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齐齐哈尔漫游(十一) [打印本页]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5 09:38     标题: 齐齐哈尔漫游(十一)

三十九军战友.JPG

(十一)战友谊故人情fficeffice" />

二兄在电话中一再叮嘱我:“到了齐齐哈尔,一定要代我去看看你胡大哥夫妇。

胡大哥与二兄同岁,长二兄几个月,今年83岁,湖南宁乡人。与二兄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原39军的军人,他们同一夜从丹东入朝抗美,同一批回国驻军辽宁,同是湖南籍。但他们不是同一个团,所以不相识。直到1956年二人在辽宁部队疗养院住院才认识,相处也就一个多月,然而二人志趣相似,谈吐投机,一遇如故,相见恨晚,逐成莫逆,以后常有书信往来。1959年二兄转业到地质部,胡大哥一直留在部队到离休,文革期间失去联系。

1979年二姐随姐夫落户齐齐哈尔市,已经是有三个孩子的五口之家。凭姐夫那点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明显捉襟见肘。二姐想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同时慰藉一下饱经颠沛流漓的心灵。可是文革刚结束,返城知青和落实政策回城的下放人员太多了,国家经济正是困难时期,百业待兴,找工作谈何容易。北京返城知青首先卖起了大碗茶,正是当年知青自立创业,为国家解决困难的开端。二姐的困难也是二哥的一块心病,时常牵挂着。

有次二哥从与长沙战友聊天中得悉胡大哥调到齐齐哈尔空军基地,急忙打电话取得联系,告诉他有个妹妹在齐齐哈尔居住及其现状。并请为二姐找工作的事留心一下,可帮忙时帮帮忙。接到二兄电话,胡大哥惊喜交集,一口应承下来。这时候胡大哥已是基地副司令,部队有不少随军家属需要安排工作,基地正准备办个集体企业,安排军干家属就业,健民食品厂就这样应运而生。二姐找到胡大哥,这是她来黑龙江十年,在齐齐哈尔认识的第一个湖南人,又是二哥的战友,尤其是胡大哥夫妇的和蔼可亲让二姐找到了娘家的感觉,不由喜极而泣。后来经过胡大哥帮忙,二姐在食品厂上班了,家庭经济因此得到较大的改观,更重要的是二姐常溶入单位,有了工作,心里轻松愉快多了,以后二姐一直把胡家当着娘家走动。

吃过早餐,二姐给胡大哥打了个电话,约好去他们家,胡大哥正在外面散步,急忙往家里赶。我与二姐来到齐市军人干休所胡大哥住宅楼下,按了几通门铃,都没有回音。“是不是有什么事又出门了?”二姐嘀咕着。“打个电话问问吧。”“来了。”我话未落音,胡大哥隔着门在里面接话了。原来胡大哥为示敬意,特地步行下楼来接客,实在让我感动。胡大哥魁梧微胖,国字脸,83岁了还是一付军人惯有的昂首挺胸,年纪老了,雄姿不老。这栋楼房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电梯,与时下的房宅比较,显的间朴,但很适用。胡大哥住在三楼,三房两厅,八十年代住进来的时候是很高级的了,屋里摆设也很朴素。姐姐说他们两老工资都很高,但生活的很俭朴,前两年大嫂还穿补丁衣服哩。这时候大嫂也从外面回来,四人围着茶叽坐下聊天。我代二哥向胡大哥夫妇致谢,也表达了我的谢意。胡大哥答谢后,我们便天南地北聊开了。人一上年纪,谈的最多的就是儿女,谈到儿女时两老神彩飞扬,惬意之神溢于言表:“我们一女一子,女儿大,高工职称,女儿单位正着手在嫩江沿岸齐市近处搞个水稻种植农场,暂时种五千亩,以后再扩建。儿子在深圳打拚了二十来年,有了一个自己的企业,效益也不错。因为事情忙,没时间出国,以后看能不能出国。”我说:“有自己的事业,何必还要出国呢?”“是啊,我也说他自己有事业,不要想着出国,但年青人总想出国读几年书。”二姐接嘴说:““大哥的外孙女在美国读博士。”“哦,原来家里有个留洋的,也会感染影响到其它人。”二姐后来和我说:“就我的孩子没一个有出息的。”我反驳她:“你的孩子都这么孝顺,从不多事生非,惹你和姐夫闹心过。日子虽然过的平凡,没有荣耀,但也不知什么是灾祸,这是最大的福气。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思想意识不同,资源也不一样,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大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孟母二千多年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有了择邻的故事。”

