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回忆诗友刘开宇君 [打印本页]
作者: 瓦屋下 时间: 2011-7-7 15:42 标题: 回忆诗友刘开宇君
细细算来,刘开宇君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年另十一个月了。作为朋友,因寓居他乡,既没有去医院慰问,也没有赶去替他送行,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最近看了他的遗作《咏菊》,倍感亲切。特记录一些回忆,以示纪念。
开宇君六四年三中初中毕业,是潇江公社的知青。我们不是一个公社的,但离城关都很近。六七年夏天,道县发生大屠杀并波及江永。从江永经道县、双牌、零陵回长沙的通道被阻。后来县城又发生了长沙知青王伯明被枪杀事件,还没有来得及逃跑的知青,只好翻山越岭从多条小路借道广西回长沙。县城附近的知青是在6950部队的组织下,经广西麦岭逃离江永的。在逃亡的路上,我们相识并相交。逃回长沙以后的日子还是比较轻松的:由于返城知青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在四十七军的关照下,每月每人发三十斤粮食指标、十元人民币。拿着这份“俸禄”,知青们在长沙过上了文革生活。可能因为父母都是语文教师,我和开宇君来往较多,也谈得比较深。我们一起议论禁书,一起高谈阔论一些“思想”。他因为长得比我结实,还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举重。望着他手臂上练起的一股一股的肌肉,我很是羡慕。他也戏称自己是“铁臂”。后来到他家去玩,才知道他父亲是三中的高级语文教师。他父亲个子很高,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听说他敢向父亲要烟抽,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得到他的证实以后,感觉他父亲真是一个平等宽容的好爸爸。
好景不长。秋末,返城知青变成了“倒流城市”的闲杂人员,必须遣回“原地”。于是大家又成了各街道、单位的眼中钉、肉中刺。原来很熟识的人事保卫干部就像陌生人一样,凶神恶煞地登门查户口。随后便是一车车知青被军车送往江永。这次去江永,可没有六四年那么风光。同样是军车、相同的线路,没有歌声、没有嬉笑、也没有了激情。尤其经过道县时,正遇上解放军缴枪。沿途的制高点都架着机枪,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令人恐怖。回到江永以后,原来的理想算是被彻底粉碎了。懒散和游荡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知青之间频繁地往来。那年冬天的聚会特别多。每到晚上,烧一个枯树兜,大家围炉向火,或听一个人讲故事,或一起聊天打趣。至深更半夜,再吃一个火塘里煨的烤红薯去睡觉,很是惬意。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开宇君追求上了我们村的一位女同学。伊人也是初中毕业生,能干内向。父亲是省煤炭厅的高级工程师。开宇君开始与她接触时是随游荡大部队而行。久而久之,他开始单独行动。因为该女同学和我夫人同一个生产队,所以他每每独来独往,均由我接待。原以为这件事会顺理成章,不想几个月后却嘎然而止了。再以后那女士嫁给了邻村一位开手扶拖拉机的青年农民。若干年后,当我问起他们分手的缘由时。开宇君留给了我一句“没有缘分”的答复。那女士却说“你们男知青有什么能力养家糊口。毛主席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所以我找一个开拖拉机的还是靠得住些”。这是一段很凄凉的恋情。一个高级教师的公子恋不上一位高工的千金,可见血统论和上山下乡对知青幸运绞杀之严重。
之后十几年是各奔西东,博前途、成家立业。再遇开宇君已是九四年了。那年秋天,长沙知青为纪念上山下乡江永三十周年,在省体育馆召开大会。说也凑巧,几千人的会场上,人山人海,我却遇上了开宇君。他非常兴奋,并告诉我,会场外面大气球上吊的对联是他写的,他爸爸还给他润了一下色。仍然是那么好文,仍然是那么喜形于色。对联写得很好,很贴切,可惜当时匆忙,既没有向他索取墨迹,也没有记录下来。后来天心阁的知青酒楼开张了,再后来酒楼的周末免费舞会开始了。从此,我们又经常一起品茶、喝酒、聊天、跳舞。有一次聚餐之后,我和他坐在餐厅外的坪里聊天,我说:“眯子,我们玩得这么好。你现在诗文已小有名气,应该送首诗给我了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一个星期以后,他兑现了承诺。“西江月 赠×× 同是书香门第,少时共赴三湘。青春一掷十年还,倦鸟归巢模样。 记得红楼好了,笑人名利奔忙。颐园邂逅喜飞觞,莫问升腾跌宕。”