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唱天下白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鸣秋    时间: 2011-6-17 23:11     标题: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唱天下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唱天下白

——江永朝圣之旅感怀之一


 

1106170957c5c3d2ee1effd812[1].jpg

                              摄影:知青娃熊靓

 

为什么称江永为知青圣地


   江永是湖南偏远边陲之地,从地图上看该县契入广西,多处地段与广西交界。即令是如今交通发达便捷的今天,从省会长沙到江永,坐旅游大巴也得六七个小时。从1962年至1967年,该地接收了近八千名长沙知青。如果知青以大规模成批次下放为标准,那么江永知青是湖南知青的先驱,此为湖南知青将江永视为圣地原因之一。八千江永知青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多背负“原罪”,应当在耻辱和"诛心","诛身"中获得新生。二是以知青身份经历了文革。众所周知。文革是最混乱,野蛮而不堪回首的一段岁月,哪怕是贵为革命家,文化名人和掌权者都被一竿子打到地下,何况他们。笔者印象中,文革中,说知青便是江永,说文艺便是红一线,外加一份报。其三是江永知青的回城之路格外艰辛和多元化。其他县知青大部分是以招工形式回城,而江永知青能有幸获此机遇者不到百分之三十。大都是以病退,转点和落实政策方式回城。其四是这八千名江永知青居然均有屈原般的家国情怀,虽九死而不悔。尽管大多被耽误,输在起跑线上,但返城后略有浮名,稍有积蓄之际,便义无反顾的回报“那块难以忘怀的土地”。笔者在上甘棠村外便见江永知青郭晓鸣捐建的一所小学,还听说了无数江永知青捐资修路,架桥,扶贫济困的故事。笔者的哥哥便于1965年下放江永,直到1975年方病退回城。在江永他获得恩妻:同一批次下放的女生。大概是1969年吧。“道县大屠杀”后,笔者曾顶着哥哥的名字,伴随着哥哥的几名战友,去了一次江永的粗石江,桃川,黄金山。那一次江永之行的诸多场景,如今仍历历如昨。
   严格说来,笔者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在哥哥那一批江永知青的熏陶下,潜移默化中逐步定形的。在湖南知青心中,江永知青是前辈人物,哪怕有些只比我们大二三岁。
   综上所述,江永作为几十万知青心中的圣地,应是无可置疑的了。只要你人生中有过知青生活,便会有"知情情结",便会想到江永。如今,我们怀着圣洁而虔诚之心,踏上了这块“人兽神杂居之地”。

 

DSC_5614副本小.jpg

                              摄影:知青娃熊靓

 

 


老天为江永知青落泪了


    如今,江永县城的繁华地段,有一座名为“知青岁月”的碉塑:一男一女的两名知青,尽管吹着口琴,却是目光迷茫而忧郁。这地方被当地人称为知青广场。广场对面便是有九十年历史的小学。每当黄昏,知青广场上云集众多市民在跳舞,在领着孩童嘻乐,他们都在享受着人生的无穷乐趣,一派欢乐,祥和。谁能明白,当年八千江永知青的苦痛和忧伤。历史,便在这不经意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这便是知青的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心态和原由。
    六月十三日上午八时,来自全省各地的200多名知青齐聚在知青广场。江永县委 ,政府对此次活动极为重视和支持,并做了周密布置和安排。县长亲临知青广场致辞。此际,阴云密布,横风细雨中响起了江永县长充满感情的致辞。知青们无一人离开,站立在风雨中。韵味罗悄悄对我说:“老天爷都在为江永知青流泪啊!”笔者心中一悸,环顾四周,但见远处青山隠若,风雨中知青们脸色凝重,有人噙着泪水......仪式主持人东方之河极为动情的说:“苦难和奋斗属于江永知青,光荣和骄傲同样属于江永知青,他们将永远是湖南知青的旗帜和榜样。
   斜风细雨中,笔者的思绪穿越30多年的时空......  
   江永知青王伯明的骤然倒下,"红一线"举着血衣的呐喊,数千名江永知青的返城逃亡和他们返城后的拼搏奋斗,辛酸和无奈......
   一对着装整齐,举着旗帜敲着队鼓的少先队员走了过来,为每名知青系上红领巾。笔者50年后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下系上了红领巾,心中的亢奋和激动真是无以表达,情不自禁地抱起了现任“红领巾”,弄得对方惊慌失措。这么纯洁天真的孩子,她怎么知道爷爷心中的“知青情结” ,又怎么知道“知青爷爷”此刻的感怀。
   也真怪,短暂仪式结束后,老天爷居然收起了眼泪,云开雾散,风停雨歇,一派清凉和光亮,莫非是“天若有情天落泪,人间正道是沧桑”。

 

