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西游漫记之二十一 —— 哈密 [打印本页]

作者: 子耿子    时间: 2011-6-25 22:08     标题: 西游漫记之二十一 —— 哈密

 

 

       9 月 30 日       晴

    哈密为世人所知,我想得益于那甜如蜜的哈密瓜。世人皆知哈密在新疆,至于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是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素有“西域襟喉”之称,这些常识,世人就懒得问了。

    我在哈密停留,除了想尝尝哈密的甜瓜与别处有何不同。就是看中了它东大门的地位。我们到新疆逛了20来天,应该在此与新疆像模像样地告个别。几十年前,无数的兵团战士,进疆第一站就是哈密。无数的支边知青,到了哈密后,再想出疆,几乎没有可能。想到他们的遭遇和当时的心情,联想一下我四十多年前下乡的遭遇和心情,冥冥中感到有一道命令,要我一定在“西域襟喉”暂停。
    早上寄存行李时,不太顺利。我们住的宾馆不予寄存,车站也不寄存,最后只好到广场边一位老太太开的私人寄存处花十元钱把二个包存了。办事不顺,心里也就不痛快。2008年夏天去青岛玩。途经开封停留,也是火车站寄存处关门,不寄存行李。询问原因,说是奥运会期间,为了确保安全,防范有人在行包中夹带爆炸品炸了车站,所以干脆拒绝行包寄存。今天是国庆前一天,估计也采取了这个不寄存行包的安全措施。对铁路车站来说,这样做也许可以省却麻烦,推卸责任,一了百了。对我们旅客来说却是诸多不便,哭笑不得。
    我们买了一张哈密地图,坐上10路公交车,边走边在哈密地图上标注路径,七弯八拐之后,到了哈密市南边的哈密回王陵。
    回王陵是我在进疆前就在“中国名胜词典”上做了参观功课的,可是有趣的是,我们下车后问路是先到了回王府。
    据资料记载,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第二年返回时,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修建王府和回城,费时七年峻工。王府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时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后又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
    王府于1864年遭阿古柏叛军烧毁,继而又遭陕西回民义军掠夺。虽然在光绪八年,九世回王对王府进行了扩建和翻修。然而在1931年,这座有二百年历史的回王府最终被暴动的人“付之一炬,夷为平地”,有数百年历史的“贮藏经典之库”也随大火化为灰烬。
    现在的哈密回王府是哈密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开始筹建的。是一个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目前,一期工程“王爷台”已竣工。据介绍,里面除了仿古建筑,还有餐饮,娱乐等功能。
    古话说,“沧海桑田”。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都是讲世间万物是变化着的。佛教又讲因果报应,讲轮回。我们的伟大领袖也说“不破不立”,说:“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眼前屡建屡废,屡废屡建的王爷府,不就是这部文明史的一个标本么?