我问大哥:“在东北生活这么多年,习惯了吧。”“当然,你大嫂是辽宁的娘家,一直没离开过东北。我现在不习惯南方的生活了哩,儿子在深圳为我两老买了一套房,去年接我们过去,住了一个月,我们就回齐齐哈尔了,那里太热,我们受不了,这边的空气也比南方好的多。夏天东北最舒服,冬天虽然冷,家里却是春天般的温暖,要去外面穿厚一些。溜达一下马上就回来,东北人还从没有象我们湖南老家冬天不少人病冻疮,我小时候也生过冻疮的。”

我看到一张他们夫妇的合照,很新,用相框特别装裱了,象是不久前照的,就问道:“哥嫂这相片是结婚纪念照?”“是的,是去年军干所为我们金婚纪念照的,我们这些当年的志愿军最年青的也是快八十的人了,这些年一个一个地走了不少,战友们健在的不多了。我们有福气,看到了今天的国家强盛,享受了不少的幸福日子。”

时候不早了,二姐急着回去为孙子、外孙准备中餐,我们便起身告辞。胡大哥执意要二姐打电话把家里人都喊出来一起去饭店吃一顿,我看二姐为难的样子,就说姐夫身体不太好,在家吃好些,胡大哥夫妇只好送我们出来,挥手而别,走了很远,回头看见他们仍然站在那里。

 



图片附件: [胡大哥夫妇金婚] 三十九军战友.JPG (2011-7-15 09:38, 72.84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99912&k=bc5f7a133c2736393fd03b6e4d4f8953&t=1732314506&sid=9sxDSX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5 09:49

回复 1# 车窗外

亲情fficeffice" />

  第一次走进齐齐哈尔,第一次看到二姐现在(除曾在湖南见过儿时的大外甥女和外甥在外)的所有后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满足,二姐一家更把我的到来当做他们家重要的喜事。早在二十多天前二姐就隔三差五的打电话问这问哪,絮絮叨叨的。行程安排,起飞时间、航班,注意事项……起程前三天又来电说安排外甥女夫妇、外甥到哈尔滨接机。说外甥女在哈尔滨上过大学,有个熟悉哈尔滨的人接机放心些。我一个饱经世故的大男人被她当做了刚出门的雏儿。其实她清楚,我还在少年时代的文革串联中就瞒着家人独自闯江湖了,那时候社会剧烈动乱,我又身无一文,出去玩了一个月,回到家里人胖了,身上还剩有向文革接待站借的几毛钱和几两粮票。现在虽然年已花甲,身子骨却还让女儿女婿自叹不如,而且多年来一直是在江湖中闯荡。齐齐哈尔之行,适应力总不会就退化到幼儿阶段吧。哈尔滨到齐齐哈尔350公里,燃油加路桥费要700来元,他们从没出过远车,又不熟悉道路,还得请个司机朋友帮忙驾车,并且得从天亮到天黑花一整天。而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火车最贵的T字头才50元,两个半小时就到了。不是老姐姐不了解我,也不是真的不放心,更不是他们集体智慧出了问题,而是那份浓浓的亲情让她们做出近乎荒唐的事。明知大谬,也只得由着她们。

   也许是亲情所至吧,刚一出机场就被久候了三个多小时的他们认出来了,笑嘻嘻的忙着拿行李,忙着给齐齐哈尔家里打电话,让家里人免得焦虑。找个地方吃了些饭,急急往齐齐哈尔赶,在半途中的大庆天就黑了,原来黑龙江冬季日照短,四点半太阳下山,五点钟就全黑。坐汽车虽然比火车慢了许多,却让我饱看了东北大平原的风光,一望无垠的平地没尽头似的延伸到天边。不象南方出门看到的就是山,所以也就有了太阳出山和下山之说。在东北平原说太阳下山或太阳出山与自然现象就不付了,确切地说是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太阳升出地平线。因为没有山的遮挡,夕阳最后的辉煌更加艳丽,红的如血,灿烂西天,也让我有幸拍下了平原落日。