 

 

DSC_0321.jpg

                     摄影:苦椎山人

 

 

 

那山水,那村落,那勾魂乡啊 

 

 

    老夫这些年来自认为跑了些地方,见多识广,对一般的,经过改造的旅游景点,勾不起半分兴趣。如果说山水的秀美,江永是一流的,说村落的古朴厚重,当推江永,而说到民俗风情的淳朴原生态,也非江永莫属。此是笔者此番江永之行的感受。江永是被都庞岭环抱着的一块的盆地,盆地中零零散散的丢落着些小山小丘。那山,并非重重叠叠,起伏连绵,而是突兀而起,如同散落在盘中的珠玉,钗头凤......那水,不是从天上落下,不是从外面流来,似乎是在青翠山中从树林木草丛中过滤而来,从山间岩石挤压而出,总是那么清清亮亮,活泼地流泻着,如同纯洁无邪的少女,明净而坦然。我们去时,正值几场豪雨首尾相连间隙,那山溪,河流自是宽阔而生动了许多,但依旧是清清亮亮,不见一丝杂色,如同一块流动的温润的碧玉。无论是在上甘棠,还是在勾蓝乡,还是在女书文化村,村中或村旁总有一道清溪或大河永远不歇的流淌。河中有渔人劳作,河滩上有牛马悠闲。那随便找个地方选个角度拿起相机一拍,便是张层次分明,色彩浓烈的风景片。如果你有美术慧根,随便几笔自可将眼前秀美,沉静而纯净的山水跃于纸上。老夫这支枯笔,又怎能写出江永山水之美的万一。
   上甘棠村如同历史般古老。它静默地躺落在流水与山峰之间。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那样的房屋不太适合居住,一则采光和通风不足,另则狭小如同迷宫般走道,大多仅容一二人通行,抬张床和双人沙发都不容易。曾有哲人曰,存在便是合理。以此观点来看,那种房屋构造布局,便于防匪防盗,便于以种族姓氏血缘为纽带团结凝聚人心。几千年的战乱兵火,社会层级的解构中,试问中华大地有几多村庄能保持原貌?而上甘棠的村庄居然还留存有汉代的平板石桥,明代的石拱桥和官道及文昌阁。而村中房屋,大都有上百年历史,最妙的是村尾河滩上的古树,十几根抱团撑起一片浓荫,旁边便是清冽的山溪水活泼地流淌。
   上甘棠的溪流是沿村旁而流,而勾蓝乡上下两村的溪流却是穿村而过,几乎流过每家农舍门前。溪流并不宽且以青石砌有渠道,可一跃而过。渠中永远有清亮的山溪流淌,隔不远便见一石砌的水池,有点类似长沙城中的白沙井,却有巨石相依更有古木的浓荫。
   六月十四日是勾蓝乡瑶族的洗泥节,我们这个团队有幸被邀参与。一支近百人穿着瑶族盛装的队伍,沿着勾蓝乡上下两村游行。这支队伍锣鼓,唢呐,龙灯,彩狮,铁刀,木棍,木鼓一应俱全,有彪悍雄浑的瑶族汉子,有风情万种的瑶族少妇,还有安静羞涩的瑶家少女。你想想看,这样一支队伍,逶迤与青山绿水间,穿行于瑶家村寨,该是一幅多么撩人情思的场景!
   老夫聊发少年狂,居然追随着这样一支游行队伍,在烈日下山风中走了两个多小时,而不觉一点劳累和疲倦。俺时而拍照,时而接过木棍木鼓走上一段。待走到无房舍之处时,居然装烟说好话,接来龙灯棒举着,装模做样的舞起了龙灯,可这条龙舞动到俺的手中时便不灵便了,在瑶民善良的笑声中停了下来。还有一不知名的女知青也学俺样,接过龙棍跟在后面,就是这两棍使这条龙舞不动了。之后弄得我俩互相埋怨,哄笑了一大阵。
   勾蓝瑶族乡是个神秘而充满野性的地方,之前我们在宣传品中,言谈中常见此种说法。此番实地见闻感受到的,却是瑶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好客和坦诚。这支两百多人的知青团队一进勾蓝瑶寨,大多被勾掉了魂,一下子不成队列,时分时聚,三五成群走家串户。无论你走到哪一家,总有茶烟有板凳,还有他们种的杨梅和西瓜,那种实诚而朴质的笑容,不是上级布置,没有经过培训,而是发自瑶族人民的本性和心灵深处,如同从岩石中流泻的清泉,没有半点杂质。可惜的是,如此热闹而隆重的瑶族洗泥节,不见一个小摊小贩。四面八方赶来的人和200多人的都市旅游团队实在是一不可低估的消费力量。有论者曰,瑶族人尚无浓烈的市场意识,只是自个安心过自己的节,劳累了一个春季,洗脚上岸,放松和庆祝一下,如此而已。
   也许正因为如此,勾蓝瑶乡便格外撩人情思,勾去了都市水泥森林中过客的魂。是的,别跑快了,等等灵魂。名利场中芸芸众生,是需要到勾蓝乡来闭关,面壁。在这清溪和笑容中,你也许会想到,这世上除了功名利禄,金钱和权势外,更重要的是得有一颗从容淡泊的心。