    我望望远处雄伟漂亮的“王爷台”,看看标出的门票价格,一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进去体会一下“破、立”和轮回。在得知回王府,回王陵是分开经营,没有联合卖票时,我一方面庆幸哈密开发旅游“生财有道”,同时决定舍王府,看王陵。
    回王陵与王府的门票价格一样。站在王府门口,能感受到王府的阔绰气派,一到王陵门口,脑子里马上就浮出杜甫《蜀相》的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王府靠加大宣传吸引游客,王陵却凭着它自身的历史和内涵,吸引游人。
    回王陵里的建筑群大致分三部分:大拱拜,小拱拜,艾提尕尔大清真寺。
   “麻扎”是维语的音译词,意为“墓地”,来新疆的人都知道。“拱拜”不知是不是音译。是指伊斯兰教大教主或是王公、圣人墓地上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如果望文生义,那就是结构起拱,用来给人祭拜的一组坟墓上面的建筑。
    1867年,七世哈密王伯锡尔维护清朝的统一,被闹分裂的“清真国”叛逆所害。翌年被清廷追封为和硕亲王,并拨款为其修建了王陵,就是大拱拜。大拱拜是回王陵的主体建筑。
    这是一座伊斯兰式的长方形穹顶高大建筑,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疏璃瓦覆盖,外壁以蓝花祥云和绿花祥云白底琉璃砖镶砌,鲜艳夺目,流光溢彩,尽显王者气派。拱拜四角为圆柱形,正门两侧圆柱中空有台阶盘旋而上,可达墓顶。墓内埋葬着第七代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第八代回王及王妃、王族人员40人。
    我们进大拱拜参观时,正巧有导游带着一个团队进来,于是听导游云里雾里讲解一番。我把大拱拜与在喀什看的香妃墓比较了一下,外观上香妃墓更大,更壮观,内部安放坟墓的形式却基本一样。我不懂考古,对各种墓葬更没有研究。看了大拱拜和香妃墓后,知道了伊斯兰教的王陵是长条圆柱形的坟包上覆以彩帛,直接就在原地修建拱拜,拱拜把大大小小的坟包都罩在里面,与北京十三陵等帝陵完全不同。
    亭式木结构的小拱拜在大拱拜南边,原有五座,东西排列,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座。东部一座是九世回王生前为自己修的。拱拜上部为八角形飞檐斜坡顶,下有圆柱支撑;中部为四坡水屋顶;下为方形砖室建筑,将墓室罩在其中。室外飞檐起脊,雕梁画栋,八角攒尖顶,俨然中原屋舍;墓室为伊斯兰式的穹隆顶;拱拜顶外观又具有蒙古式盔顶风格。中原文化、蒙古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融合在一座拱拜上,别具特色。
    到新疆后见得多而且抢眼的建筑是清真寺。回王陵边的艾提尕尔大礼拜寺,土木结构,平顶宽阔。中央高耸着宣礼塔。礼拜寺顶棚有108根雕花木柱支撑。寺顶彩绘图案,开有天窗。寺内墙壁粉白,上书《古兰经》文,周围饰以花草。可以想象,当伊斯兰教重大节日时,数千信徒在寺内、外一齐虔诚礼拜,是多么震撼人的场景。
    清真寺与大、小拱拜交相辉映,风采各异。再加上绿树成荫,古墙围绕,建筑独特,庄严肃穆。不仅我们视为游览观赏的胜景之地,也为专家学者的研究看好。穆斯林们则送给回王陵一个好听的名字“阿勒同勒克”,意思是“金色的圣地”。

