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喜逛商店,男人爱逛书店”,此语虽有偏颇之处,却多少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书店对人的诱惑。
书店于我的招徕,自毋须赘言。现在回忆起来,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逛书店。逛书店之欲,始于孩提之时。然而,那时因为家境贫困,所谓逛书店,只是为了安抚一下躁动的眼球而已。以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日渐好转,总算可以大胆购回几册,但这些书必须是实用的,能够体现自我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审美态度和心理走势的。这样的逛店购书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丝毫未改。其结果是我的书房里已经聚集了数千册图书。过几年总得淘汰一批。面对这些图书,每一本的挑选与购买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虽然所买的图书,我认真阅读过的数量还不到一半,但这并不影响我不断地游逛书店和购买书本的热情。因为我明白,对自己来说,有些书需要尽快阅读,有些书则可留待日后阅读,有些书则是储备作为不时之需,有些书则本来就不该或缺。
由于喜欢阅读,书店自然就如磁石一般吸引人,让人无法拒绝。近日,在北京逛几家书店。买了几本纪实怀旧的书。期中一本《平民历史》,【封面,底为牛皮纸的黄色,配上黑色书名,突出了其严谨、庄重、权威感。】玩味不已。心里突然一亮,原来,中国的历史还可以这样去写!其前言这样写道:
世上的历史有千百种,真正的历史却早已失传,那就是平民百姓的心灵史。
那是普通人心里最难忘的记忆,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千万个人生。它们丰满,它们真实,它们平凡,他们告诉我们,谁,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
历朝历代,这种平民的历史都是口耳相传,只有极少数才有幸变成文字,得以流传。我们纵使翻遍所有的古籍文献,也只能看到它模糊的侧影,那么遥远,那么朦胧。
幸好今天,有了网络,平民有更多的机会发出声音。
我们将其搜集整理,把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呈现给你。这是时代的见证,心灵的见证,生命的见证,更是人性的见证。
翻阅这本书,才知道,这是一本回忆文集,共八章,其中一章“本纪”,一章“列传”,似乎在仿效司马迁《史记》的体例,而其它六章都以“志”为题,却又是另一种体例。
第一章《傲骨本纪》,四篇文章都是回忆文革时期,老一代知识分子们如何忍辱负重,咬牙坚持到改革开放后。他们“傲骨不可无”的风范,是留给晚辈仅有的然而却是珍贵的遗产。
第二章《老插列传》,八篇文章分别记述了我们这代人在当年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中,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受到了怎样的“教育”,生发出怎样的情感和思索。
第三章《青春志》,也是八篇文章,描绘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尽管风云变幻,虽然饱经磨难,依然动摇不了孩子们的童真,依然向往着更美好的未来。
第四章《侠义志》只三篇文章,分别记述了在那个人性扭曲的年代,孤独的老保姆怎样保护了主人一家;贫农出身的“傣家媳妇”如何不顾生死保护了富农的公公;宁愿被抓也要设法帮助落难朋友的女子。正如章前语所言:“似乎只有来自底层,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们,才有能力付出,才有能力去爱,才活得更像是人。”
第五章《亲情志》也是三篇文章,三位作者分别对父亲、母亲、姥姥略失常态的情感的描写,表现出“在时代车轮的碾压下,亲情变得如此脆弱,又如此顽强。”
第六章《艺文志》六篇文章,分别记述了那个年代团泊洼文化部干校的生活;地下文化沙龙“太阳纵队”的始末;鲁迅时代的女作家白薇的文革经历。以及当年年轻人看电影、读书、听留声机所引发的感慨。“文化人的坎坷,就是这个时代文化的悲歌,他们得到的太少,失落的太多,应该承担的责任,一直都没有承担起来。”
第七章《寒窗志》五篇文章,分别记述了恢复高考后,当年的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应届高中学生是怎样在不同的境遇下复习参加高考,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的。
第八章《食货志》也是五篇文章,回忆了当年孩子们的饮食和零食,涉及的有棒子面儿粥、红薯、香蕉糖、北京的豆汁、南瓜等,“民以食为天,可这又是怎样的天呀!我们重视饮食,是不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太少了?”编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42篇文章一一读下来,好像随着书中的叙述重新行走在那个年代的历史之路上。这条历史之路,好像很熟悉,又好像很陌生。文中提到的一些共和国历史的重大事件,都曾经撞击过我们的心灵,尽管至今我们也未必了解了事件的全部真相。而大量的作者个人的难忘回忆,则让我们看到了那段历史的细节,也从中读到了这些普通的“平民”是怎样感悟历史,他们对历史的是非做出了怎样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可能与许多刻板教科书的说法并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满目疮痍的大好河山,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高考恢复的喜怒哀乐,以及那些光怪陆离的人间情状。最后,编者沉痛地提醒我们:“这是时代的见证,心灵的见证,生命的见证,人性的见证!”真如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再比如,书中有一篇《电影·怀旧·虚幻》,写文革结束后开禁了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像封窖百年的贵州茅台,一开封,醇香浓郁,三月不知肉味”。但“美则美矣,可哪知一幅银幕遮住了‘肃反’的滥杀,‘反右’的无情,和连年的饥馑!同是五六十年代截然相反的两幅图景:前者温情脉脉,歌舞升平;后者杀气腾腾,全无诗意可言。”“由此构成了一个矛盾:我们所怀旧的对象是不值得留恋的,但那毕竟又是我们仅有的无法选择的过去。回想起来,酸甜苦辣,却一样滋滋有味” 。“说起来也真是个悖论:对精神贫乏的年代的回忆,现在竟成了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内容……”读书至此,才觉到如此利用丰富的历史材料,对历史作出如此的评价,算是我们这代人给后人留下的一点点精神遗产吧,尽管这当中含着许多苦涩。
《平民历史》这本书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文革”结束后30余年来,反思当年的纪实作品车载斗量,怎样遴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为当年“心灵史”的“代表”,尚待斟酌。其次,编者“历史观”的个别论点,像“世上的历史有千百种,真正的历史却早已失传,那就是平民百姓的心灵史”、“大背景?大时代?大事件?那不过是掌权者的游戏”、“国家的历史也是个人历史的一部分”等等,恐怕一时也难以取得史家的认同。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