词到手后,我一连念了几遍,大呼过瘾。词写得非常大气、洒脱。上片的“掷”是诗眼,用得生动。青春是美好的,十年青春,每人只有一次。抛给上山下乡,不嘘不怨,这是一种豪气。飞鸟是自由的,也是很辛苦的。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靠一双翅膀去拼搏,最后变成一只疲惫的小鸟,飞回窝巢歇息。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知青下乡的整个过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知青的结局因每人的机遇和努力不同,而最终有所区别,但这并不是阻碍。每一次聚会的纵情和肆无忌惮,不正是开宇君所概括的“莫问”和“飞觞”的知青情结吗。依然是一种豪气。这使我想起了四十几年前潇江公社知青们去我们村的一种时髦打扮:清一色的海魂衫,凸凸的肌肉在衣服中时时显现的青春活力。多么英俊,多么豪爽啊。这中间就有刘开宇君。
〇九年八月的一天,在湖知网闲逛。突然看见开宇君中风住院的消息,当时还默默祈祷他能早日康复。不想几天后却看到了他逝世的讣告。英年早逝,这是他的不幸,也是知青的悲哀。如果……。再也没有机会和开宇君聊天了。为祈愿他天国愉快,步韵和《西江月》一首,烧给他。西江月 赠开宇 斟满一杯美酒,点燃三炷清香。云烟缭绕吐芬芳,问候仁君可爽。 月桂孕藏新蕾,银河天鹊繁忙。瑶琳仙境乐洋洋,莫念凡尘麻将。
作者: 马畔闲人 时间: 2011-7-7 16:11
情真意切,好文!收藏了。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1-7-7 18:00
刘开宇君的《咏菊》道前人之所未道,才气袭人,一见即惊叹他的才具。瓦屋下这篇怀友的文字,也是散文中的上品,行文率直朴素,真情撼动人心。
作者: 瓦屋下 时间: 2011-7-8 17:19
闲人君:你好!京城和华东的自由行让你玩得不亦乐乎,真佩服你健康的身体。看来年轻时习舞还是大有好处的。很羡慕小潘的零陵、江永游,可惜我当时身体不健康,没有资格远行,浪费了一次很好的见面机会。王已把你的靓影和你们游玩时的照片制成了一段视频,还耐看,需要吗?祝你愉快。 善壎君:问好!谢谢你的褒评。看看现在十六、七岁的孩子,就知道我们当时的模样。上山下乡的回忆是令人心酸的,但也不泛美好。每一次开启记忆都让人心颤。仁兄是写作大家,能在家园向你学习,真是难得。非常喜欢你的诗词和写作风格。期待着能经常欣赏到你的好作品。
作者: 阿迪 时间: 2011-7-9 14:36
回复 1# 瓦屋下
斟满一杯美酒,点燃三炷清香。云烟缭绕吐芬芳,问候仁君可爽。月桂孕藏新蕾,银河天鹊繁忙。瑶琳仙境乐洋洋,莫念凡尘麻将。
瓦屋下:我借你多情诗,祭奠好战友!
遥祝开宇君天堂快乐!
作者: 马畔闲人 时间: 2011-7-10 15:28
瓦屋下友:夏安哦!身体欠佳也是“有资格远行”的呀,(如我们的领队“隔山”)小潘说过,还要去瓦屋下,还要邀闲人的,闲人在此也邀邀你好吗?
作者: 瓦屋下 时间: 2011-7-11 14:38
阿迪君:你好!开宇很洒脱。收到我们的问候,他一定会很高兴的。特欣赏你的《清明,有没有人把你探望》,那可是从心底淌出来的歌呀!我们村也有一个知青长眠在江永了。他下乡时还不到十六岁,病故时离十七岁的生日还差几天。尽管堆了坟、立了碑。大家回江永也一定记得去看看他。可是……,如果……。哎,可惜这世上还真的没有如果。 闲人兄:谢谢你的问候。瓦屋下我是不想去了。快五十年了,那儿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而且,原来知青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添加的砖瓦也全灰飞烟灭了。很伤感。但江永我还是要去的,我喜欢那里的山清水秀。老街上也还可以寻找到青春的足迹。你那儿我肯定会去,我们一起去感受九嶷山的帝魄和柳子的灵气,好吗?
作者: 马畔闲人 时间: 2011-7-12 17:29
我们一起去感受九嶷山的帝魄和柳子的灵气,好吗?
好,值得期待……
作者: 钱塘旧客 时间: 2011-7-16 01:52
瓦屋下兄:看到你回忆开宇的文章悼词,情意深重,使人感恸。可惜在江永时未能亲近结识,甚感遗憾。
开宇的遗作,不日即将出版。从先生的文章中看到开宇送给你的西江月词,我巳将它轉抄送给刘夫人,收入其文集。但不知道先生的名姓,如果方便,望能将姓名告诉我。以便编纂。我的电话13319553287给你添麻烦了,望谅。
作者: 瓦屋下 时间: 2011-7-17 11:21
钱塘君:你好!麻烦你点击09年“江永知青”第八页,看看你自己写的《讣告》第十九楼。新燕地毯君也披露了开宇的一首《西江月》;一、我的名字在那上面可以看到。二、那首词的下片第三句是“颐园遇友喜飞觞”,如何取舍,想还是由眯夫人定夺为宜。余不一一,顺至夏安。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