 

1、  回王府附近的展览馆

fficeffice" /> 

      SUC58347n.jpg

 

2、倒下的古树与小拱拜

 

   SUC58349n.jpg

 

 

 



图片附件: SUC58349n.jpg (2011-6-25 22:07, 138.41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7015&k=88230c2337f21db8fe8285b87e944785&t=1732370595&sid=o5ciZ7



图片附件: SUC58347n.jpg (2011-6-25 22:07, 120.85 KB) / 下载次数 3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7016&k=ddb904dbc2131e2215023625d176c755&t=1732370595&sid=o5ciZ7


作者: 子耿子    时间: 2011-6-25 22:11

 

 

    瞻仰了回王陵,看一下地图,距盖斯墓不远,于是走路前往。快到盖斯墓进口处,一个人倚着自行车,手拿一叠门票问我们是不是参观盖斯墓,我们说是。他说就在他这儿买票。我们感到奇怪,先是怀疑为假冒的骗子,看一下门票不贵,他那样子也不像坏人,于是买了票。后来进到盖斯墓园区,才明白时值正午,没有游人,这位看门人实在难耐寂寞,他要下班了,正巧碰到了我们。
    盖斯墓又称“圣人墓”、“绿拱背”。相传,唐贞观年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派弟子盖斯等三人来中国传教。后盖斯在回国途中,病逝于哈密地区的星星峡,被草草掩埋。《新疆图志》称:盖斯死后,“土人为醵金建屋,覆其垄,祷辄响应,匾额充栋,亦有施锦幛墓上者,恒积至尺许”。可见其传教影响之大。其拱拜在民国时被驻军所毁。后来哈密的穆斯林发起修建了现在的盖斯墓,1945年将盖斯遗骸由星星峡迁葬于此。
    盖斯墓为伊斯兰式建筑,高约10米,下部方形,四周为木柱支撑的回廊。上部为圆形拱顶,用绿色琉璃瓦镶砌。这座拱拜规模不大,但因其安葬了“圣人”,保存了伊斯兰教先贤的遗骨,成为伊斯兰信徒朝拜的圣地之一。
    我们脱了鞋,走进铺了精美地毯的拱拜。墙上四周有许多图画和文字,盖斯墓上有无数朝拜者所献的锦幛、毛毯等。里面光线很暗,异香扑鼻,让我们两个非穆斯林感到庄严又神秘。那位引导我们进内的老者退出门外,只是微笑,却不讲解。也许是语言不通?也许他就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感悟,自己领会伊斯兰教的奥秘?我们出了拱拜大门,觉得空气突然清新。墓地四周栽植了各种树木花草,环境幽静雅致。我走到园区墙边,拍下了“绿拱拜”。但我突然迷茫起来,从小就自认为是无神论者,现在却猜测如果有一种宗教信仰,是不是在人世间能够活得更积极和踏实?
    从盖斯墓出来后,我看了一下哈密市地图,看到图上标注有“左公祠”的景点,不禁大喜,此处一定要去。
    左宗棠这位晚清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一样,都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都曾经被斥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曾,李二人至今难以翻案,左宗棠却因为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得到平反,成了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
    想当年新疆叛乱不断,外敌入侵,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眼看160万平方公里,六分之一的国土就要沦丧。是左宗棠力排众议,抬着棺材西征,以必死的决心,坐镇哈密,排除万难,率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收复了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使新疆杨柳成荫,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祖国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得以保全。也让100多年后的我等旅游者,能昂首挺胸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周游。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湘楚多坚韧不拔之人。左宗棠堪称偶像,从我这位老乡身上,可以看到传承千年的慷慨精神,民族魂。
    当要求“的士”司机送我们去“左公祠”时,司机不知“左公祠”在何处。我只好拿地图给她看,她看了一下,答应只能送到“左公祠”附近,因为她还是不知道确切地点。下车后我认为到了“左公祠”附近,而且左宗棠是那么有名的人,应该问谁谁知道。可完全相反,问谁谁不知!
    记不清在地图上的“左公祠”附近问了多少行人和商店的人。我问了几位看来很有知识的长者,他们也只能抱歉说:在哈密住了几十年了,还真不知道“左公祠”在哪里。后来问了一位休息的出租车司机,他拿着地图看了又看,说他开出租车十多年了,哈密哪儿都知道,就是不知“左公祠”在何处。他拿出手机询问了其他司机,甚至拨了114,还是没有结果。让我失望至极。按理说,地图上不会胡乱标注景点,即使这个景点在文革中被毁坏,在哈密居住过几十年的人也应该知道呀?到底怎么回事?
    在烈日下一路问,一路走,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望着跟在我身后走过来走过去,疲惫已极的妻子,我只好放弃了寻找。人民公园的河洲上,大片的柳树 —— 左公柳随风摇摆,好像在欢迎我,又好像要我别寻找了。从地图上看,这儿离“左公祠”近在咫尺,我攀住柳条,想要它告诉我,柳条垂首:“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把柳条折下放进包里,仰天长叹。不敢妄说为国家抢回了六分之一国土的左宗棠在哈密无容身之地,至少在哈密居民的心中,已没有这位湖湘汉子的位置了!历史不容忘记,先驱值得景仰!不尊崇英雄的民族,他的前途。。。。。。?
    寻“左公祠”不遇,让我的心情沮丧,体力也下降了很多。原来还想看的几个景点,包括西路军进疆纪念园也都放弃了。坐公交车到了火车站附近,虽然逛一下农贸市场,又甜又脆的大枣和香甜的哈密瓜让我恢复了体力,但哈密已经不再让我留恋,只想早点离开。

 

3、背后是阿提尕尔大清真寺

fficeffice" /> 

      SUC58352n.jpg

 