在齐齐哈尔的几天里,姐夫姐姐陪我倘佯嫩江河畔,欣赏嫩江风光;带我浏览和平广场,接受爱国主义洗礼;伴我溜达公园,感受齐市老年人休闲生活,边走边聊,老年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外甥放下发屋生意,二外甥女夫妇放下葡萄园工作,大外甥女向工厂请假或调休轮流陪我逛自然保护区,走农村坐坑床,看旧茅草屋和新农舍洋房。观晚景,泡澡堂,吃北方特色小吃,为的是让我尽情去感受东北,感受东北文化。返程时,二外甥女又陪我在哈尔滨玩了一天,欣赏有万国建筑之称的中央大街,美丽的太阳岛,尽兴游玩。

这次黑龙江之游是一生旅游中最开心的一次,也是收获最多的一次,我对二外甥女说:“这次收获的亲情,不是飞机、火车能载得下的。”便吟成一首七律,以记之:

偿还夙愿雁乡游,叶落初冬换晚秋。

地尽天边红日落,河床水里老翁泅。

城乡笑舞双人转,苇荡逍遥散鹤悠。

景致人情无限好,依依不舍起离愁。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5 09:53

日落.JPG 最后的辉煌 (2).JPG 回复 2# 车窗外

图片附件: 日落.JPG (2011-7-15 09:51, 69.51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99914&k=353dfe41f2e3fc3e8af7de531ed3987d&t=1732314506&sid=9sxDSX



图片附件: 最后的辉煌 (2).JPG (2011-7-15 09:51, 63.88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99915&k=0fe586b1a9c5bf3ad5c4414cdde18a91&t=1732314506&sid=9sxDSX


作者: 蔡家湾    时间: 2011-7-15 11:05

 

三十九军战友.JPG

 

祝胡大哥夫妇健康长寿!


作者: 蔡家湾    时间: 2011-7-15 11:10

 

祝贺车窗外朋友齐齐哈尔亲情之旅圆满成功!


作者: 残阳如血    时间: 2011-7-15 16:28

偿还夙愿雁乡游,叶落初冬换晚秋。

地尽天边红日落,河床水里老翁泅。

城乡笑舞双人转,苇荡逍遥散鹤悠。

景致人情无限好,依依不舍起离愁。

 

最是“依依不舍起离愁”,非常感慨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5 17:23

    祝胡大哥夫妇健康长寿! 蔡家湾 发表于 2011-7-15 11:05

谢谢老蔡!当年的志愿军尚健在的已不多了,人们不应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5 17:25

偿还夙愿雁乡游,叶落初冬换晚秋。 残阳如血 发表于 2011-7-15 16:28

是啊!几十年才会一次面,难舍是情理中的事。


作者: 哥巴    时间: 2011-7-15 19:32

回复 8# 车窗外

车窗外朋友在齐齐哈尔玩得久,原来有亲戚朋友在那里。

有亲戚朋友就是不一样哦。


作者: 笔架山人    时间: 2011-7-15 21:59

玩得深入,玩得透彻,更难得的是游玩中时时有亲情的陪伴,车窗外,你有福气啊。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7 13:51

回复 8# 车窗外 车窗外朋友在齐齐哈尔玩得久,原来有亲戚朋友在那里。有亲戚朋友就是不一样哦。 哥巴 发表于 2011-7-15 19:32
住在亲戚家与随团走马观花当然是有不同感觉了。
作者: 车窗外    时间: 2011-7-17 13:53

玩得深入,玩得透彻,更难得的是游玩中时时有亲情的陪伴,车窗外,你有福气啊。 笔架山人 发表于 2011-7-15 21:59

是的,人世界在浓浓的亲情陪伴下游觅胜景,体验民俗真是快事一桩。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