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读书偶得——历史如变戏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灯火    时间: 2011-1-13 15:34     标题: (转帖)读书偶得——历史如变戏法?

      读书偶得——历史如变戏法?/路难行     文

      喜欢读叶永烈的传记文学作品,近读叶文《历史不得变戏法》,感受颇深。
叶原来是写科普作品的,后转入写作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等。有人形容是:“两个叶永烈”。叶对写人物传记作品的查证索源“较劲”精神,尤使人佩服。在《历史不得变戏法》文中,叶讲了三件事:
      一是,解放军金门战斗。
      叶查阅文献,发现所谓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千余人登陆金门之后“全部牺牲”,源于1949年10月28日第三野战军粟裕、袁仲贤、周骏鸣致第十兵团叶飞、陈庆先的电报。毛泽东在1949年10月29日的《军委关于攻击金门岛失利的教训的通报》中,引述了粟裕等电报内容,称“全部壮烈牺牲,甚为痛惜”,并指出“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
故官方的引文均以上述为准。
     而叶在访问金门归来提供的是“据国民党方面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批登陆金门,总人数为9086人(其中船工约350人),并没有“全部牺牲”。在古宁头战役中,解放军被俘总数为5175人,阵亡3873人,还有50多人失踪。我在金门的古宁头战史馆看到成批的解放军俘虏高举双手投降的照片及巨幅油画。最后一个被俘的是解放军253团团长徐博,他躲在金门主峰太武山北侧山洞中,直到1950年1月因在夜晚偷吃附近田地中的红薯而被捕。”
      事情并没完,“经过“教育改造”之后,有900多人(年龄较大、受过伤以及表示坚决不肯留台湾的)于1950年5、7、9、12月分四批被载上渔船遣返大陆。这些人在南京、杭州和福州接受审查之后,大都被开除党籍、团籍和军籍,回乡务农,也有的被判刑。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要求对金门被俘人员进行复查处理。绝大多数人恢复了党籍、团籍和军籍,改为复员军人,补发了复员费。”
      “大部分战俘留在了台湾,其中年轻的被补入国民党军队,也有的安置到台湾各地工作。如原244团的医务人员赵宝厚,被俘后编入国民党部队,在台湾上了军校,成了军医,退伍后在台湾开牙科诊所,1988年带着台湾的妻女回山东泰安探亲。他们西装革履出现在那些在大陆回乡务农的昔日战友面前,双方都不胜感叹!”
作者: 老灯火    时间: 2011-1-13 15:37

回复 1# 老灯火


      二是,一人还是二人?

      长征途中,中央急需与前苏联取得联系,唯一的大功率电台过湘江时被打坏。便派中共元老陈云、潘汉年赴上海,转赴莫斯科。有资州料表明,当时派地下党护送陈潘二人出川,访陈云秘书朱佳木,证实确有一人护送。
叶不甘心,便苦查资料,一查便查出了二人,后一人党史中不见踪影的原因是:此人后来被捕,叛变。变成坏人不要紧,党史中写明就行,但不能就此抹杀此人曾为党做过工作,曾有过这么一段的史实。
      另一例把两人“变”成一人的事,是叶在写作关于遵义会议的长篇《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时发现的。
“在长征之初,红军选定湘粤边界作为突围之处,是因为事先曾派出密使与驻守那一带的粤军陈济棠谈判。陈济棠与蒋介石有矛盾,他答应给红军“借道”。
      红军密使是周恩来派出的何长工。我查阅何长工所写的回忆录《同陈济棠部队谈判前后》,内中写及:“我遵照副主席的指示,穿着西装,戴上草帽和墨镜,坐着四人抬的大轿,带了一个骑兵连,前往谈判……”何长工的回忆录,只写他自己如何与陈济棠谈判。”
      叶继续写道:“然而,笔者查阅1934年10月5日朱德签署的给陈济棠所属第三军第七师师长黄延桢的信,却写及特派潘健行、何长工为代表前来协商一切。潘健行何人?潘汉年也!明明是两顶大轿前往陈济棠部队,何长工回忆往事时,为什么避而不提“潘健行”?这倒不是何长工欲抹杀“潘健行”的功绩,而是因为当时(1981年)潘汉年尚未平反,不便提及罢了。直至翌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宣布潘汉年“内奸”案乃是一重大错案,潘汉年才得以平反。
      何长工在1982年之后出版的回忆录中,补提了潘汉年——一人“变”成两人!这表明他当初的回忆录不提潘汉年,确实由于“避嫌”之故,并非记忆失误……”
      又是一次惊人的“二人变一人”!
作者: 老灯火    时间: 2011-1-13 15:40

回复 2# 老灯火

        三是,为尊者违。
      由此,又想起了《李大钊传》一书,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的朱乔森在《李大钊传》出版不久,就曾向研究李大钊的著名专家张静如等坦言,李大钊发表临终演说是根据推测‘编写的’,李大钊的那段话也是根据李大钊当时的思想和话语‘编写的’。为的是显示李大钊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理想。”
      朱是《李大钊传》的主要执笔者,他不是不知道李大钊就义时没有发表精彩的演说,而硬要在传记中加入自己的“推测” ,这就不是滑嵇可笑了,而是将“历史变戏法”。
李大钊就义前不是一句话没说,仅有一句:“为主义而牺牲”,毅然延颈就环。见《李大钊殉难目睹记》(《革命人物》1985年第一期)
      由此暗下决心,这类“历史变戏法”的书绝对不看。
      喜欢将“历史变戏法”并不止《李大钊传》一例,而是随处可见。
      曾记得二年前,我空军有一飞行员飞歼击机例行训练时,发动机空中意外熄火。飞机前方是一村庄,为了减少群众的伤亡损失,飞行员放弃了跳伞,将飞机拉起,绕过村庄,最终机毁人亡。从熄火到坠毁,总共短短的十四秒时间。一记者根据此先进事迹,发挥形象思维至绝佳,写出了“十四秒”时间飞行员所想到的......文章之长,够读上一个黄昏。
     有网友提醒记者:就此打住!开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都不会允许你胡思乱想,何况是歼击机,不可能允许有一秒钟的分神!其实该飞行员什么都没想,因为根本就来不及想。靠的平时造就的思想境界,高尚品德,导致他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群众。
      想起了过去杨州评话大师王少堂说的《武松》,有老书客回忆:王大师说武松景阳岗打虎,从拳头扬起来到落在老虎头上,背景、插科、打浑接连二三,一次挥拳说了整整二天时间!那么该记者肯定可以和王少堂一比高下。问题是:说书者可以“乱说西游记,无底封神榜”,职业性质使然,可以随便由着来。而写新闻的,写传记的,可以随便由着来吗?
     难道英雄一定要有很多感动人心的思想活动才能叫英雄吗?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惯了:“群众转移了吗?”“粮食藏好了吗?”“这是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等八股模式,已经厌倦了。
    “非此一番,难就英雄”?
     历史真的由不得随便变戏法,真的应该让每一个提笔者“诫”!

作者: 狄德罗二世    时间: 2011-1-13 19:55

心底黑暗说假话、做假帐、耍假动作都己成习惯了,做假后它们一点都不脸红;为了本集团的利益它们是戒不了的
作者: 七星相伴    时间: 2011-1-14 14:56

     还原历史真像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