4、小拱拜

 

 

   SUC58353n.jpg

 

 

 



图片附件: SUC58353n.jpg (2011-6-25 22:11, 135.38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7024&k=0b28236e32b19f99fb91baf5c0aa7aad&t=1732370595&sid=o5ciZ7



图片附件: SUC58352n.jpg (2011-6-25 22:11, 113.85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7025&k=64ef442a9471b2f571b1f114e21883a6&t=1732370595&sid=o5ciZ7


作者: 子耿子    时间: 2011-6-25 22:15

 

 

    哈密自古流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不仅早晚温差大,就是白天,阳光下和阴影里温差也很大。买了到敦煌的火车票后,我想早点进候车室休息,妻子却嫌室内太凉,她要在车站广场晒太阳。就是这次意见不统一,我先进站,她在外面,引出一段改写了一下的小故事。
    进站安检时,我把背包放上安检机的传送带。背包刚从机子那头出来,看安检仪的女警察走出小屋,说我包里有一把小刀。我坦然承认,并按警察的要求,把那把在喀什买的英吉莎小刀拿出来。过来几位警察,说小刀不能带上车。我一下火了,说有规定小刀刃长不超过6厘米可以携带,我买刀时就注意了不超过规定,你们量一下刀刃,凭什么不能带?
    也许是我的仁丹胡子对这几位警察有魔力。这几位警察态度相当好,他们解释说哈密是边疆,与别处不一样。现在临近国庆,上面有规定,凡刀具都不能带。那位女警察还拿出一把刀刃只有3厘米的小刀,说:这样的小刀也没收了。见此情况,我知道在中国,尤其是在哈密这样的敏感地方,不要指望有王法,也没有地方去说理,我这把花了20元钱买的漂亮小刀只怕会留在这里了。这时一位警察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可以把刀拿出去处理,或是让朋友先带回家去。老天有眼,不知是这位警察有意点拨,还是我心有灵犀。我马上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好吧,我出去叫朋友带回去。
    走回车站广场,我注意了一下身后有没有尾巴,找到了妻子。把情况跟她一说,表示我坚决不放弃这把小刀,而且我随身带的那把刚才没有被查到的“三刃木”小刀,也必须藏起来。就这样,从来不做坏事,光明磊落的我们做起了地下工作者。我们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人注意我们。然后我们很随意地往广场外走,边走边注意有没有被跟踪。最后到了一处确定没有任何监控的地方,商量怎样藏刀并实施。
    妻子说:这把英吉莎小刀可以******。我说:那把三刃木小刀不能再带在身上,再次进站我是重点对象,肯定会查的,要把小刀******。通过一番研究和试验,我们
口口口口口口。。。。。。(此处删去56个字)然后满怀信心往进站口走去。
    我走在前面,把背包放上安检仪的传送带,然后接受警察的探查。这次警察很认真地进行了扫描,还专门撩起我衬衣的后面,看钥匙串上有没有小刀。如果我那把“三刃木”还带在身上,肯定没收无疑。不出所料,安检顺利通过。几位男警察笑着走过来,与我探讨胡子的修饰与保养。趁此机会,妻子也把背包放上了安检仪。尽管她通过安检门时,发出了一声有金属物的警报,但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就过关了。我们一前一后进了候车区,谈起这次如同解放前冒险过敌人封锁线一般的准备和经历,谈起我们竟以这种喜剧方式与哈密告别,不禁开怀大笑。以后坐车带小刀就照此办理!今天游览不顺引起的不快,就在我们胜利的笑声中消失了。
    列车向东方启动,不断加快,哈密被甩在身后,我们就算出新疆了。窗外依然是黄沙乱石,大漠戈壁。张骞通西域,唐僧西天取经,左宗棠抬棺西征,解放军进军新疆,支边青年进疆,一幕幕鲜活的场景,由远而近向我们走来。我想挥手,想招呼一声,但他们都匆匆而过。甚至20多天前我们坐火车进疆的场景,也不容我细细思量,一闪而过。留在我头脑中定格的只有三个字:不容易!
    列车在晚上22时到了柳园站,从新疆方面来敦煌,如果坐火车,只能到柳园下车。柳园离敦煌还有130公里,要去敦煌只能坐出租车。车费30元一人,一车坐4个人,当然包车也可以。但像我们这样的散客,还是以拼车较经济。旅客出站后,以敦煌游客为主的柳园站显得很冷清。我们被拉上了一辆出租车,等了一会,司机们通过协商,往我们车上拼了二位当地的乘客,我们的车子开出了柳园站。