 

 

DSC_0834.jpg

                   摄影:苦椎山人


 


作者: 笑对人生    时间: 2011-6-17 23:19

在这清溪和笑容中,你也许会想到,这世上除了功名利禄,金钱和权势外,更重要的是得有一颗从容淡泊的心。
一篇好散文,可惜字太小

作者: 狄德罗二世    时间: 2011-6-18 00:08

 

    鸣秋友写得好啊!有情有感、有议有论、还有一颗心!这就是杨鸣秋:

 

P6151138.JPG



图片附件: P6151138.JPG (2011-6-18 00:07, 98.87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8099&k=996e4e1dbb436dd579500e415bac61d5&t=1732335534&sid=iih2jQ


作者: 寒乡    时间: 2011-6-18 05:01

 

      楼主说:“笔者的哥哥便于1965年下放江永,直到1975年方病退回城。”

     

      我的老兄也下放江永,也病退回城,但他熬到六十刚满,便撒手人

 

寰,阴阳两隔了!小弟我去年曾写诗哭兄:

 

 

哭兄

 

落泊都庞岭,身衰病重回。

 

知交分手苦,母子抱头悲。

 

困境冰三尺,余生酒几杯?

 

哀哉已逝,恸哭唤魂归。

 

 

 

 


作者: 蔡家湾    时间: 2011-6-18 06:54

 

      真情实感,写得好。谢谢鸣秋兄。


作者: 枕着幸福    时间: 2011-6-18 11:18

鸣秋君真是了得,信手拈来就是一片好文章,又是情真意切,佩服,佩服。
作者: 江河白水    时间: 2011-6-18 12:05

拜读杨兄的美文,情深意重,叹为心声。那天活动启幕,我为你拍下了佩戴红领巾那一激情四溢的瞬间。今天,我把它恭敬地送给您,希望能喜欢。谢谢你的好文章,认识你,真好。

兰溪风光 242.jpg

 

 

 

50年后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下系上了红领巾,心中的亢奋和激动真是无以表达,情不自禁地抱起了现任“红领巾”,弄得对方惊慌失措。这么纯洁天真的孩子,她怎么知道爷爷心中的“知青情结” ,又怎么知道“知青爷爷”此刻的感怀。



图片附件: 兰溪风光 242.jpg (2011-6-18 12:08, 112.16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8321&k=ad4365d88651baf0db3063e910ca0f0a&t=1732335534&sid=iih2jQ


作者: 木子慧    时间: 2011-6-18 13:57

回复 1# 杨鸣秋 "勾蓝瑶族乡是个神秘而充满野性的地方,之前我们在宣传品中,言谈中常见此种说法。此番实地见闻感受到的,却是瑶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好客和坦诚。这支两百多人的知青团队一进勾蓝瑶寨,大多被勾掉了魂,一下子不成队列,时分时聚,三五成群走家串户。无论你走到哪一家,总有茶烟有板凳,还有他们种的杨梅和西瓜,那种实诚而朴质的笑容,不是上级布置,没有经过培训,而是发自瑶族人民的本性和心灵深处,如同从岩石中流泻的清泉,没有半点杂质。"......

  确实:淳朴的勾蓝瑶族老乡从心灵里欢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有照片为证。

 

1.淳朴的瑶族妇女

P1100162.jpg

 

2.我们到村子里拍照时,她用瑶族的叶子粑粑来招待我们(真的很好吃!陷是花生、芝麻和糖)

 

P1100165.jpg

 

3.来她家过洗泥节的亲戚的小孩

 

P1100164.jpg

 

 

4.巧遇江永老知青“松树”

P1100154.jpg



图片附件: P1100154.jpg (2011-6-18 13:49, 150.09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8393&k=e3f868f5174df7ca5cb94be672a0088c&t=1732335534&sid=iih2jQ



图片附件: P1100162.jpg (2011-6-18 13:50, 118.56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8394&k=dfa69c7ed9d53e89789f7537690fd68a&t=1732335534&sid=iih2jQ



图片附件: P1100164.jpg (2011-6-18 13:50, 102.85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8395&k=01f30cd51d0d4f13f41ebf266b1b84fe&t=1732335534&sid=iih2jQ



图片附件: P1100165.jpg (2011-6-18 13:50, 117.39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8396&k=5f4285c9edf0f2bc3e6227d336b9067b&t=1732335534&sid=iih2jQ


作者: 金麦彭姐    时间: 2011-6-18 14:22

 

 

拜读楼主溢满真情的好文章!


