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赶尸”
篝火晚会设在一个平阔的山沟,场地宽阔,阶梯式三层舞台,游客们的坐位也都是阶梯式的。最下面的一层是个大坪,这种立体式的舞台设计不仅形象自然,而且气势恢弘,是原式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晚会多是大型节目,七八十个苗族男女青年翩翩起舞,壮观美丽。八十多面大鼓齐敲,声音震天撼地,令人耳膜颤动。我平身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的艺术表演,惊叹其壮丽场面,蔚为奇观。
晚会最有民俗传奇色彩的是《赶尸》,表演中的巫师法力高强频频作法,把一群群的人尸象活人一样使唤着,命令这些尸体自觉有律地按照巫师的旨意机械的行走,亦步亦趋地走向巫师的指定地。
苗族是个富有战斗精神的民族,他们奉祖先蚩尤为战神,蚩尤有句名言“试问天下谁敢当!”,那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一直是苗族人民的精神象征。五千年来,苗族人民一直在反抗封建朝庭、汉族官僚的压迫,时有战争发生,死人的事经常发生。苗族是个最重情重义的民族,生离死别往往折磨得他们痛不欲生。在汽车上我听苗族导游说过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一对穷困的苗族母子俩相依为命过日子,儿子在广东打工,为了节省路费,已三年多没有回家乡了,他已攒下了将近4万元,咬着牙忍受住对母亲的思渴,想再做一年,等积攒了5 万元才回家。上世纪末,有了5万元在贫穷的家乡可以做很多事,他可以建房聚媳妇,养牛养羊种树造林讨生活,呆在母亲身边尽孝道,再也不要出来打工了。谁知世事不如愿十之八九,人算不如天算,正当他不计劳累和思渴,满怀信心憧憬美好的未来时,他的母亲因为劳累过度的疲惫和节缩饮食造成的营养严重不良,体质过弱,没能等到儿子回来,就魂归西天了。村里人拍电报把母亲过世的消息告诉了儿子。儿子痛不欲生,买了从广州到张家界的机票,平生第一次奢侈了一回,坐了一次飞机,赶到家里,抱着母亲的尸体,器的死去活来。他发愿,只要能见到活着的妈妈,宁可把这几年的血汗钱不要,换来与母亲一次的一次谈话,那怕是十分钟也好。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有什么办法呢?这时候他想到了一位90多岁的老巫师,他带着所有的钱找到老巫师说;“我母亲死了,这些钱对我也没意义了,只要您能帮我与我母亲说几句话,这些钱就全归你。”老巫师被他的至真孝心所感动,真得作起法来,死了两天的母亲竟奇迹地活过来,与儿子说了半个小时的话,各自哭诉了三年的日子与思念,母亲再安然而逝,儿子也从此遁入空门。
为了让战死疆场的战士灵魂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为了激励活着的族人,安抚死者的家属,巫师作法就顺势而生了。巫师肩负着召唤那些游魂归祖的重任,并把他们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运回家乡,再作法把灵魂送进天国,安享极乐。在科学落后的封建皇朝,经过人们的语言艺术加工,再在以讹传讹中升级,把巫师不断神化,遂渐演变成巫师把尸体赶着走,连尸体带灵魂一齐带回了故乡。这种结果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不管巫师到底做不做的到,都已经给了活着的人一个极大的安慰,人们都希望是真的,也更愿意相信是真的,巫师也因此而不可置疑地成为最有本事的人,最受尊敬的人,地位最高的人。
苗族女导游对我们说,苗族人重情重义却不大重理,从上面的故事里似乎得到了佐证。
赶尸早有所闻,搂主现场所见是"尸"?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将改变苗人重情、重义不重理的状况,你认为呢?
回复 1# 车窗外
曾经看了金鹰纪实频道节目,介绍了神秘的湘西赶尸,不过介绍的情况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解放军在湘西剿匪时遇到的情况。因为有些人客死外乡,尸体又不宜运载,只有通过赶尸,把尸体运回死者的家乡。据说是将死者的头和手脚肢解,然后挂在赶尸人的身上,这样看起来就是尸体在运动了。具体解说,最好还是留意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的“丁点真相”节目。大家要求一下,电视台再重播这个节目介绍吧。
我怀着极强的好奇心问过宾馆老板和苗女导游,他们也不得而知,只说是对尸体进行过防腐处理。我有点怀疑丁点节目关于赶尸的真实性,如果是那样,何不火化更便捷?
哦,这一篇连上了。
湘西的神秘和古老,包括赶尸,电视台的确播过。车窗外朋友是啥时候去的湘西,还有更多的见闻麽?
我是本月19日去的,21 日回,历时三天,虽然中午有点热,但是早晚很凉快,所以不觉得累。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