    晚上的柳园让我们觉得很荒僻,在刚出柳园还可以看见点灯火的地方,那点人烟近乎凄凉。车子行驶了一会,四周一片黢黑,再也看不见一点灯火。这时的感觉说好,是想象在坐月球车;说坏,就只有拿地狱来比喻了。
    夜里坐车在荒原上奔驰,以前有过,但那是很多乘客的大客车。今天坐小车有点紧张。一是耽心行车安全。从前窗看出去,有时遥远的地平线出现了一点亮光,随着我们车子的轰鸣声,那亮光越来越近,最后嗖地一下从我们车子旁边飞驰而过,让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稍有闪失,飞驰的两车哪怕是擦一下,后果也不堪设想。二是耽心人身安全。倘若这二位拼客是与司机串通的歹人,那我们今夜就只能以死相拼了。
    就在我眼睛紧盯前方,同时又注意拼客的动静时,妻子要司机停下车方便。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荒原,哪儿“方便”都非常方便。
    我走下车,无意中往天上看了一眼,头顶极为灿烂的星空,让我忍不住连声赞叹。以繁星满天来比喻只道出了美景的十分之一。无数颗大大小小,价值连城的钻石被奢侈地镶嵌在漆黑的天鹅绒上,才能和眼前的星空相比。以前听说过在沙漠中旅游的人远离宿营地,到沙漠深处看星星的故事。我觉得好笑。看星星也许是长住灯火通明的城市人的奢望,但对我来说太平常。今夜看了星空,才知道我太孤陋寡闻。古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以前认为不过是诗人的浪漫想像。今夜看了星空,我才知道星辰的确可以摘,星空可以如此壮美。
    我后来悄悄问妻子,憋功挺强的,何以今夜要中途方便?妻子舒了一口气,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怕遭遇歹人,不能不放下包袱,早作准备。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那两位拼客是本地人,司机按他们的要求先把他们送到村里。就在车子拐进村道,远处显出一片树林时,我又看到了奇景。今天是农历八月二十三,月亮到半夜才开始升起。林子背后出现一片神秘的清辉,略呈红色的巨大月亮在林子后影影绰绰。“月上柳梢头”?我揉揉眼睛又圆瞪双眼,无法相信这是平常看惯了的月亮,无法想像人世间竟有如此迷人的月色美景。
    小时候听过批判崇洋媚外,批判留洋学生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知道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于是想当然也批判那是洋奴思想。后来知道环境,空气质量等都会影响观察,我估计美国的月亮可能会亮些。以今夜看到的初升月亮来推测,我要反戈一击了,还是柳园至敦煌之间的荒滩野地里,月亮最亮最圆。
    车子驰进敦煌市,已是凌晨一点。这儿虽然是祖国西部,但已经到了甘肃境内,时差不是那么大,已经很晚了。国庆黄金周到了,敦煌是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住宿相当紧张。按照与出租车司机的约定,他要把我们送到一个合适的宾馆才算完。在问了几个宾馆后,我们到了市区的灵岩宾馆。房价是我们自费出游从没有住过的220元。以黄金周加敦煌的地位看,半夜临时找宾馆,只能这样了。但愿今夜休息好,明天还有美景等着呢。

 

5、大拱拜

fficeffice" /> 

      SUC58358n.jpg

 

6、盖斯墓

 

 

   SUC58360n.jpg

 

 


 



图片附件: SUC58360n.jpg (2011-6-25 22:15, 129.41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7026&k=25450ffa2674c9f02e649647127ec1d6&t=1732370595&sid=o5ciZ7



图片附件: SUC58358n.jpg (2011-6-25 22:15, 162.18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7027&k=e927f64cffee106616aff2586655fe3b&t=1732370595&sid=o5ciZ7


作者: 知足长乐    时间: 2011-6-26 07:07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我到美国一个森林公园去游玩,山下是短衣短裤,山上却是茫茫积雪,真是冰火两重天!