作者: 毛先生    时间: 2011-6-18 16:06

好文章!
作者: 亮哥    时间: 2011-6-18 16:38

美文!拜读了!
作者: 霸哥    时间: 2011-6-18 16:45

极好的一篇文章!真实又深情。


作者: 冰洁    时间: 2011-6-18 20:16

    谢谢楼主好文章!感人!
作者: 曾海燕    时间: 2011-6-18 23:30

楼主的文章满怀深情,诠释了江永这块土地,它的神奇,神秘,多情和热情,还有一代知青千般复杂万种思绪,这是情怀,何等高尚的情怀!
作者: 火土重生    时间: 2011-6-19 08:42

  读着鸣秋兄弟充满深情的散文,不禁使我心潮翻滚、热泪盈眶,谢谢你对江永知青的理解,更谢谢你对江永知青的褒奖。

  你不虚此行,收获多多,能与大家分享,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再次谢谢你!


作者: 李姐    时间: 2011-6-19 09:03

数次拜读,一次又一次的感动。文字美,缘于你的文采,你的职业;情深却因我们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共同的名字---“知青”。而让我感动不已的是这次江永行你用你的慧眼,独特的视角、用你的爱心与诚挚编织了一个好美好美的“情”字,如玉高贵无暇。。。。。。
谢谢!谢谢杨鸣秋朋友!期盼更多佳作。
作者: 麓山远眺    时间: 2011-6-19 14:58

 

 

 

      洗泥朝圣江永行,鸣秋君的文字,读得我泪水直流。你写出了我们江永插友的心,道出了我们的情,你的文字,已留在我的心中......


作者: 峭壁松    时间: 2011-6-19 21:54

江永的山水美,鸣秋兄的文同样美,美在自然,美在真情,美在率性。
作者: 知青铜匠    时间: 2011-6-20 21:20

谢谢呜秋兄代我们这些不是下放江永的知青说的心里话.
作者: 九澧山鬼    时间: 2011-6-21 20:16

洗泥、洗心、洗情之旅!
作者: 郭姐    时间: 2011-6-22 21:01

回复 1# 杨鸣秋

 

    拜读了杨鸣秋的美文,情深意重,非常感人,只有对江永和江永知青,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这样的美文,谢谢你了!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1-6-24 22:21

送照片一张—— SNV11680.JPG

图片附件: SNV11680.JPG (2011-6-24 22:21, 80.29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86103&k=2de7edd39cba7e52d08d16c3529431f6&t=1732335534&sid=iih2jQ


作者: 杨鸣秋    时间: 2011-6-29 22:21

任何真实真诚的表述,便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我信奉这点。更感谢各位的理解。此次湘省作文高考试题便是。
作者: 易山    时间: 2011-6-29 22:32

   放声一哭,开怀一笑,尽情相拥,纵笔一写,杨兄是耿慨之人,他的表达总是酣畅淋漓的。你看,在江永坎坷的石道上,他搀扶身体孱弱的郭大姐,那个小心,那个全力以赴,让拍照片的苦椎兄担心他有力的抓握会造成郭大姐臂膀的受伤,这就是杨兄,就是至真至诚的江永知青大哥的知青弟弟,就是对江永有着浓重依恋的曾经的年轻人。“迷魂招不得”就因为承载太重,纠葛太多,负担不起由“招”牵起的情感的撕扯的疼痛,但剪不断的情愫又罢不了欲招之心,这就是盘桓在杨兄文中,不,其实是心中难了的情愿,也是只要是知青总欲往江永的心思所在。作为文人的杨兄,一直都是作为知青的杨兄,这就是岁月给他的留记,也是他特立独行的风格。杨兄,向你学习!

 

DSC_0804.jpg 


作者: 湘江霜叶红    时间: 2011-6-30 18:15

   继‘孟晓’之后我读到的又一篇佳作。你们对江永知青的理解和深情确实让人感动!读着你的文章我又一次“神回”第二故乡!

   衷心的、深情的谢谢你!!


作者: 杨鸣秋    时间: 2011-7-1 19:08

易山妹子。终于看到你的文字了。我好欣慰。我那之二可否连在一篇中。我因请人打字而分为二篇。其实是无必要的,我好沮丧。另则,跟上的照片让人感动。
作者: 立秋    时间: 2011-7-1 20:22

回复 26# 杨鸣秋       品读佳文,

      感受文采。

      江永宝地,

      难忘情结。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