看后才得知原来是外国的“兵马俑”哦,长见识啦……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4 23:35

一看题目介绍的是异国他乡“兵马俑”,我还以为是中国的“兵马俑”旅游到了美国呢;看后才得知原来是外国的“ ... 隐士安 发表于 2011-7-24 21:31

 

 

    谢谢!中国的人文景观与美国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哟!


作者: asd99999    时间: 2011-7-25 11:16

DSC05308.JPG

 

神奇的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真令人惊叹!


作者: 灵玉    时间: 2011-7-25 14:00

DSC05395.JPG

 

欣赏了长乐兄拍摄的直立的红色岩石,就像站在碗形峡谷中的美国兵马俑后,真的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太不可思议了,像极了,谢谢,让我们又见识了另类兵马俑!


作者: 灵玉    时间: 2011-7-25 14:07

回复 3# 知足长乐 DSC05411.JPG

 

 

哈哈~~~像西部牛崽与时髦女郎,怪不得长乐兄天天有时髦女郎相陪游玩,都乐不思归了哦!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5 18:42

  神奇的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真令人惊叹! asd99999 发表于 2011-7-25 11:16

 

 

 

    谢谢!当时,我看到这神奇的地貌,连连向格琳达夫人伸出大拇指叫好:“Weii  很好!”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5 18:49

  欣赏了长乐兄拍摄的直立的红色岩石,就像站在碗形峡谷中的美国兵马俑后,真的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 ... 灵玉 发表于 2011-7-25 14:00

 

 

    谢谢!美国人并没有将它称为西方的“兵马俑”,而是中国人将它与秦始皇“兵马俑”联系起来想象的!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5 19:00

回复 3# 知足长乐     哈哈~~~像西部牛崽与时髦女郎,怪不得长乐兄天天有时髦女郎相陪游玩,都 ... 灵玉 发表于 2011-7-25 14:07

 

 

  

   咯只是小菜一碟,请看更加韵味的!

 

DSC06077.JPG



图片附件: DSC06077.JPG (2011-7-25 18:59, 141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8743&k=9d6a0834aeb47e2edc84531e85fd98b5&t=1748168467&sid=667Od8


作者: asd99999    时间: 2011-7-25 19:17

回复 18# 知足长乐

咯只是小菜一碟,请看更加韵味的!

1107251859c6c373d700c9a093.jpg

长乐韵洋味!



图片附件: 1107251859c6c373d700c9a093.jpg (2011-7-25 19:16, 140.35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108746&k=36e614264e6213fedfc88dfb8bf06975&t=1748168467&sid=667Od8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7-26 09:05

回复 18# 知足长乐 咯只是小菜一碟,请看更加韵味的! 长乐韵味! asd99999 发表于 2011-7-25 19:17

 

 

    谢谢!好莱坞的美眉咧,你郎家又“欠不得止”吧!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