作者: asd99999    时间: 2011-6-26 14:43

谢谢子耿子的系列游记,我每篇都保存了。我女儿在库车工作,我也准备去新疆玩玩。计划走西安-兰州-嘉峪关-柳园-敦煌-柳园-吐鲁番-乌鲁木齐-库车。自己组团(发帖邀三十位知青)找旅行社,此方案不知行么?永明马灯也想去,不知你何时回长沙,望能面悟赐教。
作者: asd99999    时间: 2011-6-26 14:47

回复 1# 子耿子 谢谢子耿子的系列游记,我每篇都保存了。我女儿在库车工作,我也准备去新疆玩玩。计划走西安-兰州-嘉峪关-柳园-敦煌-柳园-吐鲁番-乌鲁木齐-库车。自己组团(发帖邀三十位知青)找旅行社,此方案不知行么?永明马灯也想去,不知你何时回长沙,望能面悟赐教。
作者: 子耿子    时间: 2011-6-26 17:14

回复 4# 知足长乐

      谢谢知足长乐,你的美国游才真的令我羡煞!


作者: 子耿子    时间: 2011-6-26 17:16

回复 6# asd99999

      五九兄好。我去年西游的路线是:经郑州,少林寺,到乌鲁木齐,先游伊犁一线,再游北边哈纳斯一线,再到喀什。在南疆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走民丰穿沙漠,到库车,返库尔勒,吐鲁番,哈密,敦煌,嘉裕关,兰州,天水,崆峒山,返回长沙。我写游记发网上,也是想给网友们的出行提供点参考。多年来,除了单位组织,我都是自己一家出游。对组团出游提不出意见,望谅解。我只觉得7月底8月初,气象条件不稳定,出行时要特别注意交通滞留等情况。另外,出游还是多注意身体,我也觉得我的旅行方式太过冒失了。祝你们西游顺利。


作者: 笑对人生    时间: 2011-6-27 23:07

谢谢子耿子的系列游记,你的游记就是一片极好的教科书,读一遍使人受益匪浅,谢谢,你用了不少的心,衷心感谢
作者: 椰风海韵    时间: 2011-6-29 19:19

       子耿子兄的游记篇篇都精彩,历史人文环境地理,游后心得和图片,读后象上了一堂课。您对祖国历史地理及各民族风情的了解和热爱,感染着读者,分享了您的旅游成果,在此道一声辛苦了!谢谢!
作者: 湖边士    时间: 2011-6-29 22:14

回复 10# 椰风海韵

 

老兄偏爱小刀也有历史了,这次又施巧计带回了喜欢的小刀,真服了你了哦!

 

谢谢美文,让我了解了不少哈密的人文历史风貌,特别是那大拱拜小拱拜是头一次听说,原来一说哈密我就只知道哈密瓜咧!


作者: 二马    时间: 2011-6-30 00:21

回复 3# 子耿子

 

佩服 .gif

 

——拜读了子耿兄多篇游记,只有“佩服”二字——特别是夫妻同行!

    难怪夜深人静斑斑专门为你们做了那般美的“亘古大漠”音画贴哟!

    呵呵呵,连同文采一并羡慕、佩服!

    



图片附件: 佩服 .gif (2011-6-30 00:16, 73.5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90276&k=7d4b4acca5e23140b7e3241720e63282&t=1732370595&sid=o5ciZ7


作者: 铁道人    时间: 2011-7-2 22:38

跟着你俩游到哈密,要离开新疆了,我的感受也是,不容易!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作者: 子耿子    时间: 2011-7-11 16:57

       衷心感谢笑对人生,椰风海韵,湖边士,二马,铁道人的欣赏与点评。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