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最后的“港胞” [打印本页]

作者: 苦椎山人    时间: 2011-6-22 14:42     标题: 最后的“港胞”

                  最后的“港胞”

                        文-图/苦椎山人

 

 

    株洲是50年代兴起的工业城市,此前只是湘潭的一个镇。南边热闹点的地方有齐家桥,北边偏僻些的是白石港;土著居民说话既不“长沙”也不“湘潭”,格外一种口音。被外来的产业工人及其家属戏称为“侨民港胞”。
   天虽然有“霾”,毕竟还是晴天。黄昏时我特地到了白石港江边,想造访一下50年前我曾经到过的那条小街,也想换个角度看看湘江。
   白石港老街濒临湘江右岸,长约百米;房屋依堤岸而建,背坡而面江。民居虽老旧但无古风,尽管如此,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两米宽的街面,麻石与水泥相间,蜿蜒东西。
   夏至前后,人们也开始纳凉了。在窄窄的街上,一个小贩席地而坐,两个个老妪也坐在石头上悉心地挑选贩子提篮里熟透了的本地毛桃。一个妇女,端着一碗刚出炉锅的玉米骨头汤,兴致勃勃地让街坊们试味。老街很宁静,老宅子里传出搓麻的动静也显得那么地清脆。
  我只是欣赏眼前难得一见的旧时“港胞”的生活,没有举起相机的念头。离开他们之后,我才远远旳摁下了快门。
  与湘江南岸的风光带相比,这里落后了50年。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怡然自得,过着悠闲慢节奏的日子。老街深处,民房之间也有道路相通,虽显拥挤,但也井然地停放着小轿车。
  有祖上庇佑,这里的人们勉栖于此,静待城市的扩张——早晚,他们都会迎来“拆迁”的。他们可能为此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是,延续百年的“港胞”栖息地将从人们眼皮底下抹去。
  在江边,我意外地看见了自己的“老相识”——那颗大桑树。儿童时代也曾养过蚕,为了给蚕宝宝充饥,从田心“远涉”到此摘桑叶,这棵大树我是爬过的。桑树依旧斜立江边,虽然不挺拔,但是蛮苍劲。老树新枝,生机勃勃。真的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啊。
  不经意间,又看见了一块路牌,上书“白石港河街”,看来株洲的地名委没有忘记这最后的“港胞”。路牌上的“东”也告诉市民:湘江到了白石港,拐向西去。

 

DSC_0002.jpg

 

DSC_0003.jpg

 

DSC_0005.jpg

 

DSC_0054.jpg

 

DSC_0013.jpg

 

DSC_0050.jpg

 

DSC_0031.jpg

 

DSC_0009.jpg

 

DSC_0038.jpg

 

 




图片附件: DSC_0054.jpg (2011-6-22 14:40, 104.45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3&k=7e7503eaaac80eca436b945946de7a22&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02.jpg (2011-6-22 14:40, 161.25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4&k=27af2fe4ffc2f31c069e7e76b0622b5d&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03.jpg (2011-6-22 14:40, 183.41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5&k=782210dad102fa82f116962b74788386&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05.jpg (2011-6-22 14:40, 137.21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6&k=f3fe5f407b77ffb60d22e1a4e22f2658&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09.jpg (2011-6-22 14:40, 104.66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7&k=7d4973d9fe1303bd8a6f6bfd6dd53670&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13.jpg (2011-6-22 14:40, 115.29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8&k=bad471d5ff03b3b1acb50a73209faae5&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31.jpg (2011-6-22 14:41, 119.18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29&k=c7dbfa6d2ef1505ff1b828184997c80e&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38.jpg (2011-6-22 14:41, 156.66 KB) / 下载次数 15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30&k=1adf188137f0e62c2066d2444c9bfde9&t=1755520115&sid=rY7E96



图片附件: DSC_0050.jpg (2011-6-22 14:41, 106.86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131&k=4dd8b7bb5e9e8a8a05a3d0bd447eb364&t=1755520115&sid=rY7E96


作者: 苦椎山人    时间: 2011-6-22 15:25

百度地图.jpg

图片附件: 百度地图.jpg (2011-6-22 15:24, 44.68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4246&k=ad7bd430cf19e4826252a91f0de15ccf&t=1755520115&sid=rY7E96


作者: 金坑牛    时间: 2011-6-22 17:22

回复 1# 苦椎山人 好亲切的株洲,好亲切的白石港。50年代公司的木工车间曾经在此地,我们还拖板车在这买过柴火。现在大变了!

1959-1997年,我在此地生活了38年,我也是株洲人!

谢谢山人!!!


作者: 苦椎山人    时间: 2011-6-23 00:53

     白石港河街,已经鲜有人光顾了。早晚有一天,这里将会变样。

 

     “侨民”没有了,“港胞”还能坚持多久呢?


作者: 甜蜜的笑    时间: 2011-6-23 06:25

       是啊,勾起儿时的不少回忆。我家以前就住杉木塘,我们单位的木工厂就在白石港,凭柴火票到这里买柴火。我的一个知友就是原来在此开渡船的“港民”。
作者: 沙漠一棵树    时间: 2011-6-23 07:47

回复 1# 苦椎山人 DSC_0038.jpg        这张好!
作者: 阿井    时间: 2011-6-23 11:28

 “白石港老街濒临湘江右岸,长约百米;房屋依堤岸而建,背坡而面江。民居虽老旧但无古风,尽管如此,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两米宽的街面,麻石与水泥相间,蜿蜒东西。
   夏至前后,人们也开始纳凉了。在窄窄的街上,一个小贩席地而坐,两个个老妪也坐在石头上悉心地挑选贩子提篮里熟透了的本地毛桃。一个妇女,端着一碗刚出炉锅的玉米骨头汤,兴致勃勃地让街坊们试味。老街很宁静,老宅子里传出搓麻的动静也显得那么地清脆。”

 

山人素描的功底深厚啊,就这么两句话,把老街的风情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作者: 高原蓝    时间: 2011-6-23 11:39

这里就是株洲民生的最后战线了吧?
作者: 金坑牛    时间: 2011-6-23 13:18

回复 1# 苦椎山人 记得株洲说的“港澳侨胞”,所指地名是:港--白石港,澳--何家坳,侨--徐家桥,泛指株洲的原著居民。不知是否这样理解?

    也算是对株洲民俗的探讨吧。


作者: 踏遍青山    时间: 2011-6-23 13:46

 

此帖立意很好,让市民回忆起株洲的老面目。

 

山人带头到白石港去挖了一桶金!

看来,白石港还有金可掏。


作者: 人中禾火    时间: 2011-6-23 15:08

回复 1# 苦椎山人 苦椎兄确实是个有心人,好色的也见过,但好色好到这种程度的却不多见,实在是精神可嘉!
作者: 曾海燕    时间: 2011-6-23 22:24

DSC_0038.jpg

这里是否可以理解为“港澳侨胞”最后的乐园?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